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上世纪20年代的德军准备和谁干仗?他们甚至觉得打不赢法军

上世纪20年代的德军准备和谁干仗?他们甚至觉得打不赢法军
2021年04月12日 07:00 新浪网 作者 指文图书

  引言:第三帝国时代的国防军闪击西欧,怒怼美苏,鼎盛时期几乎打遍世界无敌手。但就在不到20年前,作为其前身的魏玛国防军还曾小心翼翼地设想如何防御捷克、波兰、法国。他们自己都觉得打不赢战争,哪怕对手是法军。

  著:詹姆士·S.科鲁姆(James S. Corum)

  译:张贤佳,周思成,张大卫

  20年代初期的各种危机、德国国内的政治动荡,以及魏玛国防军早期的混乱处境使得任何严肃的战争计划(的拟定)变得不可能。1919年至1923年间,各种类型的战争计划基本上都是临时根据特殊情况制定。比如在1919年至1920年,与捷克的战争一触即发之时,各地的司令部制定了一些计划,以确保东萨克森免遭入侵。不过,德方可调动的小规模部队——一个加强旅和一些炮兵、摩托化兵部队——只能够迟滞(而非阻止)捷克军队的进攻。

  1923年鲁尔危机期间,位于柏林的魏玛国防军司令部制定了一些计划,防范法军从鲁尔进一步向柏林挺进。但就算是国防军司令部的计划,它们至多也是一些临时应付之作——制定动员次序,组建预备役部队,储备武器,以及制定防守威悉河的计划。国家荣誉和信用要求一旦法军继续前进,德军就必须抵抗。但在5月,冯·塞克特告诉本国总理古诺,该年年末又告诉新任总理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不要指望击败法国人,甚至是守住一条防线。总的来说,冯·塞克特一边在准备武装抵抗,一边支持以外交手段解决军事危机。

  尽管国防军20年代最首要的战略是避免战争——因为打起仗来他们必然战败——德国军队却被迫制定长期的计划,建立一支基干队伍,为大规模重整军备奠定基础。1922年,冯·塞克特告知政府,完全听从协约国的要求无异于坐等国防军末日降临,本国军队将沦为一支边境警察部队,而德国相当于完全不设防。国民政府同意了这一观点。因此,从1922年开始,政府一直支持国防军的秘密武装政策。1923年的危机和德苏合作的成功,也只是更加坚定了政府的决心。

(上图)汉斯·冯·塞克特在一次军事演习中

  魏玛国防军的长期战略以四个规划为基础:(1)创建一支强有力的基干军队;(2)准备一支预备役部队;(3)为扩军制造足够的武器,准备好工业方面的战时动员;(4)协助训练和装备苏俄军队。

  所有这四个规划都取得了一定成功。德国人在创建一支强有力的基干军队方面获得了最大的成功,在设立预备役部队方面成效最小。从1922年直到魏玛共和国寿终正寝,通过同时且不断推进这几项措施(即规划),国防军的军事实力得到了不断巩固,德国在欧洲的处境也不断改善。但不能说魏玛国防军对魏玛共和政权持友善态度。事实上,军队成了“国中之国”。不过,德国政治家中的佼佼者(特别是施特雷泽曼)认识到了本国的国际威望和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军事实力,因此支持国防军的扩军和提升战力计划。1926年末,冯·塞克特离开舞台,威廉·海耶(Wilhelm Heye)将军接手指挥国防军;1928年,威廉·格勒纳(Wilhelm Groener)被任命为国防部长,政军双方实施的合作也比之前更可靠了。

  长期的战略计划要求一个稳定的政府,以及纪律严明、政治忠诚的军队。但直到鲁尔危机之后,在1924年,德国才真正获得政治和经济的稳定。如今,国防军才真正可以说是一支纪律严明、组织得当且训练有素的军队。在魏玛共和国的战后和平岁月之初,德国的战争计划最终摒弃了之前带有即兴色彩的手段,而变得更加完善和实际。到20年代中期,国防军作为一支军事力量才算是羽翼丰满。

  尽管国防军设想中的战争基本上都是防御性的,但它对波兰的战争计划带有机动防御的色彩,强调反击,因为国防军相信进攻是一种优势作战方式,同时这也是因为受到协约国对德国方面永备防御工事的限制。根据1923年之后冯·塞克特针对波兰的战争计划,德军将集中兵力,力图通过一次大的钳形攻势包围任何进入德国的波兰军队。1914年,德军在坦能堡战役中以少胜多,成功包围和击溃了俄国第2集团军。这是魏玛国防军最喜欢研究的战例,主要是因为这场战争的经验可以原封不动应用到波兰对德国的入侵战争中。协约国也迫使德国采取机动防御,因为他们禁止德军在东部边境筑垒,只允许德方维持东普鲁士柯尼斯堡附近少数老旧的要塞。如果1919年之后,德国被允许在边境筑垒,大量资金和主要的军事资源就很可能会投入针对最令德国人憎恶的波兰方向的防线修筑中。德国也可能因此发展出一条“马奇诺防线”,作为自身战略和战术。最终,德国确实在东普鲁士建造了一些混凝土要塞和阵地,但这些要塞更多地适用于为机动防御提供支持,与法国式的防线存在明显不同。

  20世纪20年代针对波兰的战争计划表明了德军对于进攻意识的明显青睐。部队局中有些军官甚至认为,冯·塞克特制定的对波战争计划——也就是打一场机动的坦能堡战役——太过保守。部队局局长冯·哈瑟(Von Hasse)少将相信,最佳的军事解决方式是进攻波兰。但1928年冬季的兵棋推演提供了一个悲观的前景,在这次推演中,德军面对波兰人的进攻,最终丢失了领土。另一方面,1928年在东普鲁士进行的集团军演习却取得了成功,入侵的波兰军队在德军的运动战役中被包围歼灭。1928年,部队局下令与海军联合开展一项研究,考虑在战争时期对波兰的格丁尼亚港口发动进攻。部队局人员和海军军官围绕这项研究产生了激烈的争论,多数人都认为这种进攻代价惨重。不过,既然下令进行这项研究,也就证明了国防军司令部正在考虑对波兰采取更加积极的攻势策略。

(上图)汉斯·冯·塞克特,1920~1926任国防军总司令

  相反,直到30年代后期,德国针对法国的军事计划几乎完全是防御性质。除了控制萨尔兰和莱茵兰,德国在西边没有领土野心。另外,对法军这个装备更好的庞然大物发起进攻,德军认为这无异于自寻死路。因此,涉及法国的一切军事计划都强调机动迟滞战斗,目的在于迟滞法国人的进攻,并最大限度造成法军伤亡。德国人希望这个计划能够为本国军队在东线击败波兰,并且为寻求外交解决赢得时间。

  编辑:童星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德军战争德国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