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1936年鲁迅去世,好友取下20根胡须粘在石膏像上,现成一级文物

1936年鲁迅去世,好友取下20根胡须粘在石膏像上,现成一级文物
2021年04月19日 10:37 新浪网 作者 拾文客栈2017

  李泳禧是20世纪70年代被韩国进步学生誉为“思想恩师”的人,在一次公开讲话中,他发表了如下言论:“如果说我的著作和我的思想,我对人生的态度对当代青年们起到了这样的影响,那么这个荣誉应该归于现代中国作家、思想家鲁迅。”

  鲁迅处于中国现代文学的顶峰,他是一面用于宣传、推广中国文化的“金字招牌”,他的理念可以被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所接受,同时凸显了深刻性和广泛性。

  

  鲁迅向来嘴下不留情,他揭露了残酷的现实,把社会最真实的一面呈现了出来,在字里行间,可以很清楚地看见他对当权者的讽刺。渐渐地,鲁迅的追随者越来越多,他的文字振聋发聩,他的“胡话”掷地有声,在那个命如草芥的时代,他用一根笔杆子撑起了蓝天白云,在他的一亩三分地,谁都不能粉饰太平。然而,鲁迅只是一个普通人,从日本回国后,他的公开身份不过是个自由撰稿人,他背后没有靠山,手中没有实权,无时无刻不处于危险之中。

  

  奇怪的是,鲁迅一点事都没有,尽管他的思想如此“危险”,甚至对国民政府产生威胁,可他还是安然无恙。有人说,鲁迅活在一个“宽宏大量”的时代,当权者对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他发表文章;还有人说,鲁迅心中有一杆秤,即使他再“横眉冷对”,也要守住不能得罪的底线,以免受到打击报复。事实上,后一个观点涉及到敌友界线的问题,难道鲁迅真是个拎不清的人么?显然不是,既然他敢公开发声,就不怕被人说三道四,而这个不畏强权的品质,正是他受人尊敬的地方。

  

  关于鲁迅能一直活到1936年的原因,杨奎松教授认为主要有2点,第一,他的名望很高,社会各界以他为纽带展开联系,一旦他出事,就会造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尴尬局面。另外,《沈醉回忆录》也佐证了这一观点:“顾忌他名声,一直没敢下手。”由此可见,若不是担心投鼠忌器,也许鲁迅早就“先走一步”了,毕竟当权者不是吃素的,到了必要的时候,完全可以不择手段。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一下第二个原因了,虽然鲁迅“心直口快”,但他为人谨慎,懂得明哲保身的道理,什么话该说,什么人不能骂,他心里自然有数。1930年,曾有人让鲁迅骂一下老蒋,不料当场遭到拒绝:“文章是很容易写,不过在上海就无法住下去了,只能到国外当寓公。”一直以来,鲁迅采用的都是含沙射影的写法,他不会在文字上被人抓到把柄,可偏偏读者又能明白他表达的意思,这就很灵性了。正是因为没有证据,鲁迅才能顺利活下去,“抓周树人与鲁迅无关”的梗并不是平白而来。

  

  因长期伏案和抽烟的关系,鲁迅的身体被严重透支,想当年,他的父亲周伯宜就是因肺病死的。小时候,鲁迅想成为一名医生,他到日本学医的理由之一就是为了实现愿望;可是在导师的启发下,鲁迅却改变了初衷,因为比病人还需要医治的,乃是国人麻木已久的思想,若不能改变这一现状,丑陋行径还会再次上演。遗憾的是,鲁迅终究离我们远去了,在他的葬礼上,社会各界的代表纷纷前来哀悼,他死得并不“冤枉”。

  

  就在鲁迅去世当天,他的日本好友奥田杏花赶来了,他不但亲自送了鲁迅一程,还按照鲁迅的遗容翻印了一个石膏像。奥田杏花的手艺极其精湛,无论是汗毛、胡须,还是皮肤纹理都清晰可见。只不过,他取下面膜时不小心拉下了鲁迅的20根胡须和2根眉毛,这是鲁迅身上仅存的原物。如今,鲁迅遗容石膏像被放置在了上海鲁迅纪念馆中,作为国家一级文物,它将被永久保存下去。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