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诗意的上海锅贴:如月如舟如耳 亦素亦荤亦美

诗意的上海锅贴:如月如舟如耳 亦素亦荤亦美
2020年07月12日 10:59 新浪网 作者 新华网

  二两不够,再加一两,美味渐入佳境,心里装满了对上海小吃的念想。

诗意的上海锅贴:如月如舟如耳 亦素亦荤亦美

      欣赏煎锅贴的过程,是视觉和味觉结合的享受,闻的味道有时比吃还美妙。锅贴要蘸点米醋才好吃,二两不够,再加一两,美味渐入佳境,心里装满了对上海小吃的念想。

      几十年前虹口舟山路上有一长排马路饮食店,做锅贴的师傅40来岁,腰间系一块白围单,做的锅贴比提篮桥的摊头好吃。一两锅贴一角钱。读中学时,我偶尔会得到父亲给的2角零用钱,除了买学习用品外,省下一角钱去吃锅贴。在记不清的岁月中吃过多少次锅贴忘了,却记住了它的焦香和鲜美之味。后来成了家搬到杨浦区长阳路,我还是喜欢到舟山路吃锅贴。再后来搬到普陀区曹杨路,想起要吃锅贴,就骑脚踏车先到曹家渡,坐13路电车乘到唐山路,弯到舟山路吃锅贴。那时没有地铁,来回要花2个多钟头。在城市改造中,舟山路的马路饮食店拆除了,从此我吃不到自己最青睐的鲜肉锅贴了。

      现在每当路过卖锅贴的小店或摊点,品尝下来总觉得味道不如从前。10多年前我还在上班,到龙华路百联党校办班,4号线下来经过东安路,有一家“锅贴大王”的小店,买了二两品尝名副其实,吃出了我向往的老味道。有太多卖锅贴的小店做不好锅贴。生煎和锅贴是一只平底锅里的伙伴,在上海一起生存延续了近百年。其中锅贴没有一家做成老字号。生煎倒有著名的大壶春,原来在汉口路四川路转弯角子上,26路电车终点站。我工作的单位距离大壶春仅几百米。不过我常常舍近求远,跑到中央商场沙市路食摊去吃锅贴。后来因动迁大壶春搬走了。据说牌子还在,但名气没有老早响了。小吃市场黑马“小杨生煎”,开出了不少连锁店,连上海最顶级的环球港也有其门店。锅贴落在后面,至今没有一个叫得响的品牌,更谈不上连锁经营了。

      其实各种小吃在上海人心目中都有一定地位。前提是要弘扬传统,加上创新,越做越好,用地道的口味来吸粉百姓。这个发展空间很大。当下夜市经济蓬勃兴起,小吃无疑受到欢迎。搞直播带货,除了口才,关键货要价廉物美。我先后买了4盒鸡子饼。又到王家沙吃两面黄,去沈大成尝条头糕,国际饭店买蝴蝶酥。一帮退休朋友也三五成群,铆牢蟹壳黄、葱油饼、开口笑、大雪藏、拿破仑、沙琪玛等名小吃逛马路,生活变得有滋有味。

      最近看到西坡的锅贴文章。刘笑冰等文友擅长写诗,说要为历史悠久的锅贴“诗意”一下,争取更多的吃客。于是如梦令词牌“锅贴”赛诗会收到9篇佳作。老胡的头两句“如月如舟如耳,亦素亦荤亦美”,一下子吸引了我的视线。而老吴的想象更加气势恢宏:“黄海玉度争舟,鼎沸涛声如鼓。渐渐味香舒,松脆嫩鲜丰卤。丰卤、丰卤,馋煞万家千户。”

      我相约了3个好友,走进一家锅贴小店,每人二两先吃起来。这次真的吃出了美好诗意:寻味鼎中晶皎,琼玉月眉青袅。炙浪烩鲜滋,酥面千金妖娆。(王妙瑞)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锅贴小吃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