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回荡在鄂西山区的扶贫故事

回荡在鄂西山区的扶贫故事
2021年04月14日 10:48 新浪网 作者 新华网

  新华网武汉4月14日电(胡诚、张潘)位于鄂西北的秦巴山区和鄂西南的武陵山区,横跨多个省市,属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这里一度是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脱贫任务重。

  在鄂西这片特殊的扶贫战场上,一支支扶贫队伍扎根深山情洒乡村,深入开展驻村帮扶,用青春和汗水书写担当,用真诚和奉献彰显情怀。

  大山深处回荡着他们的扶贫故事……

  一库清水惠民生——挂职副县长的心愿

  群山环绕中,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水坪镇鸳鸯池水库库体犹如一口巨型“大锅”卧于山谷。

  站在高处俯瞰,扶贫干部、竹溪县挂职副县长轩松岭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

  2017年12月4日正式开工建设的鸳鸯池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供水为主,兼顾防洪等综合效益的中型水库。水库总库容为1111万立方米,总投资2.4亿元。从项目的前期申报到资金的对接落实,轩松岭做了大量工作,也亲眼见证了水库从图纸一步步变成现实。

鸳鸯池水库施工现场。新华网 胡诚 摄

  “鸳鸯池水库正式启用后,可解决城关镇、水坪镇共39个村的1.68万亩农田灌溉及周边6.2万农村人口饮水,保障县城18万人的生活、生产用水。”想象眼前即将出现的一库清水,轩松岭说他有个心愿,将来有一天,他会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十堰、来竹溪,到他战斗过的地方,看看这美丽的群山、看看这清清的湖水。

  在鄂西山区,像竹溪县鸳鸯池水库这样的民生项目不止一个。湖北省烟草专卖局局长顾厚武介绍,近年来,仅烟草系统就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十堰市郧西县水石门水库、恩施州巴东县车沟水库等10个大中型水源工程项目,有效解决了25万人饮水难题、5万亩农田的灌溉用水需求。

  对驻点竹溪县的扶贫干部轩松岭等人而言,推进鸳鸯池水库项目建设,只是他们众多扶贫工作中的一项。

  资料显示,十堰市竹溪县,地处我国14个连片贫困区之一的秦巴山区,是国家生态功能示范区、南水北调重要水源涵养区。数据显示,全县原有贫困村73个(其中深度贫困村18个),建档立卡贫困户35061户110434人,贫困发生率超过35%。

  2018年,轩松岭作为挂职扶贫干部下派竹溪后,为把扶贫资金“好钢用在刀刃上”,不撒胡椒面,他和同事毕耕花了一个月时间跑遍了全县15个乡镇,走访了30多个贫困村和百余户贫困户,开展细致的调查研究。此后,他们又花三四个月时间做规划、做方案,形成了一个以乡村振兴为抓手的综合示范区规划方案,并最终得到局领导和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

  综合示范区位于竹溪县水坪镇,包括塔二湾、洛家河、麻河塘、鸳鸯池四个村,覆盖4877人,其中贫困人口1961人。四个村庄沿河分布,从产业建设、基础配套、公共服务、文化旅游四个方面进行规划布局,打造集特色农业、休闲旅游、文化采集、田园社区为一体的城郊沟域经济带,形成十里洛河走廊。鸳鸯池水库项目是综合示范区项目的重要一环。

竹溪县十里洛河沿线村庄。新华网 张潘 摄

  如今,随着产业发展、村湾变美,一幅美丽乡村画卷正沿着十里洛河徐徐铺展。

  “一任接着一任干。这么多年来,众多扶贫干部倾注心血,竹溪贫困面貌得到根本改变。”2020年9月,竹溪等5个湖北省深度贫困县宣布脱贫摘帽。

  小小蜂箱富山民——女副县长的“甜蜜事业”

  十堰市竹山县中华小蜜蜂产业的一处繁蜂现场,两名戴着手套、身穿工装的蜂农正在蜂箱前忙碌。

  只见蜂箱的箱板上簇拥着密密麻麻的中华小蜜蜂,像一群飞舞的小精灵展示着生命的灵动。面对随时飞上身的群蜂,扶贫干部、竹山县挂职副县长王玲神色坦然,她接过蜂农随手割下的一小块蜂蜜,尝了尝,微笑中尽显甜蜜。

  中华小蜜蜂产业是竹山当地推进的一项“甜蜜事业”。

  竹山地处秦巴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同时又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和江汉平原的重要生态屏障,工业项目受到限制。

  扶贫干部走村串户考察调研,群山中零零散散放置的蜂箱引起了他们的注意:竹山县地处神农架西麓地区,生态环境优美,蜜源植物种类丰富,养殖传统由来已久,发展中华小蜜蜂产业基础良好。

  美中不足的是,此前多数蜂农以传统养殖为主,自然放养靠天收,养蜂产业始终难以做大。

  扶贫干部、竹山县挂职副县长王玲介绍,2018年,通过相关专家实地考察和科学认证,当地现有蜜源可支撑蜂群10万群,竹山县发展养蜂产业大有可为。

  在王玲等人的努力下,2019年,竹山县政府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签订了中蜂养殖技术合作协议,把培植竹山中华小蜜蜂产业列为特色农产品扶贫重点项目之一。

  以王玲为首的扶贫工作队不仅帮助贫困户培训技术,还帮助建立了高质量的土蜂蜜生产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打造产供销一体化的土蜂蜜产业,全方位推进竹山县的“甜蜜事业”。

“老老崔”和“老崔”前往蜂箱察看蜂群。新华网发

  今年56岁的崔维军是竹山县柳林乡洪坪村地地道道的农民。在未养蜂之前,他也和多数农民一样在有限的土地里刨食。

  之后,老崔跟着父亲“老老崔”开始学养蜂。“老老崔”名叫崔德兴,养了60多年土蜂。但一直是老式养蜂技术,产量不高。

  老崔继承父亲的养蜂衣钵,最初依然是“旧把式”,日子过得不温不火。

  2019年3月,王玲带领的扶贫工作队到村里推广新式蜂箱养殖技术,并在县里开培训班免费为农户培训技术。

  老崔有一定养蜂经验,他抓住时机,当年就发展了70多群中蜂。2020年,他的养蜂规模扩大到140群。

  老崔算了一笔账,“新式养蜂蜜蜂数量稳定,产量高。一年光卖蜂蜜就能获得10万元以上纯收入。”

  2020年,老崔的大儿子小崔也加入养蜂队伍,成为崔家第三代养蜂人。小崔的加入,“老老崔”的支持,让老崔更有信心了,2021年,他计划再扩展一倍蜂群。

  老崔一家三代养蜂人的致富故事,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竹山县如火如荼的蜜蜂产业,正为当地百姓打开一个脱贫致富的广阔天地。王玲还专门策划组织对崔家三代养蜂人拍摄了微纪录片《崔家“蜜”事》,在当地产生不小的影响,带动了一大批养蜂人。老崔一家三代人也成了当地的“名人”。

竹山县大山上的蜂箱。新华网 张潘 摄

  据了解,截至2020年底,竹山县蜜蜂饲养量达3万箱,年可生产新鲜蜂蜜40万公斤,实现产值6000余万元。如果按每个贫困户年养5群蜂计算,每户一年大约可增收5000元。

  走进竹山县擂鼓镇枣园村,总占地约70亩的中蜂养殖示范基地内,三座叠加、酷似蜂箱的建筑引人瞩目。竹山县挂职副县长王玲介绍,这是十堰市首家以蜜蜂为主题的“蜂之谷”科普馆。

  “蜂之谷”科普馆旨在打造国内首创的情景式、沉浸式、互动体验式的蜜蜂主题科普乐园。主要开展中蜂养殖技术培训推广、蜜蜂主题科普研学、蜂产品展销售和乡村特色休闲旅游,形成集农业、科技、文化、旅游于一体的主题科普展馆和观光产业园。

  在竹山,养蜂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并不断延伸产业链。王玲说,她的“甜蜜事业”还将继续下去。

  产业铺就小康路——“最美帮扶村”的“蝶变”

  十堰市郧阳区白桑关镇白桑关村,地处秦岭余脉,四面高山环伺。因据险关、扼要冲,自古便为兵家必争之地。

  然而,靠山却不能吃山,是长期困扰白桑关村发展的一道难题。

  “全村404户1540人,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6亩,缺少规模化的特色产业,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落后,曾是湖北省重点贫困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驻村第一书记鲁光华介绍。

  2015年,鲁光华等四名队员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直接投入资金近800万元,配合村两委带领全村村民一起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昔日的穷山村开始改变模样。

航拍十堰市郧阳区白桑关镇白桑关村。新华网发

  当年,鲁光华带领的驻村工作队投入30万元扶贫资金在村里建设香菇大棚,动员村民发展香菇产业。村民冉清亮敏锐地发现了这一商机,毅然选择回乡发展。他家有6口人,父亲身患疾病,母亲残疾,有两个孩子要照顾。从内心来说,他更愿意留在本村发展。

  通过驻村工作队帮扶,冉清亮向村里申请了一笔6000元的项目启动资金,随后投入5万多元搭建了香菇种植基地。当年他种了2万棒香菇,纯收入近6万元。

  现在,冉清亮家每年稳定有5万元左右的纯收入。

  尝到甜头的不仅是冉清亮家。鲁光华介绍,现在全村共发展香菇10万棒,带动19户77位村民脱贫致富。

  除了香菇种植,驻村工作队还因地制宜发展养殖业。鼓励村民养鱼、养猪、养鸡等。村里投入20万元,流转25亩土地新建鱼塘,仅此一项,每年为村集体增加租金收入近2万元。

  在靠近白桑关镇的一片空地上,由村里和镇里联合建起的一家生产汽车座套的扶贫车间正紧张生产。

  扶贫车间负责人孙君平说,车间生产的汽车座套主要为东风卡车、面包车配套。2019年启用后当年实现产值1000多万元。2020年新增了品种,年产值超过2000万元。

  孙君平介绍,车间现有30名女工,都是本村和周边村的留守妇女,她们在家门口上班,每月有2000到5000元不等的工资收入,还能就近照顾老人和小孩。满产后女工人数可达到80人。汽车座套生产已辐射到周边5个村,每个村都有10人左右的小作坊。

  鲁光华介绍,除了汽车座套车间,村里还有袜子车间,生产更加灵活,村里老人坐在家里就可以完成计件任务,多的一天收入可达30元,少的也有十几元。

  汽车座套厂、袜业加工厂,让当地村民足不出村就成“产业工人”。

  穿梭在白桑关村新建的采摘观光园里,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果香。165亩、约2500棵柿子树已经开始挂果。这里的土壤和气候非常适合柿子树生长,据说山里还有上百年的柿子树。当地村民甚至会用柿子酿酒,微甜的柿子酒据说具有保健功能。

  柿子树下,间种有红薯,红薯粉、红薯粉丝是当地传统的知名土特产。

  除了柿子园,新建不久的1500米葡萄长廊已初具规模。此外,还种植向日葵150亩,巩固已发展核桃500亩、樱桃200亩。另流转土地130亩发展苗木产业,已种植有桂花、松柏、核桃、红叶石兰等苗木品种。

白桑关村葡萄观光长廊。新华网 张潘 摄

  鲁光华介绍,观光农业是一个美丽的产业。村民既可从土地流转中获得分红收益,又能在观光园里工作获得工资收入,大大拓宽了致富门路。

  如今,白桑关村的观光园与相邻三个村的茶叶、蔬菜、水果园已连城一条特色观光旅游带,并且与白桑关镇优美的自然景观、风景名胜,丰富的历史传说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多层次的旅游主题,对周边居民产生较强的磁力效应。

  山腰处,一大片太阳能电池板在阳光下招展,悄无声息地生产着绿色的能源。

  因地制宜,精准扶贫。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白桑关村已形成扶贫车间、光伏发电、种养殖业、家庭作坊四大产业,真正走上精准脱贫之路。

  驻村扶贫五年来,白桑关村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5932元增长到2019年110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从“0”增长到每年20万元以上。2017年实现整村出列,2019年实现全部贫困户脱贫。

  产业扶贫成样板——青堡村勾勒的“世外桃源”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龙凤镇青堡村,地处武陵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826户3117人,是恩施市重点贫困村。

  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当地经济收入过去长期依靠种植土豆、玉米等农作物。随着越来越多村民选择进城务工,青堡村逐渐成为一个只剩老人儿童的“空壳村”。

  2013年,恩施州烟草企业开始对口帮扶青堡村。

喻家河水库。新华网发

  扶贫部门推进实施“六个一”(一个产业、一座水库、一条公路、一所学校、一所医院、一个生态村庄)工程。援建了喻家河水库,保障城乡居民安全饮水;修建了“青龙”公路,改善当地出行条件;新建了龙马小学,山村孩子上学更方便;新建龙马卫生院,由州中心医院定期派专家坐诊,辐射周边7个村,直接受益人口达2.4万人。

  此外,青堡村把握时机,发展“民宿+旅游”项目,打造了“民宿一条街”,带动了一方经济发展。

  在扶贫部门对口帮扶下,青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风景秀丽的青堡村。新华网发

  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人居环境越来越舒适美丽。沥青刷黑的主干道,太阳能的路灯,青瓦、白墙、木门窗、清水条屋檐的特色民居……一时间,青堡村成了城里人羡慕的“世外桃源”,每逢酷暑,武汉、重庆等城里的游客慕名而来,在青堡村避暑纳凉,呼吸清新的空气,一待就是一两个月。

  2016年,青堡村全村实现脱贫摘帽,村民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2300元达到1万元左右。2017年,当地开展精准扶贫“回头看”,村民脱贫效果好,未出现返贫现象。

  以往的青堡村,人人都想走出去,外地人都不想嫁进来。如今的青堡村,成为恩施州产业扶贫、综合扶贫的样板,被评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村民住上了小洋楼,多数家庭拥有了小汽车,生活逐步奔小康。

  “没有扶贫部门的倾力帮扶,就没有青堡村的今天。”青堡村党支部书记蒋昌明感慨。

  为了鄂西山区脱贫致富,国家和湖北省烟草部门倾注了心血。

  2016年以来,仅湖北省烟草系统就累计投入扶贫资金3.9亿元,派出173支驻村扶贫工作队,选派105名党员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455名干部进行驻村帮扶,对185个贫困村开展对口帮扶,累计帮扶17223户、52288人实现脱贫,占湖北省累计减贫人数575万人的9.1‰,为湖北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了重要贡献。

  湖北省烟草专卖局连续四年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年度驻村帮扶“工作突出的支持单位”荣誉称号,被湖北省扶贫攻坚领导小组评定为省直单位定点扶贫工作“优秀”等次。

  【纠错】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扶贫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