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张梦晨:“后疫情”时代大学要怎么开展教育?

张梦晨:“后疫情”时代大学要怎么开展教育?
2020年09月01日 22:40 新浪网 作者 人大重阳

  作者张梦晨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本文刊于8月28日南财快评。

  2020年已经过去了大半,受疫情影响,大学生经历了学校停课、在家上网课、高考推迟等一系列事件。传统上八月底是大学开学的日子,9月1号是新生入学的日子,但是欧美很多大学都在复课再闭校中反复,不仅很多知名高校由于疫情影响生源大大受损,还有相当多所高校已宣布永久关闭。

  大学是全球化的最早实践者,也是最积极推动者,但是“后疫情”时代,全球可能将不得不思考大学的使命将怎么继续,最直接的问题,大学要怎么上课?

  世界上最早的大学是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建立于1087年,距今有将近1000年的历史了,最初只有法科,后来增设医科和神学院,主要是通过学生自治组织在行政上实现自我管理。另一个是形成于12世纪中期的巴黎大学,是在巴黎圣母院的基础上建立的,以神学研究最为著名,教师们负责学校的管理,所以它也被称为“大学之母”。

  从13世纪起,大学课程逐步趋于统一,一般设文、法、医、神四个学科。其中,神学是地位最高的学科,法学加速了人文思想的传播。自然科学、理工类学科等在十九世纪才开始出现,尤其是在工业革命以后得以发展。满打满算也是近一百多年才发展起来的,虽然比人文学科迟了800多年,但是是目前大学学科教育的主题。

  除了四大奠基学科中的医学之外,文学、法学和神学都比较关注于人类心灵的培养,这些课本身就可以方便的转移到线上进行教授。

  其实早在2012年的时候,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名校将课程制成视频,上传到网络,免费供全世界的人们学习。由这三所大学及其教授创办的三大慕课网站Udacity、Coursera和Edx迅速走红。慕课在形式上有别于以往所说的“网络公开课”,课程多为5分钟到十几分钟的微课程,除了讲授环节,还设置了习题、线上讨论、考试等互动服务环节,具有课程短小、免费、公开、随时学习等特点。慕课的成功为大学课程搬到线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

  在中国,2013年的时候,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中国大学陆续加盟Edx和Coursera,推出多门面向全球的课程。2013年的10月份,清华大学还推出国内慕课平台——学堂在线,尤其是疫情期间,学堂在线的人数创造了一个新的峰值。

  受疫情影响,我国的教育环境完成了线下教学到在线教育的大迁徙。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4.23亿,较2018年底增长2.22亿,占网民整体的46.8%。

  传统学校的围墙正在被打破,师生的社会性交互从实体空间转移到虚拟空间。全球化时代,一种大规模社会化协同教育服务形态逐步形成,人与人工智能协作的时代正在到来。教育服务模式已经发生巨大变革——教育的场景、资源和服务都在面临重构。大学的使命依旧,但开放已经成为大学教育必然的趋势,学校的围墙必将在某种程度上消失,这其实在大流行病之前已经出现的趋势。

  疫情期间大规模的线上教育可以视为人工智能介入教育领域的新起点,同时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后疫情时代大学课程是否也应该重视在线教育?后疫情阶段又该如何融合线上线下教育资源?

  首先,人工智能能够替代一些物资管理之类的工作,而教师作为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有情感上的交流,在人的教育上肯定能发挥更好的作用。老师依然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是课程进度、互动内容的主导者。比如医学、计算机等理工科类的课程,这部分课程由于需要做实验、跑数据等,是没有办法完全搬到线上进行教学的。物理、化学、生物等都需要大型实验器材,而这些实验器材只能在学校的实验室进行,尤其是医学的无菌试验时,在家很难达到无菌环境。另外,老师在进行授课时,无法看到学生亲自操作的步骤,也无法辨认学生的结果是否精确。这么看来,大学的功能依旧是无可替代的。

  其次,许多大学开始发展本校的创新创业中心,在培养知识型人才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这种创新创业的发展模式也是无法在线上进行操作的。

  再次,要想用人工智能技术全面的取代大学,技术的成本和伦理也是两大痛点。以线上教学来说,“在线不在状态”是一种常见现象;虽然我国的网络水平以及数据中心算力已经拉开欧洲部分国家5年的差距,但智慧教育要实现低成本、规模化的发展仍然存在一定距离。

  线上教育不可能替代线下教育,但大学的教育早就可以跨出围墙。统计数据显示,仅有23%的学校计划在疫情后仍沿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50%的学校意识到,学习需要将传统教育方法和人工智能技术混合起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才是未来学习的主流。

  当人工智能技术走进课堂,最重要的作用便是让老师更快地了解学生学习特征和个性化需求,以便更好地因材施教。

  我们可以用人工智能时代伴生的新理念、新工具、新方法植入到学生培养环节,并且颁发新教学科研岗位晋升的管理方案;比如通过跨学科的研究把批判与创造思维、智能方法技术内化为教师的一种能力。再比如,老师可以通过线上数据分析出学生的学习特征和状态,并由此提供不同的学习策略建议。

  点击查看原文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新冠肺炎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