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564名镇干部常年“钉”在村里——石泉县开启“镇村工作一体化”模式

564名镇干部常年“钉”在村里——石泉县开启“镇村工作一体化”模式
2021年01月21日 20:00 新浪网 作者 湘湘xv

  乡村空壳化、产业薄弱化、村干部老弱化等问题,在农村普遍存在,制约着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实现。

  在安康市石泉县,一批镇干部下沉到村,按照县委“镇村工作一体化”要求,成立乡村振兴工作队,挖掘、激活、释放村级党组织潜能,镇村两级干部一道抓落实、抓短板,奖惩一体,共促发展。

  走,到村上去!

  脱贫攻坚收官后,驻村工作队能否继续发挥作用,产业规划、发展思路能否延续,不少干部群众都有疑虑。

  石泉县委多次研判后发现,村干部对村子发展心里没底的部分原因,是村干部年纪普遍偏大,接受新事物缓慢;加之在脱贫攻坚统揽整体工作下,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分担了村上的许多工作,村干部或多或少有依赖心理。

  镇村干部共抓产业发展

  “石泉共有164个村和社区,‘四支队伍’现有1700多人,其中县级以上派驻干部670名,占比超过4成。如果未来这些干部进行调整,近一半的力量怎么补上去,不走的工作队如何打造,都是我们亟须考虑的问题。”安康市委常委、石泉县委书记李启全说。

  池河镇明星村由3个村合并而成,有1093户3478人。如今,村上在发展乡村旅游,依托蚕桑产业和鎏金铜蚕文化打造“沧海桑田•乡村明星”项目,驻村工作队共有17名队员,8名为县、镇干部。

  这样一个大村,大部分年轻人都已外出,常年在家的大都是管护蚕桑的老人。“还有很多大项目要落实,村‘两委’班子又老化,如果没有帮手,单靠村干部的力量,很难系统谋划。”池河镇明星村党总支书记刘家满犯难。

  “我们统计了一下,在外出务工收入占到农民个人总收入7成以上的石泉县,每年有3万名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造成现在村‘两委’班子成员中50岁以上占到51%、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达48.7%的尴尬局面。”石泉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贺富莉坦言。

  缺了人,乡村靠谁振兴?

  2019年,石泉县试点推行镇村工作一体化,组建乡村振兴工作队,原则上要求每村派3—5名镇干部,而且要“素质好、作风实、能力强、潜力大”,担任第一书记或工作队其他职务。

  石泉县的乡村振兴工作队,由脱贫攻坚工作队就地转化而来,不同之处在于,脱贫攻坚结束后,队伍里的县级以上派驻干部可能会调整,镇干部却会稳定下来,继续驻村。

  目前,石泉县已有568名镇干部主动请缨,加入乡村振兴工作队。这些镇干部到村之后,与村干部一起,按照“三共六制”制定全县164个村(社区)重点工作任务清单,3506件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明确了责任人和完成时限。每村有1名镇班子成员跟进实时督导,对重点工作审核把关,研究破解难点堵点问题。

  此前,县委领导曾到多个乡镇调研,听取下派镇干部的意见,探讨镇干部的工作地点该在哪里。

  后柳镇党委书记方绪来认为,镇村工作本就密不可分、互融互促,如果村因自身发展能力不足,导致本村工作目标完不成、发展上不去、群众富不了,也会影响全镇整体工作推进。

  根据工作实际,后柳镇党委调整全镇工作布局,全镇68名干部, 40人派驻到15个村和社区,留下28名业务骨干在镇。下沉的队员与原岗位职责脱钩,专心驻村。

  “我愿意在村上干事,这比机关的工作更有成就感。”池河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明星村驻村工作队队员陈涛说。

  2020年初,在池河镇人大主席王小云带领下,陈涛等5名镇干部进驻明星村,全力帮扶村上的旅游建设。

  夺了村干部的权?不存在!

  镇干部下沉到村能够增强村级党组织力量,同时也给不少村党支部书记带来压力:害怕自己被“夺了权”。

  “这完全不存在。”喜河镇新喜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吴佳楠说,村上议事决策靠的是“五步三公开”工作法,驻村镇干部不管任第一书记还是任工作队长,都代替不了村支书。

  档山村新貌

  针对现有村干部年龄较大、学历较低的现状,大部分乡村振兴工作队都肩负着“培养40岁以下,高中学历以上村后备干部”的任务。这是一条硬杠杠,如果没有完成,镇干部就不算完成任务。

  新喜村的这项任务,由吴佳楠和村党支部书记卢德运负责。本村一位“95后”姑娘方莉,被吸纳为村文书,成为重点培养对象。

  “虽全职驻村,但他们身份依然是镇干部,促进村干部在治理中‘挑大梁’,引导村民在发展中‘唱主角’,才是目的。”贺富莉说。

  两河镇新春村乡村振兴工作队在确定村年度重点工作时,为是否成立“民风纠察队”的事,驻村干部、镇综治办主任王明磊和村党支部书记包月才起了分歧。

  包月才觉得,村民人多想法杂,这事村上定就行了。王明磊则认为,这是村民自己的事,要发挥自治作用。结果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

  根据县上要求,村级重大事项须由村“两委”和工作队共同商议后实施,日常工作由工作队推动,镇村干部对村上工作负同等责任,即决策同商、落实同抓、责任同担“三同”。

  跟进到村的镇党委副书记王君建议用“五步三公开”解决争议。最终经村民同意,“成立民风纠察队”写入新春村任务清单。

  “五步三公开”,是石泉县落实“四议两公开”的做法,即村上议事决策要按“党员收集民意、支部形成决议、村民会议决定、村委组织实施、监委验收评议”五个步骤进行。

  可这个落实村民自治的办法,一些村干部不会用、不愿用、不善用。明明是个好办法,一些镇干部却推不动、不落好。

  王君认为,如今镇村干部一起干,荣辱共担,不仅促进村民自治落到实处,防止“一肩挑”之后的“一言堂”,也教会村干部科学做事、干净做事,镇村干部素质能力都在成长提高。

  尤其在落后“挨板子”上,镇村干部责任同担,形成一定压力。喜河镇每季度都会对各村工作进行督查排名。2020年第一季度,树林村倒数第一。

  驻村干部何国均和村党支部书记贾从树被镇党委提醒谈话。如果第二季度继续垫底,相关责任人和跟进到村领导不仅要接受约谈,镇村干部和树林村在年度考核中将被扣减分数,取消评优资格,这些都与年度绩效奖励挂钩。

  何国均说:“想想都是汗,抓紧往好干!”在镇村干部齐心努力下,第二季度考核树林村顺利晋位。

  乡村幸福指数上行

  村集体有了钱,村子才能在乡村振兴中大展拳脚。

  在脱贫攻坚中,石泉县给每个贫困村注资100万元、每个非贫困村注资50万元,用于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如何让这些“储备金”保值增值,却成为一些村的“烫手山芋”。

  迎丰镇红花坪村一度就拿着这样一个“烫手山芋”。镇党委派农综站站长陈泽栋担任村工作队副队长,负责村集体经济和产业发展。此前,陈泽栋曾多年担任红花坪村文书。

  “为家乡服务,压力很大,但我信心很足。我曾经是普通农民,如今带上队伍和技术,希望村子能真正变个样子!”到岗后,陈泽栋组建村集体经济工作专班,还聘请养鸡能人刘东到村,结成鸡苗育雏发展专班,推进集体经济发展多种经营。

  在专班推进下,蚕桑合作社全年育小蚕800张,养大蚕50张;种植订单豇豆、莴笋、黄花菜等蔬菜,发展魔芋300亩,养鸡2万羽、育雏5万羽。解决用工20个,带动30户增收。预计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能达到100万元,集体盈收10万元以上。

  镇干部长驻在村,能够提高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水平,盘活农村集体资源和资金。“股权投资”“村外置业”“互助协会”等以前听起来特别高大上、难搞的事情一件一件落地,过去“空壳”的集体经济一点点壮大,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公信力也提升了。

  村上如火如荼的发展势头,给了村民不再外出的底气。

  曾常年在外务工的红花坪村村民张伟继,受疫情影响留守在家,他从村里的合作社申请鸡苗、饲料,先用再付钱,养了2000只鸡,挣了3万余元。

  “虽然没有在外打工挣得多,但上有老母亲,下有小女儿,还是在家挣钱踏实。”张伟继看到村上的变化,决定不再外出,既然养的鸡有销路,明年就扩大规模。

  参与村子发展,驻村干部大有可为。

  王禄魏转业到镇的第一天,就主动选择到村上支援。作为喜河镇档山村党支部书记,他和其他镇村干部谋划村子发展思路时,更多从全镇和全县的整体规划入手。

  因为靠近雁山瀑布,镇村干部把茶园改造升级成为可观赏的一景,并修建了凉亭和观景平台,打造了体验式农家乐。

  融入石泉县“全域旅游”的档山村,发展劲头十足,相比2019年全村10776元的人均收入,王禄魏说2020年起码增收2000元。

  (当代陕西 秦凯风 特约撰稿 陈 媛 黄 夏)

  【来源:陕西网】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