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保护渤海生态 相关企业更应该树立环保意识

保护渤海生态 相关企业更应该树立环保意识
2018年04月28日 10:10 中国网作者:中国网

  记者日前从海洋减灾中心获悉,渤海危险化学品风险源摸排第一阶段“资料收集与典型企业调查”工作圆满完成,第二阶段正在收尾,已调查相关企业千余家。

  据海洋减灾中心负责人介绍,渤海危险化学品风险源摸排工作是应用《渤海危险化学品风险源摸排工作指南》相关技术方法,通过调查2017年度渤海沿岸各县级行政区域范围内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储存、运输活动企业的位置信息与危化品信息,摸清存在入海风险的危化品基本情况,了解危化品风险源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状况,掌握国家、区域、行业危化品的入海风险情况,建立健全渤海危化品基础信息数据库、渤海危化品风险“一张图”和危化品风险源信息管理系统,为渤海危化品泄漏海洋环境风险评估与区划、应急响应和恢复评估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据了解,此次摸排工作共分为“资料收集与典型企业调查”“补充调查”和“成果汇总”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于1月底在辽宁省、河北省、山东省和天津市陆续展开,3月初已将摸排结果反馈至海洋减灾中心,期间共调研危化品企业883家,获取企业信息、危化品信息、照片与影像资料共计40GB,完成率为107%。第二阶段正在收尾过程中,目前已获得企业信息超过300家,第三阶段前期工作已经启动,海洋减灾中心近期对已有材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构建渤海危化品基础信息数据库。按照预定计划,全部摸排工作将于2018年上半年结束。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工业生产需求的不断扩大,石化、钢铁、核电等涉及重化工的产业向滨海区域逐步聚集,沿海危化品生产、使用、储存和运输等活动日益频繁,危化品泄漏入海事故时有发生。仅2015年,就发生了福建古雷PX项目爆炸事件、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和山东东营化工厂爆炸等严重事故,给海洋生态环境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此次摸排的区域更有特殊性,渤海是半封闭内海,海水交换能力较差,沿岸人口与工业企业密集分布、经济发达,危化品泄漏入海风险高,一旦发生事故危害极大。海洋减灾中心根据上级的部署,在环渤海三省一市开展渤海危险化学品风险源摸排工作,便于海洋管理部门掌握沿海危化品风险源分布情况,开展风险防范、应急处置和评估修复,有针对性地做好相关技术和物资储备工作。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