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安全①】知密码

【密码安全①】知密码
2021年04月13日 16:27 新浪网 作者 郴州新闻网官方微博

  密码法第2条对密码作了明确的定义,密码是指采用特定变换的方法对信息等进行加密保护、安全认证的技术、产品和服务”。

  这个定义包含了4层含义:

  一是密码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技术、产品和服务;

  二是密码的主要功能是加密保护、安全认证;

  三是密码保护的对象是信息等相关内容;

  四是密码的本质属性是特定变换的方法。

  在这4层含义中,我们重点要理解的是密码的主要功能和本质属性,也就是说,要明白什么是加密保护,什么是安全认证,又怎么采用特定变换的方法来实现加密保护、安全认证。

  加密保护

  很容易理解,就是将明文变成密文。通俗地讲,就是将原来大家都看得懂的信息,能够识读的文字、能够观看的视频,变成一堆完全看不懂的数字或符号。举个简单的例子,小张约小王去食堂吃饭,但是不想让别人知道,相互约定以“0”代表小张,“1”代表小王,“7”代表食堂,“9”代表吃饭,“0179”就代表了“小张约小王去食堂吃饭”的意思,这就达到了保护信息的目的。

  人类使用密码的历史非常久远,在古代就用密码传递秘密军事情报。我国有文字记录的密码使用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周朝。据《太公六韬》记载,姜子牙发明了一种利用鱼竿长短传递战场信息的方法,也就是将鱼竿制成不同长短的数节,不同的长度代表不同的含义,一尺长的鱼竿代表战争取得大胜;9寸代表破阵擒将;最短的3寸代表失利亡土。这种加密技术不使用一个文字,即使被截获也不会泄密。现代战争,更是将密码运用到了极致,战场上所有指令的下达、情报的传递都要进行加密保护。二战中的著名战役——中途岛决战,生动展现了密码在战争中决定胜负的关键作用,珍珠港事件后的6个月间,日军占尽上风,美军太平洋舰队节节败退。但美军舰队是如何在中途岛战役得胜,并以此扭转太平洋战争劣势的呢?就是因为1942年3月,美军密码破译人员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破解了日军的JN-45密码,提前察觉日军已锁定中途岛,并利用情报优势将日军引入陷阱。

  安全认证

  安全认证,就是通过特定变换,确认信息是否被篡改、是否来自可靠的信息源以及确认行为是否真实。举个网上银行转账的例子。你在早上6点整向银行申请给朋友的账户转一万块钱。但银行怎么确认这个申请是你本人真实意思,确认转账金额分毫不差呢?这就需要安全认证。在不使用密码产品的情况下,你在网上输入的姓名、银行卡号、身份证号、银行卡口令等各种信息,极易被不法分子获取,接下来,不法分子就可以用这些获取的信息,假冒你的名义从你的银行卡里转钱了。为确保网上银行交易的安全,银行为我们办理的U盾或动态令牌就是用于安全认证的密码产品。

  以动态令牌为例,你输完转账信息后,银行的信息系统会要求你输入令牌里的6位或8位数字。这几位数字是怎么来的呢,这是使用特定密码算法,根据你的身份、账号、金额、申请时间等信息计算出来的。这个过程中,只要任何一项信息变化,比如转账金额变为9999块,或者转账时间变为6点零1分,都会使令牌显示的数字完全不同。这样就通过动态令牌的认证保证了你网上银行交易的安全。

  通过《密码法》给出的密码定义,以及上面几个例子,大家应该明白,我们输入的取款密码、网站的登录密码,实际上并不是密码法中规定的“密码”,准确讲应该称为“口令”,只是一种最简单、最初级的认证方式。而真正的密码,藏在安全支付设备中、藏在网络系统内,默默守护国家秘密信息安全、守护我们每个人的信息安全。它既熟悉又陌生,既遍布各处又蒙着神秘的面纱。神秘的密码也经常成为引人入胜的影视题材,上世纪50年代放映的《永不消逝的电波》,坚贞不屈的密码工作者李侠的形象深深地印刻在人们的脑海中。近些年的《风声》《暗算》等影视作品,也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个关于密码、密码工作者的动人故事,很多人看了以后,都被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对党和国家的绝对忠诚深深打动。

  1930年1月15日夜里,一道红色无线电波划破了漆黑的夜空,在上海党中央和香港南方局之间传递着秘密信息,这一天,被载入了中国革命的史册,我国的密码事业也从此诞生。90年来,伴随着党和国家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密码事业在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国防、外交方面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长征组歌》中有一句歌词,说“毛主席用兵真如神”。那么是什么支持毛主席作战,使他用兵如此之神呢?是密码,是密码通信,为毛主席指挥作战提供了“千里眼”和“顺风耳”。当时的红军不仅使用密码电台进行秘密通信,还利用他们的聪明才智,破译了国民党部队的重要密码。

  1935年3月28日,红军四渡赤水期间,中央红军进抵乌江北岸沙土、安底地区。3月30日,军委二局获悉敌中央军周浑元、吴奇伟两路纵队主力也向乌江北岸前进。周浑元、吴奇伟部队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也是蒋介石围剿中央红军的主力部队之一。与这两只劲旅在乌江北岸遭遇,必将对红军造成一场极为不利的血战!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红军的密码通信人员利用掌握的敌方密码和电文格式,冒充督战的蒋介石,令周浑元、吴奇伟两部向西前进。通过巧妙的“调虎离山”,中央红军争取到了宝贵的一天时间,于3月31日南渡乌江,跳出了敌人的合围圈,将几十万敌军远远地甩在身后,又一次巧妙地躲过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在三大战役期间,毛主席亲自起草密码电报就有197份,批签的密码电报多达上千份,通过这些电报,高效快捷地指挥着军事作战,直接领导到军团一级,实现了“最小的指挥部,指挥了世界上最大的战争”这样的神话。周恩来同志曾风趣地说:“我们这个指挥部,一不发枪,二不发粮,只发电报,就把国民党打败了。”

  密码不仅在革命战争年代作用突出,和平时期,也同样是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党委和政府实施领导指挥的特殊法宝和重要渠道。特别是在党和国家的重大活动,以及抗洪抢险、抗震救灾等突发事件中,密码通信的作用更加凸显。密码电报有着无声的力量,它代表着中央的指示和政令,代表着党委政府的决策和指挥,对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增强信心,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革命战争时期,连通了密码电报就找到了组织,和平年代,在危难险阻之中,收到了密码电报,就意味着得到了胜利的指引。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北川、汶川县城与外界失去了一切联系,一时成为了孤城。震后72小时是抢救的黄金时间,我们的密码干部临危受命,冒着生命危险,乘坐直升飞机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迅速在废墟上建立起密码通信,第一时间向党中央报告了灾情,为党中央决策指挥提供了第一手宝贵信息。党中央、国务院抗震救灾的指示政令,也及时准确地传送到灾区,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

  可以说,核心密码、普通密码伴随着军事斗争一路走来,演绎出一幕幕跌宕起伏的攻防对抗传奇,也逐渐奠定了密码作为党和国家“命门”“命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制定和实施密码法,对于全面提升密码工作法治化和现代化水平,加强核心密码、普通密码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由于核心密码、普通密码本身属于国家秘密,密码法规定了核心密码、普通密码的管理原则、使用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制度和工作保障制度。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乌江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