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中国古代甲胄史:甲胄中的铁布衫,布面甲

中国古代甲胄史:甲胄中的铁布衫,布面甲
2021年04月21日 07:00 新浪网 作者 指文图书
(上图)《平番得胜图》中身着布面甲的明军骑兵

  进入明朝中晚期后,明军中已是布面甲的天下。提及布面甲,不少人一定会想到清王朝的八旗军:他们头顶“避雷针”头盔,身披打满了铆钉的布面甲,布面甲有黄、白、蓝、红、镶黄、镶白、镶蓝、镶红八种颜色。因为这种“八旗铠甲”有不少实物传世,故而成为当今古装剧中较接近历史的中国甲胄。不过,要是就此认为八旗铠甲是八旗军原创,那就大错特错了。无论甲胄的工艺还是形制,八旗铠甲都是一款“山寨产品”,抄袭的正是明朝官军。但明朝就是原创吗?也不是。

(上图)故宫博物院武备馆中收藏的布面甲,前排一领为明甲,后两排为清代八旗暗甲

  布面甲自蒙元时代就已出现,日本的元寇史料馆中至今仍藏有元军留下的形制已相当成熟的布面甲。明朝建立后,除了将套头式改为对襟式外,与蒙元的布面甲没其他不同了。永乐年间,明军组建了中国第一支成建制的火器部队神机营,并开始研究甲胄。在新的时代,传统的札甲面对火器不堪一击,倒是在宋代传入中国的棉花经纺织后,对早期的火器有较好的防御力。随后,布面甲逐渐在军中普及,到晚明时,抗清名将卢象升的部队达到了百分之百的备甲率,穿的正是能够以柔克刚的布面甲。

  说起布面甲,首先得弄清楚布面甲、绵甲和棉甲三者的区别。从广义上来说,这几种甲胄都可以归为布面甲,但“布面甲”和“棉甲”是现代约定俗成的叫法。在古代,棉甲有多种叫法,戚继光在兵书《纪效新书》中称为“缉甲”,而朱国桢在《涌幢小品》中则记为“绵甲”。后者叫法更为普遍,清人《满洲实录》中亦称“绵甲”,在《清会典》中,“绵甲”已是四大类甲之一。

  布面甲按照《清会典》的分法,应该叫“明甲”和“暗甲”, 实际上都是布面铁甲。明甲,其制法在《中国古代实战兵器图鉴》一书中有介绍。明甲的制作是以棉胆为底,“将钣金铁片以札甲形式连缀其上,或者直接将铁网包覆于棉胆之外”。不过,常见的布面甲以暗甲居多,暗甲外观与普通棉衣无异,内衬则是以泡钉固定铁片,棉布只是起连接作用,其内部甲片较大,类似于板甲,外部棉布可能很薄,其防御力主要来自于内层的铁甲片。

  再来看看纯粹的棉甲。朱国祯在《涌幢小品》中记载了“纸铠绵甲”的制作方法:

  纸铠起于唐宣宗时,河中节度使徐商劈纸为之,劲矢不能入。绵甲以绵花七斤,用布缝如夹袄。两臂过肩五寸,下长掩膝,粗线逐行横直,缝紧入水,浸透取起,铺地,用脚踹实,以不胖胀为度,晒干收用。见雨不重,霉黰不烂,鸟铳不能大伤。纸甲,用无性极柔之纸,加工鎚软,叠厚三寸,方寸四钉,如遇水雨浸湿,铳箭难透。

  这则记载中,绵甲与纸铠放在一起,其制作方式都为同一个原理——层层叠加,以柔克刚。《明史》记载明末时,李自成的骑兵“绵甲厚百层,矢炮不能入”, 其原理与纸铠制作差不多,即将数层丝绵布料缝合在一起,依靠厚度来进行防护。不过,“鸟铳不能大伤”这一点还是值得推敲的。棉制品对早期火器可以有比较好的防御效果,但明朝中后期出现的鸟铳拥有巨大的威力。

  (上图)身穿分体布面甲的明军模型,其布面甲形制参考的是山西博物馆中藏的崇祯年间赵勇甲,这种形制影响了后来的清军八旗甲胄(周渝 藏)

  根据明末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的记载,明朝的火器代表三眼铳,只能在三十步内破甲,五十步能打伤不披甲的士兵,过了一百步则毫无杀伤力。这种条件下,说纯粹的棉甲可以防御火器是说得通的。不过火器发展至明朝中期,由于西器东用,威力大增,已不同于早期火器,所以,这时候棉制品对火器的防御相当有限。尤其是后期出现的鸟铳,其威力远超中国本土的三眼铳等火器。宋应星留下的另一段记录这样写道:

  人又谓鸟铳能击二层,尝试之矣。八十步之外,能击湿毡被二层。五十步之外,能击三层四层。诸所议障蔽事宜,亦当从长。其实,兵贵速合,障蔽先之,弱兵继之,强兵又继之,扑砍一处,分兵左右冲击之,倭无所施其技矣。

  此记录的背景是万历年间的抗日援朝战争时期,日军装备的铳类火器普遍优于明军。为应对日军的火器,明军总结战前棉织品打湿后可以防御火器的经验,准备了高七尺、阔一丈二尺的大棉被,打算等日军一进攻就打湿遮挡弹丸。不过, 当时日军鸟铳已比较强大,鉴于此,明朝兵部左侍郎宋应昌找了日军鸟铳做试击实验,结果发现,鸟铳在八十步之外能击穿二层湿毡被,五十步之外则能击破三至四层湿毡被,可见棉制品并非防火器的神器。为了加强防御,只能在甲的内部下功夫——制作时在棉甲里加上金属、牛皮等防御材料,做成复合甲。

  相比传统札甲,这种复合甲的优势在于防御面广,棉制材料对火铳弹丸有缓冲作用,而内部的牛皮、纸甲(以硬布裱骨,再用纸筋搪塞而成)以及金属则是关键,既能防御一部分火器,还能应对冷兵器的攻击。故而不能说铁甲是因为绵甲才被淘汰,相反,布面甲之所以能逐步取代札甲,主要就是因为这种甲可以合并棉甲、铁甲、皮甲、纸甲的防御性能,取众甲之长。

  (上图)万历抗日援朝战争时期的明朝边军模型,5 名边军身穿晚明布面甲,最右边为晚明辽东总兵李如松模型,身穿齐腰鱼鳞甲(周渝 藏)

  千万别认为布面甲就比传统的札甲轻便。以明军中较为常见的长身甲(甲长及小腿)为例,看上去,长身甲仅是套了一件罩甲,比传统札甲简化了许多,但其重量非常惊人。山西博物馆珍藏了明崇祯时期宁武路静乐营二队鸟铳手守长赵勇遗留的一套布面甲,甲身内衬镶满铁甲片,相当沉重。唐顺之在《武编》有一篇《边军劳苦》,里面记载了戍边将士铠甲、战裙、遮臂等具重45 斤,铁盔、脑盖重7 斤,加上护心铁、腰刀、弓箭等共有88 斤,军士负荷相当大。

  现在回到最初的问题:布面甲、棉甲和绵甲三者如何区分?首先,古代“绵” 通“ 棉”,故而古籍中记载的“ 绵甲”就是“ 棉甲”;其次,以是否装有铁叶来分辨是布面甲还是绵甲,主要是根据《清会典》中的明甲、暗甲、绵甲分属不同类别,但实际上两者不易区分,例如《满洲实录》记载明军“执竹杆长枪、大刀利剑,铁盔之外有绵盔,铁甲之外有绵甲”,不了解甲胄的人会认为,明军穿了一件铁甲又穿了一件绵甲,实际上只穿了一套内置铁叶外层为棉布的甲。棉甲与布面铁甲之间并非泾渭分明,明中晚期的军队装备了大量复合型棉甲。

  本文摘自《中国甲胄史图鉴》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明朝中国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