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中国传统村落 | 客家古村落 美丽瑶下村

中国传统村落 | 客家古村落 美丽瑶下村
2021年04月29日 13:27 新浪网 作者 中国建材报

  开栏语

  传统村落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生产生活智慧、文化艺术结晶和民族地域特色,维系着中华文明的根,寄托着中华各族儿女的乡愁。中央宣传部近日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对做好未来五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提出具体要求。规划明确了23个重点项目,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程就是其中之一。

  根据中央关于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的要求,为进一步宣传加强传统村落保护,本报特开设“中国传统村落”专栏,选取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具有代表性的村落进行展示。敬请读者关注。

  《中国建材报》2021年4月29日4版

  永定,是福建省龙岩市辖区,闽粤交界的边区,著名的革命老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21个组成县之一,也是福建省八大侨乡和重点对台县之一,是福建省重点旅游县和对外开放旅游经济区。

  瑶下村,是永定区古竹乡的一个行政村,坐落在距县城42千米的东南方向,山川秀丽,环境宜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本期报道将通过作者的笔触与镜头,展现一个自然和谐、风景如画的客家古村落。

  瑶下古村 欣欣向荣

  瑶下位于金丰溪上游,博平岭山脉岩背岽之南10千米的谷地中,地处东经116°58′,北纬24°41′,海拔440米。四至分别与古竹乡的古竹村、溪口村,湖坑镇的五黄村,陈东乡的高丰村、古龙村及岩太村毗邻。瑶下村土壤含高岭土质,适做瓷器,古时建有碗窑,盛产瓷器,故取名为窑下,因“窑”与“瑶”同音,又因坐落在南华山寺之下,古传南华山是神仙聚集之瑶池,故后人称之为“瑶下”。瑶下村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东西狭、南北宽,总面积约3.5平方千米。境内山多田少,四面环山,一水东流。此水上游支干流,分别源于古通凹和岩背蜈蚣形岗,流至村头汇合后,穿村、绕南、折东,在樟树潭注入金丰溪。瑶下山川秀丽,风景优美,村有八景--水流东甲、南华胜地、纱帽天降、响石屏风、三盏渔灯、双松鹤宿、雄鹅跃水、鲤鱼上滩。相传村水东流,便是水流东甲,必定地灵人杰。南华胜地,位于离村南海拔600多米高山上的茂林修竹之中,在坐南向北的悬崖峭壁之上,自下而上,古寺建有三座庙塔,逐级分布,素由僧人管理,幽静清新,凉爽宜人,是游览和避暑胜地,亦是前人攻读的好地方。清朝村里廪贡生赓祖公(1797年-1865年),当时在此看书,著书立说,号称“南华山人”,在最高处佛塔石壁上尚有“山人看书处”石刻遗迹。

  瑶下村庄,谁人开辟?始自何时?据族谱记载,李氏迁来之前,已有瑶下这个村庄。当时居住着黄、廖、刘、罗、陈等好几姓人家。明成化(1465年-1487年)初年(约1466年),李氏始祖火德公(1206年-1292年)之裔八世祖友荣公,从上杭县胜运里丰朗村迁来金丰里古竹乡井头村蒲山暂居,传至十一代兴宝公,于明正德年间(1506年-1521年,约1515年)始迁入瑶下村定居至今。

  李氏迁来瑶下后,人口逐渐增多,而黄、廖、刘、罗、陈等姓氏人家,先后迁走,最后迁走的是寨子坪陈姓一家,距今不过200余年。李氏十六代先祖在瑶下兴建新房:南建南楼(世芳楼);北建北楼(瑶凤楼);西建嘉兴楼(1966年改建圆楼)、拱华楼、日兴楼。自此,始是李氏一姓的瑶下村。

  瑶下村一向隶属于永定区管辖的古竹乡。明清和民国初期,就叫瑶下村,由绅士家长管理。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实行保甲制,先与井头、庵背合为一保,后与古龙共保。瑶下人少,不设保长,只设保干事一人。1949年建瑶下分农会,设农会长,后称瑶山村;1958年公社化后,政社合一,与古竹、溪口、蛟塘合为一个管理区,设瑶下选区,有一名主任;1962年后改为直属古竹公社的瑶下大队,有正副大队长;1984年恢复乡村建制,改为村,设瑶下村委会,有正副村长(村主任)等职。

  建国以后,瑶下农村变化很大,生产生活、文化教育和交通建设事业等各个方面都蓬勃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建了东昌楼、泰成楼、泰和楼、永兴楼、嘉兴楼等5座大圆楼,还有较小的楼房众多。鳞次栉比的房屋和清溪绿竹相映成趣。

  惇风厚德山青水美

  近年来,瑶下村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要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开展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致力打造“乡村旅游+特色田园综合体”,荣获“福建省生态村”“首届永定十大美丽乡村”、永定区“四带六村”示范村、“第十二届文明村”等称号。

  瑶下村有风景秀丽的南华山佛教景点,是中外游客观光的向往地,村内土圆楼、土方楼层层叠叠,建筑别致,环境幽雅,山青景美。

  其中,南华古刹历史悠久。相传,唐宋年间,有一行脚僧人至南华山,见山势峭拔,瑞霭氤氲,景色优美,山林深幽,佛光闪烁,便凿孔架梁,依山而建大雄宝殿。寺午山子向,故称之为南华山。千年古刹静穆宁谧,四周翠竹密茂,古树葱茏,遮天蔽日;峰峦巍峨,浮云缥缈,花卉竞秀。其中著名景点有八处:“笔峰挺秀”“宝殿雄姿”“仙塔远眺”“峭壁古诗”“清泉溢香”“池塘鱼跃”“林海听涛”“竹影婆娑”久负盛名。人文与自然有机相融,悠久的历史文化与文物古迹让人流连忘返。

  如今,经古竹乡党委、政府、南华山风景区建设理事会大力打造,南华山上添新景:峰岽北坡兴建了巍峨的南海观音殿,门朝北方,殿中耸立着一尊9.8米高的观音石雕像,雄伟壮观,随后还建了龙头三面观音、百岁宫、滴水观音、百态观音、土楼四面观音等。公路直达景点,旅游观光,交通便利,已是3A风景区。

  南华山聚山川之秀,钟天地之灵,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南华山寺有丰富的佛教文化底蕴。南华山是一处极佳的旅游胜地,当地有关部门提出,要将南华山打造成集“佛教圣地、生态观光、度假休闲、福利颐养”为一体的旅游景区。

  瑶下是名副其实的土楼群。瑶下拥有多座土圆楼分别为惇裕楼、树棠楼、峻德楼、元和楼、泰和楼、东昌楼,恰是山野中的“六朵金花”。

  惇裕楼,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年-1820年)。该楼方形,横阔20.3米,进深25.3米,占地面积619.1平方米,建筑面积1238.2平方米。土木结构,二层,每层20开间,三道楼梯(左片二道楼梯,右片前向一道楼梯)。内通廊式平面,庑殿屋顶,穿斗、抬梁混合式构架。正厅在左片中间。

  楼门框为石质,门楣、石鼓均刻有浮雕。门框阴刻楹联:“惇风厚德贻谋远,裕后光前衍庆长。”横批:“凤翥鸾翔”。

  正厅楹联:“惇正家风,堂上礼仪常讲习;裕绕春景,庭前桃李竞芳菲。”

  原先楼名“绳裕楼”楹联:“绳祖武文章华国,裕后昆诗礼传家。”现在人们都习惯称之为“绳裕楼”,很少人称其为“惇裕楼”。

  该楼由二十代俊登公(号大丙,1757年-1829年)出资建造。俊登公早年东渡我国台湾,先在胡氏药店中打杂,由于勤奋和诚信,深得胡氏信赖和欢心。胡氏培养俊登公成为炼制中药的高手,最终俊登公发展成为拥有相当资产的药商。俊登公发达不忘故土,汇款回乡委托足可信赖的“三元公”(元春、元奇、元书公)代为建造楼房,命名“惇裕楼'。

  树棠楼,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年-1908年)。该楼为方楼,壬山丙向,横阔23.8米,进深20.1米,占地面积586.6平方米,建筑面积1292.6平方米。土木结构,前向二层,后向三层,每层20开间,四道楼梯。内通廊式平面,歇山屋顶,穿斗、抬梁混合式构架。楼门框、门楣、门槛、门鼓均为石质。门楣刻有浮雕。原先石门框阴刻楹联:“树屏谨记齐家策,棠棣先开及第花。”正厅、门厅楹联:“树人由树德,棠棣应棠华”“树木十年,树人十年;棠棣锦绣,棠华锦绣”。树棠楼面山是“文房笔架”山峦,前面朱雀是“双溪洗笔”溪流、“水流东甲”景观,后山玄武是“田鸡浮塘”景致,背山面水,环境优美。该楼人才辈出,它是清末优行郡庠生、壬寅科乡荐李竹三(1860年-1933年)的故居。李竹三曾于1920年应抚市乡亲的邀请,与洪坑乡贤林逊之(1880年-1953年)一道前往抚市,调解当时轰动全县的黄赖两姓械斗,经过两个多月的细致工作,双方民众为情理感召,历时八个多月的械斗终于停火,双方代表坐下谈判,协议言和,恢复睦邻友好。

  元和楼,方形,酉山卯向,横阔27米,进深24.4米,占地面积822平方米,建筑面积2466平方米。土木结构,三层,每层22开间,三道楼梯。内通廊式平面,歇山屋顶,穿斗、抬梁混合式构架。

  十九代“三元公”〔元春(1762年-1832年)、元奇、元书公〕靠从医(包括喉科疾病专治秘传)、铸锅和酿酒(包括制作酒饼)三大项技术发财致富,最终成为当时富甲一方的大富豪,当他们积累到相当资金后,开始兴建中和楼。中和楼建造得相当豪华,名闻遐迩,至今仍能看到当年建造的围墙大门。1865年战乱中有败兵退至古竹时,一把火将中和楼烧毁。后于1941年在原址开始重建,改名元和楼。

  楼门框为石质,门楣、石鼓均刻有浮雕。

  门框阴刻楹联:“元气回天运,和风及第春。”门楣阴刻横批:“紫气东来”。

  围墙大门酉山卯向,硬山屋顶,翘角燕尾。围墙木门框之门楣刻有木雕,门前石鼓刻有浮雕,造型别致,古色古香。

  门边书写楹联:“一种蟠根为我姓,数竿修竹是吾庐。”门顶横批:“山泽通气”。

  元和楼门坪分为上下两级,均用三合土铺筑,门坪前有一口前圆后方的月牙形水池。围墙大门外下方溪流中有一处“鲤鱼上滩”景观,形象逼真。

  正如上面所描述的那样,眼下的瑶下村干净、整洁、舒适,整齐统一的小洋房和老土楼相得益彰,村民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瑶下历代有陶瓷器、铸铁,种晒烟。由于土质优越,后人都以种植烤烟为主。其次是红柿生产基地,每年盛产红柿几十万斤,红柿加工厂加工红柿饼几百吨。烤烟、红柿带来丰厚的收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农民的生活富裕了,村民的素质提高了,惇风厚德、山青水秀的瑶下越来越美。

  “斗笠之村” 闻名遐迩

  清光绪年间(1875年-1908年),瑶下村李腾宇房后裔李嘉仁(昌立公第7代孙,即晜孙,后迁居缅甸,故在海外)拜师于戍乾村的梓叔,将生产斗笠全套工艺学成回村从业。而后(20世纪初期)李孟贤(1893年-1986年)师从李嘉仁,掌握加工斗笠技艺,继而将手艺传授给其亲房子侄。李孟贤平生以加工斗笠为业,其亲手生产的斗笠,品质上乘,美观耐用,产品质量誉满乡间。

  20世纪60年代后期,加工斗笠工艺遍地开花,一传十,十传百,全村男女老少大都学会了加工斗笠这门工艺,成为当时个人和生产队一项重要的副业生产。走进瑶下村,看到的是家家户户无闲人,除了田间劳作的农民和上学的学生,在家的人都在加工斗笠,早晨和夜晚老人、小孩还帮忙卷笠叶或编笠壳等。

  20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期,10年期间,是瑶下村生产斗笠的鼎盛时期,当时大队设有斗笠加工厂,生产队成立斗笠生产小组,生产队购置农具、化肥、农药,其资金来源大部分靠斗笠生产收入。“斗笠之村”也就于此时蜚声县内外,名扬四海。

  瑶下村出产的斗笠,除了销往邻近乡镇之外,还肩挑车运远销本县凤城、湖雷、峰市、下洋、抚市、坎市、高陂,以及上杭稔田、蓝田,南靖梅林、书洋,甚至还销往广东茶阳等地。

  瑶下村斗笠,晴天遮阳雨天挡雨,具有大小适中、轻便通风和价格便宜等优点,而黄村、下洋镇的斗笠,晴天戴着相当闷热,且大又重,头部常感不适,因而瑶下村斗笠深受群众青睐,畅销各大市场。在当时生产队集体经济水平低下的情况下,凡有加工斗笠的家庭,都增添了一笔不菲的收入,改善了生活。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富余劳动力不满足于农村微薄的农副业收入,纷纷走出家门,外出务工经商创业,斗笠也就因此停止了生产。如今斗笠生产热潮已风光不再,“斗笠之村”已成为过去曾经辉煌的一段历史,瑶下斗笠编制技术已列入龙岩市“非遗”。

  目前,瑶下村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当地有关部门提出,下一步,瑶下村将发挥环境优、生态美、传统村落、南华山景区等优势,发展乡村游、休闲游和农家乐等,着力打造“拜南华观音、赏瑶下风光、品客家美食”美丽乡村休闲游的目的地。

  宁静、和谐、美丽的瑶下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叶骅婷 李敬贤 李定初 李宗义)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古村落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