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请听我蒋》,我是老蒋。

近日,安徽蚌埠组织了3000多名50岁以下的教师,利用周末时间,走进考场,开展每月一次的“赛解题”活动,考题难度略高于高考数学题。在对高三数学老师的考试中,有的老师取得了超过140分的高分,但是当地也有8所高中老师的平均分数没能及格。此次事件中“高三数学老师解题能力考核不及格”的问题引发网友热议。
老蒋觉得这事需要辩证来看:首先,“考老师”属于创新教学,出发点值得肯定,有其现实意义。

第一,为人师表者理应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硬实力”。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反过来“没当过士兵的将军更不是好将军”。自己还没成龙,却要指导鲤鱼如何跃过龙门,这就如孟子所说“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可信度能有多高?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对一个教师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虚。”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在关乎知识储备的“硬实力”上容不得丝毫的懒惰和懈怠。
第二,通过考试,推动老师之间彼此竞争,促进教师业务水平持续提升。现实中存在这样的现象:在同一个岗位上干久了,升职无望也降级无忧,就会逐渐丧失进取之心,变得随波逐流,甚至倚老卖老。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教师定期参加考试,是骡子是马隔三差五拉出来遛遛,不但能让家长和学生放心,更能促进教师之间比学赶超的竞争,一项考试起到了让教师队伍不敢懈怠的“鲶鱼”作用,对提升教师自身素养和教学水平都有裨益。
第三,通过考试,有利于教师换位思考,增进师生之间互相理解。考试不是最终目的,发现问题才是。老师们在考试解题的过程中,可以代入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体察学生困难,自己实践之后再来指导学生定然更加精准到位、事半功倍。

其次,尽管“考老师”有诸多好处,但老蒋也要说:对教师的评定不能简单地“唯分数论英雄”。
其一,考试成绩只是教学能力的一个方面而非全部。评价老师的教学措施是否有效,最终的衡量标准应当为“是否培养了好学生”,成绩之外,教师更要照顾学生身体、引领学生心灵。分数诚可贵,师德价更高。提升整体的教育水平才是“考老师”的目的和根本所在。
其二,就算老师考不过学生,也未必就是坏事。“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清华北大学生的老师未必能考上清华北大,刘翔的教练也一定跑不过刘翔,正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看个人”,理想的教学模式应该是江水奔流,后来居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其三,也要谨防目标导向变味。为了追求荣誉或保全脸面,可能会有教师抛开教学去迎合比赛,聚焦排名而疏忽学生,这就本末倒置、事与愿违了。
总之,合格的老师,既要会讲也要会考,只会启发思维却无应试经验、只会做题却无法引领学生成长,都难堪其位。所谓师者风范,是至圣先师孔夫子的“耳提面命”、“诲人不倦”;是北大校长蔡元培的“囊括大典,兼容并包”;也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口中学会“认识你自己”的自省与冷静。毕竟,教育既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人格的培养。
“听大千世界,讲一家之言”。感谢收听《请听我蒋》,我是老蒋,咱们下次再见。
鲜活新闻,观点铿锵
热点话题,屡听不爽
一家之言,请听我“蒋”
《请听我蒋》播出平台:
FM99.8 黑龙江交通广播
《请听我蒋》播出时间:
首播:每周一、周三、周四、周六、周日 8:10
重播:每周一、周三、周四、周六、周日 18:10
新浪热榜
微博/微信扫码去APP查看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