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煤都”嬗变——萍乡十年推进转型升级纪实

“煤都”嬗变——萍乡十年推进转型升级纪实
2022年07月29日 09:51 新浪网 作者 新华网

  芦溪县银河镇紫溪村智慧农业园一景。

  萍乡市安源区安源工业园江西圆融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角。

  制图:钟进文

  萍莲高速俯瞰图。 图片均由通讯员 李桂东摄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眼下的萍乡,像打翻了的调色板,城乡处处姹紫嫣红。如果以十年为期,作为检验萍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时间变量,那么在这十年中,她用十分的真心和真情,致力于推进转型升级,向新时代交上了一张合格的答卷——十年笃行不怠,十年峰回路转,一座工矿之城已然洗尽铅华,正重塑“江南煤都”的精气神。

  产业转型通大道

  炎炎夏日,位于芦溪工业园的中材电瓷电气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却看不到几个工人。“我们公司率先在行业内推动先进制造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现了厂区5G专网全覆盖,建立了1个云平台和3个数字化操作中心,部署了13个智能化子系统,可以精准溯源,人均生产效率提高了269%,运营成本降低了31.8%,能耗降低了42%。”该公司智能装备部经理陈志鹏兴奋地说。

  近年来,芦溪县将电瓷电气产业作为首位产业,以智能化生产制造为驱动,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技术应用,推进电瓷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全县共有19家电瓷电气企业获国网供应商资质,4家企业获铁网供应商资质,先后获得全国电瓷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中国电瓷之都等称号。

  芦溪电瓷电气产业,是萍乡传统产业的“五朵金花”之一。它的发展脉络,正是该市十年来锚定工业强市目标,致力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动缩影。

  十年来,萍乡市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为的是让“老树发新芽”“新树扎深根”。

  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方面,坚持统筹推进、因类施策,持续整顿退出“低、小、散”产能,钢铁、煤炭产业去产能分别占全省的50%和20%,花炮企业数量缩减到240家以内。

  在新型产业培育方面,全力培育发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截至目前,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规上企业达139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与去年同比增长20.1%,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4.3%。

  十年殚精竭虑,十年奋楫争先。特别是近两年来,萍乡市奋力推进“五区”建设,打造“最美转型城市”,转型升级发展捷报频传:自获批国家第二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以来,2019年度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两项工作真抓实干,获国务院通报表彰;2020年至2021年,连续两年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获评优秀等次;2021年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已通过国家发改委公示。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8%,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占规上产业增加值比重达41.6%,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7.0∶44.9∶48.1。

  绿色崛起正当时

  上栗县赤山镇湾里村毗邻萍乡主城区,是一个传统的农耕型小村落。近年来,当地政府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实施硬化、亮化、美化、绿化和治山治水等举措,将该村打造成集生态、产业、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乡村休闲旅游示范点,一片“山水花中游”的生态环境让人沉醉不已。今年上半年,该村共接待游客近80万人次,同比增长127%。

  绿色崛起,是萍乡十年推进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从2015年4月开始,该市以海绵城市建设为主抓手,医治由于先天不足或后天恶化造成的“城市病”,建立了“山、水、林、田、湖、城”空间管制格局,保护全域生态本底。如今的中心城区,玉湖公园、萍水公园、翠湖公园、鹅湖公园、聚龙公园等公园内的城市绿道串起百姓休闲健身的“绿色长廊”,街头绿地公园扮靓58平方公里的市区。因为“海绵”的加持,曾经“灰头土脸”的萍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有头有脸”。

  通过海绵城市建设,萍乡打通了城市发展的“任督二脉”,让城市既有面子也有里子,一座工矿之城蝶变为一座生态之城。因为在规划、建设和管理海绵城市方面逐步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为全国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示范经验,该市连续两年名列全国海绵城市建设年度绩效考评第一,从全国试点走向全国示范,获国务院办公厅督查激励。

  十年间,萍乡守护蓝天碧水的行动从未停歇。从2014年1月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到2018年9月获批国家森林城市,该市共投入73亿元完善四大创森体系,建设了100余个创森重点项目,全市森林覆盖率超过了67%。从修复绿色本底,推进40平方公里废弃矿山生态治理,到保障水安全、涵养水资源、恢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复兴水文化的“五水共治”,围绕建设森林城、海绵城、水生态文明城,经过一场接一场的硬仗、一年又一年的奋斗,今天的萍乡已经成长为一座绿意盎然的森林之城、一个美丽可爱的“海绵宝宝”。

  2021年,萍乡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0.4%,较2016年的72.6%上升17.8%,优良天数较2016年的266天增加了64天,空气质量呈明显好转趋势。1至4月,该市PM2.5累计浓度39微克/立方米,较去年同期改善17%,改善幅度全省排名第二。

  2021年,萍乡市19个省考地表水监控断面水质优良率100%,较2018年上升了11.76个百分点,未出现Ⅴ类或劣Ⅴ类水断面。去年,该市被确定为省级“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今年则被生态环境部明确为全国13个“十四五”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之一。

  在全省“十三五”能耗强度和总量“双控”目标责任考核中,萍乡更是名列全省第一,系全省唯一“超额完成任务”的设区市。

  动真格留住蓝天白云,下决心守护青山绿水。这一个个来之不易的成果,一次次佐证了萍乡优雅的绿色转身。

  民生福祉总关情

  “以前办理医保业务得去镇上甚至区里,来回最少要一天时间,现在到村里的医保窗口就能办,甚至打个电话也能办,既省了时间,又省了开支,真是太方便了。”湘东区排上镇官桥村村民杨凤根深有感触地说。

  今年以来,萍乡市列出了53项民生实事,便民医保就是其中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依托医保电子凭证,拓展医保线上支付,扩大跨省异地就医慢特病直接结算范围,优化医保便民服务。目前,该市共有20项医疗保障经办政务服务事项入驻乡镇(街道)办理,16项医疗保障经办政务服务事项入驻村(社区)帮办代办。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十年来,萍乡市“以百姓心为心”,把增进群众福祉作为推进转型升级的落脚点,投入真金白银,让转型升级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通过明确时间表、路线图,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逐步还清民生欠账,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特别是从2017年起,连续实施或推出了民生工作“八个全覆盖”“八大工程”“八个提升”“八个着力”“八个聚焦”等,全力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2017年,该市投入154亿元用于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达74.6%;2018年,投入财政民生类资金182.9亿元,占财政总支出比重达80.8%;2019年,全市民生八项支出完成226.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82.5%。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坚持“民生工作不能耽误”的原则,仍在民生领域投入227.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到81%。

  “压力再大也要保民生,财力再紧也不亏民生,把民生实事办好办实办快,增强百姓获得感、幸福感。”言及推进民生事业的决心,萍乡的决策者掷地有声。“十三五”期间,随着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见效,该市颜值与品位大幅提升:一大批标准化农贸市场相继面世,老百姓的“菜篮子”越拎越舒心;一大批背街小巷、老旧小区相继改造,铺平了百姓门前路,点亮了万家窗外灯;一大批公共厕所相继建成,让群众“方便”之时更方便。

  民生工程蹄疾步稳、民生事业快速发展、民生红利如期释放、民生福祉润泽百姓,这样的萍乡,怎一个“暖”字了得!

  短 评

  风物长宜放眼量。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间,萍乡市在推进城市转型升级过程中,厚植人民的期望,饱蘸奋斗的激情,历经千辛万苦,一路风雨兼程,无怨无悔。

  十年矢志不渝,萍乡市致力于跳出资源的“掣肘”,全市上下围绕转型升级这个“同心圆”,聚焦高质量发展苦干加实干,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喜人景象,战略目标有定力。

  十年策马扬鞭,萍乡市“不唯煤、延伸煤、跨越煤”,充分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坚持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两篇文章同题创作、合力“突围”,构筑起多元产业支撑体系,产业转型有动力。

  十年踔厉奋发,萍乡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城”,实现了全市的颜值再造,生态环境有活力。

  十年春华秋实,萍乡市在推进转型升级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共享转型带来的丰硕成果,民生福祉有张力。

  萍乡市在推进转型升级中初步实现了经济健康发展、产业结构优化、民生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向好、城市品位提升,走出了一条具有萍乡特色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子。假以时日,这颗“赣西明珠”必将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记者 尹晓军 刘启红 钟进文)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