新浪新闻客户端

金顶神韵妙峰山

金顶神韵妙峰山
2018年11月03日 13:14 中国建材报作者:中国建材报

  金顶神韵妙峰山

  金顶神韵妙峰山

  妙峰山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镇北部,距市中心35公里,主峰海拔1291米。古老的火山喷发口造就了雄伟峻拔、幽深秀美的山峰奇景,成为金顶仙境。

  山上植被葱郁,奇松翠柏于云雾之中时隐时现,各色野花次第绽放,秋天,满山红叶簇拥着莲花金顶的神庙,那一路的红又以身心的嬗变修成禅的象征。山下有数百年种植历史的玫瑰园,如今已近万亩。小满时节漫山姹紫嫣红,芳香四溢,给这座仙山平添了悠远的热烈与浪漫。

  妙峰山娘娘庙建于明代,佛、道、儒和民间崇信多神供奉,可满足不同阶层的心理需求和精神寄托,正如一句广告词:“总有一款适合您。”清康熙帝敕封妙峰山为“金顶”,位居北京“五顶”之首。乾隆帝为大殿题名“灵感宫”,嘉庆帝为娘娘庙亲题匾额“惠济祠”。清后期,慈禧老佛爷两次来庙进香,题匾三块,分别为“慈光普照”、“功侔富媪”和“泰云垂阴”,咸丰帝和慈禧太后还将去妙峰山朝顶进香的数十档香会封为“皇会”。

  四百年延绵的香火中,清为鼎盛。每年农历四月初一到十五,通往妙峰山的六条香道上,“人烟辐辏,车马喧阗,夜间灯火灿如列宿”……香客达数十万。随着知名度的扩大,外阜香客占了百分之六十,于是,就有了“妙峰山的娘娘,照远不照近”之说。

  庙会主要活动空间除了娘娘庙,还有香道和茶棚。城里香客不论从哪座城门出城,都是出门即有茶棚。南北两路,百座茶棚连绵不断。每一处茶棚都是一档善会,不仅备有食宿粥茶,而且还是娘娘行宫,设有娘娘神驾,香会香客都可在此朝拜献艺。

  妙峰山庙会以碧霞元君(娘娘)信仰为中心活动,以朝顶进香和民间技艺表演、祈福纳祥为主要内容,是由民间自筹自办自管自治的民间信仰和综合性民间传统文化活动。除了浩繁如云的香客,还有300余档民间香会为庙会提供义务服务和技艺表演,曾有宫廷“内八档”的“顶层参与”。多年来,形成了一整套朝顶进香的程序和礼仪规范,世代相承,沿袭至今。

  香客以“一秉虔心”“一心向善”为理念,以“车笼自备,茶水不扰,虔诚上山,带福还家”为宗旨,香会相遇互相打知,互换拜帖,香客互道虔诚。朝顶进香途中,明文规定:“不准嬉戏打闹,不准攀折花木,不准饮酒赌博,不准淫词口角”,形成了谦和礼让、互助奉献、行善祈祥的行为规范和精神品质。更加称道的是,这些行为完全是自觉自愿,不需任何政令,活动是民间自筹自办、自管自治,且没出过任何事故。北京民俗学家金受申先生在文章中说:“妙峰山朝顶进香时,所有香会和朝山人都一心向善,不生他想,路上绝无争吵之事。茶棚舍茶舍盐舍馒首,为人缝绽鞋,及行人让路态度都是和蔼的,道一声虔诚,有什么蹬鞋踩袜子的事全可以过去。”这正是一种人与人、人与神的和谐社会,而且,多种民间文化聚集,使庙会成为承载和传承民间文化的绝妙空间。

  永定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妙峰山的娘娘——碧霞元君是东岳大帝的女儿,同样是母亲的形象和化身。对于碧霞元君,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论述:“泰山神是女神,为什么?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原始社会母性崇拜的远古隐秘心理的回归,想到母系社会,这不是没有道理的。我们不管活得多大,在深层心理中封藏着不止一代人对母亲的记忆。母亲,意味着生。假如说东岳大帝是司死之神,那么,碧霞元君就是司生之神,是滋生繁衍之神。或者直截了当地说,是母亲神。人的一生,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之中,艰难辛苦,受尽委屈,特别需要受到母亲的抚慰。”

  由此看来,香客对于“娘娘”的虔诚,文武香会心甘情愿地“为老娘娘当差”,皇帝太后都对娘娘敬仰有加,是自然的了。

  香会分文武两类,不管文武,会众全部是“志愿者”,所有行为均为奉献,无丝毫“功利”,且分工明确,责任清晰。先上山做准备的是文会。修道老会二月中旬开始整修香道,清理浮石,填平坑洼,拓宽险路,三月十五日,下苇甸开山老会砍伐香道荆棘,三月二十日,道桥老会在永定河上搭设木桥,绳络老会在桥上拴栏杆,路灯老会于香道沿途安设路灯,掸尘老会进庙打扫卫生。各坐棚善会于沿途布置固定和临时茶棚,行香善会向茶棚施舍用品。庙会开始后,馒头老会舍馒头,粥茶老会舍粥茶,各类物品全部施舍,细致入微。朝顶进香之人,向施舍人拱手施礼,然后,领上两个馒头和一些榨菜,再端碗粥,在淡泊的精神世界里感受温饱。年均施舍馒头20000斤。旧时朝顶多为步行,半路鞋子坏了,路边的缝绽老会立即给缝好。相传当年慈禧老佛爷一下轿,不小心崴断了花盆鞋的木跟,被缝绽老会修好了,“佛心大悦”。如今,妙峰山景区的墙上,还挂着当年一位慈眉善目的沧桑老人,正专注地为香客缝鞋的照片,成为世纪经典。

  四月初一,武会上山,各自表演绝活儿,开路会的钢叉耍得人眼花缭乱;高跷秧歌有劈叉、摔叉、旋风脚、蝎子爬、鹞子翻身等诸多高难惊险动作;中幡高达丈余,“重约百斤,走会时如遇牌楼,必掷之而过。尤为难能可贵。”耍狮子过桥,探身“点水”;“万里云程踏车老会”的车技更不必说。武会是民间综合艺术,利于增强体质和振奋精神,更体现了芸芸众生强悍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妙峰山庙会如同一本经典的民俗文本,承载着大量的民俗事象,被民俗学界精心阅读。92年前,几位风度翩翩的年轻学者在庙会整整泡了三天,泡出一场民俗界的“地震”。原来,北京大学顾颉刚等五位学者于1925年农历四月初八至初十对妙峰山庙会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学术考察,这是国内第一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民俗学田野调查,十分接地气的考察论文陆续发表于《京报》副刊。民俗学泰斗钟敬文先生感慨地说:“几位青年学者做了一件惊人的学术事情”,“我们谁能够否认他们是件破天荒的工作,而且是件启发伟大的未来的工作。”此后,妙峰山更成为民俗学瞩目重地。1929年,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顾颉刚、朱自清、魏建功等13名学者组成“一八”考察团,再次考察,结集出版了《妙峰山进香专号》。顾颉刚的叔叔著名学者顾廷龙分别于1932年和1933年春季庙会期间上山,写了《妙峰山进香调查》上下篇,分别发表于1933年的《杭州民间月刊》。

  1995年庙会期间,在妙峰山举办了首届《中国民俗论坛》,钟敬文先生上山参会。会后,出版了由刘锡诚主编的论文集《妙峰山·世纪之交的中国民俗流变》。2005年庙会期间,为纪念妙峰山民俗考察80周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俗学会、北京大学、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门头沟区文联和妙峰山景区管理处共同举办了“纪念妙峰山民俗考察80周年学术研讨会”,并在妙峰山树立了民俗考察纪念碑,碑阳刻字“缘源”。妙峰山传统庙会还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妙峰山民间庙会,也得到不少老外的青睐。1925年庙会期间,美国社会学家甘伯邀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李景汉共同考察妙峰山庙会,不仅写了考察报告,而且拍摄了照片,制做了幻灯片。以后,美、法、日、比、德及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学者相继踏上漫漫香道,特别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历史系教授韩书瑞女士考察之后,用一年多时间写了《北京妙峰山的进香之旅·宗教组织与圣地》。比利时的付洛丽、法国的范华等一批国际知名学者都有对妙峰山庙会的专门论著。

  妙峰山庙会至今还生机勃勃地传承着,根本原因在于它所传递的文化精神深深扎根于民众的心里。那些传统的礼仪、民间艺术的表演以及行善祈祥的追求,依然是他们精神和信仰的组成部分。不论何时何地,安定祥和幸福,永远是民众,以致人类的最大祈求。

  编 辑:唐峥耀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