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伊能静为5岁女儿报六个兴趣班,普通人“鸡娃”的出路究竟在哪?

伊能静为5岁女儿报六个兴趣班,普通人“鸡娃”的出路究竟在哪?
2021年05月05日 14:23 新浪网 作者 搜狐时尚

  要说最近最火的国产电视剧,那非《小舍得》莫属了。

  这部聚焦于三个家庭孩子小升初问题的电视剧,点燃了家长圈的热度,“鸡娃”随即成为今年的一大网络流行词。

1

  剧中,蒋欣扮演的田雨岚就是“鸡娃”家长的代表,为了让儿子子悠考上翰林初中,她成为“虎妈”,采取“内外兼施“的策略:

  对内,她不仅让子悠每天早起半小时、晚睡半小时做卷子,还跟着儿子一起学习,子悠的试卷上也满是她密密麻麻的批注,甚至还剥夺了他踢足球这个最后的爱好。

  对外,她则通过送红包、托关系、当众道歉,甚至让母亲“抱大腿”,就为了把儿子塞进金牌版。

  她的喜怒哀乐均来自子悠,可以说,儿子就是她的全世界。

  和田雨岚的主动“鸡娃”不同,宋佳扮演的《小舍得》中另一位女主南俪是被迫走上“鸡娃”的道路。作为田雨岚的前闺蜜兼“半路姐妹”,南俪一开始对子女主张的是快乐教育,想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幸福童年,从没给女儿报过课外补习班。

  女儿欢欢喜欢声乐,歌咏比赛更是站中心C位,人缘也很好,连续两年都被选举为副班长,但她的文化课却很一般,虽然一开始南俪也能云淡风轻地说出:“我们家就不想让孩子那么辛苦,几代人用不着攀附谁,也不用靠什么由头改变命运,打根上就没有那种急火火的意识”这样让田雨岚色变的话。

  但危机感随之而来。

  无论是“半路姐妹”田雨岚和自家保姆的学霸孩子,或是路上偶遇可以全英文和妈妈交流的三岁小孩,亦或是身为副班长却考了全班倒数第一而被同学嘲笑的欢欢,都在不断刺激着她,于是她决定让高材生爸爸在“家鸡”(不送孩子去任何辅导班,由父母直接逆行课外辅导)。

  然而,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术业有专攻,即便是高材生爸爸也搞不定小学生辅导。“家鸡”无效之后,欢欢自己先慌了,哭着主动要求上补习班。

  但是,半路出家的“鸡娃”谈何容易?

  从没上过补习班的欢欢被老师嫌弃没基础甚至不收她,拖了多方关系进了补习班后又发现只补习一门数学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欢欢也开启了疯狂报班模式,最终丢掉了唱歌的兴趣。

  《小舍得》这部电视剧正如其名,舍得孩子快乐的童年,换来孩子成功的未来。

  电视剧播出后,不少人觉得剧情太过魔幻,认为电视剧是在贩卖焦虑。但也有些身处一线城市小升初战线前线的家长们现身说法,表示现实只会比电视剧里演的更加残酷。

2

  无论是像田雨岚主动“鸡娃”,还是像南俪由于竞争被迫“鸡娃”,由于“教育内卷”,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在“鸡娃”这条路上一去不复返——没有人逼着你送孩子去补课,但成绩就摆在这里,竞争就在眼前。

  如今,网上甚至出现了“鸡娃”相关的科普词条,从“荤鸡”、到“素鸡”、到“自鸡”、到“家鸡”,甚至将孩子进行分类,从“青娃”、到“牛蛙”、到“小蝌蚪”、到“原版娃”,看到这些琳琅满目充满“鄙视链”的词条,着实令人心惊。

  不亲身处于这条战线上的人,或许无法理解现在的竞争有多么残酷。

  如今一些好的学校,不仅对孩子的成绩有要求,对片区有要求,用每年高昂的学费来筛选孩子,还对孩子的英语水平有特殊考核,要求孩子有特定的兴趣和特长,甚至通过招生委员会的家长身份和工作审核,除了面试孩子和家长,还会派老师去家访,实地“考核”孩子的成长环境。

  如果这么说还不够具体,那就用前段时间网上流传的一份上海“复二代”5岁牛娃小升初的简历来说明好了。

  这份小学生的简历,可能能够“吊打”绝大多数人大学毕业找工作时做的简历,足足有15页。

  第一页简历做了简单的中英文名字自我介绍,并附上了之后的“目录”。

  第二页交代了家庭背景,父母的工作、毕业院校和专业,还附上了温馨的全家福。

  第三页则从八个维度分析了自己的性格特征,他将自己的性格归纳为:灵动、自信、好奇、敢拼、耐挫、坚强、友善、贴心,还对每个维度做了解析。

  第四页简要概括了自己5年来丰富的经历,整体概括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上大班认字1500个,英文书年阅读量是500本,一天平均读1.5本书,这让人不得不说一句“respect”。

  不仅在国内多地游玩,甚至一岁就去了“新马泰”,两岁游玩日本。

  作为一个五岁孩子,他的兴趣爱好之广也是让人膜拜,琴棋书画都样样精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还有150幅涂鸦作品,会数独、七巧板、还当过主持人。

  如此广泛的兴趣爱好,以至于“丰富”一词显得过于苍白。

  此外,简历还贴心附上了自己的家庭教育观,父母每周5天、每天2-2.5小时地有效陪伴孩子,并且以天、周、月、年为不同的单位基础制定规划。

  本着不能“自卖自夸”的原则,还贴心附加了来自五位老师的评价作为“推荐信”。

  最后,还贴出了孩子长达五页阅读的英文书单,这里面很多书并不是通俗易读的儿童绘本,这样的英文书籍阅读量可以说超过了99%的人。

  据报道,这位5岁“牛娃”投出的这份简历,目标院校是上海星河湾国际小学,是一所高端民办双语学校。

  无独有偶,前两天微博热搜上,这所小学一个五年级的学生用英语分享家人的抗疫故事,其英语之流利、发音之准确,词汇量之广泛,比大学英语课大部分学生做presentation的水平还要高。

  除了这些具有代表性的特例,还可以去翻翻小红书,只要输入“鸡娃”二字进行搜索,琳琅满目的“鸡娃”经验就能让人深刻体会到世界的参差。看完回来别说家里有小孩背负升学重任的家长会感到焦虑,就连母胎单身solo的人看了可能都会焦虑地脚趾头抠地。

  一个4岁孩子寒假学习课表是让成年人看了都觉得“过于饱和”的程度。

  寒假过后开学的学习时间表也很吓人,7点起床后要先晨读半小时才能吃洗漱早饭,下午4点放学后还有古文、数学、英语、舞蹈课,周末额外进修跆拳道、声乐、HABA、足球、绘画,这种填鸭式的课程安排表的评论里,是无数对“鸡娃”跃跃欲试的家长们在求课程表。

  除了普通人“鸡娃”,让孩子一出生就比别人领先很多的明星家长们也不例外。

  这两天,伊能静也因为一档名为《2021有一说一》的节目上了热搜。

  节目中,在北京某培训机构扎堆的大厦中,伊能静和鸡娃家长们聊天,小学几大科目都报了补习班的家长不在少数,令SO姐印象深刻的是有位妈妈孕前就已经来培训机构做了攻略,孩子一落地就准备各种早教和教育启蒙。

  实地探访完的演讲现场,伊能静让为孩子报了三种才艺辅导班以上的家长们举手,没有举手的家长寥寥无几。

  伊能静笑着表示大家都是“鸡娃”家长。

  有一位家长站起来反问伊能静是不是给女儿米粒报了六个才艺班?伊能静哈哈大笑承认了。

  作为同道中人,伊能静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说不完全反对鸡娃,但是反对的是孩子一味按照家长的意愿去发展。她表示米粒的课程都是她自己选的,她跟孩子约定好她有停止的权利,她认为探索的过程是包含放弃的。

  当然,这样的试错需要很高的成本,有家长就对此产生了质疑,认为她财务自由,拥有比普通人更多的资源和物质。

  但伊能静却说自己也被高额的幼小衔接费用劝退,而且在她看来画画不一定要用纸,写作不一定要用笔,很多时候可以转换方法。

3

  激烈的竞争让越来越多的家长们认为只有鸡娃才是出路,虽然这里面有很多不得不为之的苦衷。但有的时候SO姐也在想,这样赶鸭子上架的“鸡娃”,后果会怎么样?

  《小舍得》里的学霸子悠也说出:“妈妈爱的不是我,而是考满分的我。”这样令人深思的话,而现实中会产生这种想法的孩子不会在少数。

  为了让孩子在千军万马中过独木桥的应试教育“鸡娃”行为姑且不论是与非,但越来越多的家长还在素质教育上“鸡娃”。

  伊能静能给孩子报六个才艺兴趣班,普通人没有办法像伊能静这样去试错,那只能选择“父母认为是对孩子好”的方向去鸡娃,上的那么多班和课很多甚至不是孩子所喜欢的,孩子成为了父母精心打造的一款他们认为市场上最受欢迎的“产品”。

  但孩子不是养成系游戏里的角色,他们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而且这种独立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加强烈,甚至产生逆反心理,绝大多数时候孩子们并没有办法按照父母规划好的道路去前行。同时未来却是充满不确定的,一个四五岁的孩子离步入社会工作还有整整20年的路要走。

  在SO姐看来,从经济效益的角度上来讲,与其投入那么多现有的时间和资源去全方面培养一个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孩子,还不如让孩子挑一条自己喜欢的道路去重点培养。同时“鸡娃”不如“自鸡”,与其逼孩子去学习考证,不如逼自己去学习考证,提高自己的同时攒下更多的钱,为孩子未来有更多选择做好原始积累。

  最后,不知道大家对“鸡娃”有什么看法?你又会让孩子选择怎样的一条教育的路呢?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小舍得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