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双十一消费狂欢:那个陷入消费主义陷阱的年轻人,是你吗?

双十一消费狂欢:那个陷入消费主义陷阱的年轻人,是你吗?
2018年10月30日 21:54 新浪网 作者 毛毛姐写青春

  PART

  01

  双十一还未到,我已经在QQ空间、朋友圈,和各种资讯app的推送中,嗅到了这场消费狂欢的气息。

  有学生直接把微信和QQ的名字改成了“双十一的债务奴隶”,有的在空间里写道:“定金一时爽,尾款火葬场“,有的则晒出了双十一抢红包、抢优惠券的截图,下面附留言:“这已经不是双十一了,不知怎么就演变成尊严之战了。”

  

某知名购物平台双十一预售时在微博上展示了9张双十一新词,诸如“憋出新财(为了全部清空购物车,四处攒钱只为憋出足够的资金”),“东山债起(过完双11后欠的卡债和东山一样高),”并且号召大家在预售开启之前预习一下。我看看评论,没有人提出反对的观点,大家都在轻松地调侃着能否再多送些优惠券。

  双十一消费狂欢:那个陷入消费主义陷阱的年轻人,是你吗?

  双十一消费狂欢:那个陷入消费主义陷阱的年轻人,是你吗?

  只是,那些堆积在购物车里的商品都是必需的吗?买最新的“苹果手机”,是为了追求高科技;不顾自己经济水平,买一堆一年也穿不完的衣服、化妆品是因为青春等不了;借钱也要去满足女朋友的购买欲是因为这是证明爱你的方式。

  双十一消费狂欢:那个陷入消费主义陷阱的年轻人,是你吗?

  在消费主义的大旗下,这些消费行为非但不会被认为是奢侈消费,反而会被包装成各种美好的事物,让你于情于理都无法拒绝。

  然而,事实上,不管你有多少生活费,怎样努力做兼职,随着诸如双十一消费狂欢一次次的消费升级,到了月底,口袋里的钱一定是所剩无几,甚至还要负债前行。

  PART

  02

  更可怕的不仅仅是双十一,元旦、春节、情人节、儿童节……任何一个“对生命不可辜负”的日子,都可以变成消费的狂欢日。

  当你心情糟糕时,需要一场完美的购物。当你心情愉快时,同样需要一场购物。

  为了对得起自己的青春,你也必须消费啊:“20岁看上的衣服,不肯花几个月的生活费买下来,到了三十,不嫌贵了,却已经不合适了。”

  消费甚至和智商有关?看看这些标题:《聪明的女人,舍得为自己花钱》,《聪明的男人,舍得为女朋友花钱》。

  和消费对等起来的,还有爱情:不给你买YSL的男朋友,是真的爱你吗?

  双十一消费狂欢:那个陷入消费主义陷阱的年轻人,是你吗?

  在资本无孔不入、肆无忌惮的煽动下,买买买,变成了解决人生一切问题的办法。

  只是,他们告诉你的钱应该怎么用,却不告诉你,你没钱了怎么办,还不起钱怎么办?

  PART

  03

  这种现象值不值得探讨?

  美国学者杰姆逊曾经有一段称之为意识形态终结的言论:“在过去的时代里,人们的思想、哲学观点也许很重要,但在今天的商品消费时代里,只要你需要消费,那么你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都无关宏旨了。我们现在已经没有旧式的意识形态,只有商品消费,而商品消费同时就是其自身的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并不是在这个时代消失了,而是意识形态已经深刻地嵌入和干预到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简单的买买买的行为,背后是消费主义的社会思潮已经呈席卷之势,侵蚀着我们的思想。

  什么是消费主义?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描述到:消费主义告诉我们,想要快乐,就该去买更多的产品、更多的服务。如果觉得少了什么,或是有什么不够舒服的地方,那很可能是该买些什么商品(新车、新衣服、有机食品),或是买点什么服务(清洁工、心理咨询、瑜伽课)。就连每一则电视广告,也都是个小小的虚构故事,告诉你买了什么产品或服务可以让日子更好。

  双十一消费狂欢:那个陷入消费主义陷阱的年轻人,是你吗?

  只是,真的更好了吗?

  你看到的是,一场浩大的消费狂欢。你看不到的是,在浩浩荡荡的营销攻势下,消费主义和流行文化已经为你制定了完美的消费标准。

  

双十一消费狂欢:那个陷入消费主义陷阱的年轻人,是你吗?

  正如《穿普拉达的女王》时尚女魔头马琳达对初入职的安迪所说:“好笑的是,你自以为选了一件不属于时尚界的衣服,而事实上,你所穿的这件毛衣就是这里整间屋子的人(时尚主编们)齐心为你选的。”

  你通过消费想要获得的自由、追求和幸福,不过是接受了消费主义和流行文化的控制和压榨。

  自我意识被吞噬,个人的意志就会显得尤其脆弱。女生太过容易会陷入“满足无尽购买欲才是幸福”的幻想中,而还在求学,没有经济能力的男生除了自己的购买欲外,还要被宣扬爱情的自媒体营销号死死捆绑,要求他们为女朋友的消费买单。

  当你自以为幸福、自由、独立,实际上已经已身处牢笼。

  PART

  04

  消费并不能导致自我价值的实现,过度沉溺于消费只会陷于深不见底的物质欲望中无法自拔。

  不少高校学生深受其害的校园网贷事件或案件,从表面看,是网络双刃剑带来的负面影响,加上学生缺乏自制所致。深究却是消费主义这种思潮影响学生的必然结果。

  在和越来越多的学生接触之后,我才发现,其实这个社会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多元的社会思潮是怎样影响着我们的象牙塔。

  微博、微信、抖音、小红书等自媒体上,一些展示自己外形、财富、品味的网络红人在利益的驱使下,大肆宣扬过度消费,将消费与个人尊严、幸福人生联系起来,如果信以为真,就会陷入对无止境的对商品符号象征意义的幻想中,并企图用消费得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些营销所针对的人群,很大一部分是正在建立起价值观、爱情观的年轻人们。正在上大学,或刚刚进入社会的他们,消费水平还达不到这些毒鸡汤所要求的精致生活(事实上,即使达到了,在营销攻势下,还会有更多的消费需求)。这些手机上同龄人所展现的光鲜靓丽,和现实生活中的平凡拮据,使这些年轻人陷入了无尽的焦虑,不惜花去自己的生活费,甚至借钱去满足对“美好生活”的幻想。

  双十一消费狂欢:那个陷入消费主义陷阱的年轻人,是你吗?

  年轻的他们,在凶猛的社会现实里,意志还过于柔软,思想还不够笃定,最容易被带节奏和蛊惑。

  这些,难道是那些鼓吹:“年轻,就是要任性,就是要花呗。”自媒体和购物网站的运营者不知道吗?

  我想,他们心知肚明。至于为什么这样做。大家都懂。什么?这样还要被扣上“误导年轻人”的罪名?呵呵,没有啦,我们只是在教这些年轻人如何精致地生活而已。

  PART

  05

  消费主义的凯歌正在不断溶解诸如勤俭、节约等中国人一直引以为傲的民族品质。

  双十一消费狂欢:那个陷入消费主义陷阱的年轻人,是你吗?

  2016年时,我们还在讨论 “中国人均储蓄超4万,为什么你还不敢花钱?”2017年,新闻标题就变成了:“中国人均存款1.9万,钱都到哪里去了?”

  如果再不意识到这个问题,再不警惕,我们都会变成不知疲倦跑轮的小白鼠,在自以为得到的自由和资本的操纵中疲于奔命。

  学会形成独立的消费观,学会谨慎地选择我们自己地生活,不去轻易地迷惑在生活的诱惑当中,不用消费来物化自己,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具备的意识。

  消费并不是衡量幸福的标准。幸福有很多种,精致地活着是一种幸福,粗糙地活着也是一种幸福。

  事实上,一个人是否幸福,是他自己内心对自我心理感觉的一种定义,并没有单一的标准,它可以从人生的起伏里体会,可以从动人的眼神中溢出,也可以从知识的累积里爆发。

  双十一消费狂欢:那个陷入消费主义陷阱的年轻人,是你吗?

  怎样过你的人生,该由你来决定。不应该由接受赞助的自媒体、不应该让那些不断让你买买买的购物网站告诉你。

  从今天开始,从这个双十一开始,跳出消费主义的陷阱。

  嘿,那个已经掉入消费陷阱的年轻人,行动起来吧!

  (作者:毛毛,高校青椒一枚~)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