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孩子打架,未必是坏事!家长掌握这些技巧,完美解决孩子社交矛盾

孩子打架,未必是坏事!家长掌握这些技巧,完美解决孩子社交矛盾
2018年04月18日 16:30 捕jia梦作者:捕jia梦

  孩子长大了,社会化程度越高,越有可能与小伙伴发生冲突。作为父母,面对孩子们打架,恐怕会存在两个阵营:“要管”派和“不管”派。

  不管哪一派的父母,他们的心理其实都可以理解。做父母的既不希望孩子在外惹事生非,引得别人三天两头上门告状,也不愿总看到孩子哭哭啼啼,受人欺负,那么,孩子打架,到底父母应该如何对待呢?

  我认为,孩子打架,大人要管,但要管得有技巧!

  孩子打架,未必是坏事!家长掌握这些技巧,完美解决孩子社交矛盾

  在分享如何管的技巧之前,我必须要强调一点:即去管之前,父母一定要放轻松,尽量避免“吃亏与否”的输赢心理。从心理学角度说,孩子们打架,未必是坏事。甚至还可以说,从未打过架的孩子,他们的社会化功能,反倒可能不如那些打过架的孩子。

  所以,父母先调整好状态,以平常心去看孩子们的打架问题,下面这些技巧应用起来,才可能真正奏效。

  ① 错误的管教方式,必须杜绝

  

  • 不问清原因,只是简单制止孩子打架。

  •   不问青红皂白,打骂自己的孩子,以显得自己的公平或发泄一下心中的不快。

  •   吓唬或训斥打骂对方的孩子。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打架,尤其是觉得自己的孩子吃了亏,就吓唬对方的孩子:“下次如果你再和我们的明明打架,我就……”或者甚至训斥和动手打别人的孩子,以替自己的孩子出气。

  •   与对方家长互相吵骂,大打出手,成为“冤家”。

  ② 对于孩子打架,既要重视,又要淡化

  在大人的意识中,或多或少是害怕孩子们发生矛盾,甚至打架的。大人们多把打人的孩子认定为“坏孩子”。自己的孩子若是“坏孩子”,那父母自然成为了“坏父母”。这是很多父母无法忍受的。

  但是有心理学家指出:

  一个正在向独立、自我完善方向发展的孩子不可能事事与别人保持一致,差异是极为正常的,打架也就在所难免。更有些幼儿教育家甚至认为打架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日本教育学博士高野清纯认为:

  打架能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因为彼此被打,双方都痛。由自己的痛就会想到对方一定也很痛,从而产生同理心,并且,逐渐认识到,通过暴力是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的。

  依教育学家们的分析,打架的孩子各有各的不同:有的孩子不会克制自己,在家里有不愉快的事就到外面去发泄;有的孩子是因为缺少社交技巧,不打架就不知道怎么与同伴相处;也有一些孩子是想利用拳头树立自己在同伴中的权威;还有的孩子仅仅是模仿,模仿大人,模仿电视等。

  所以,孩子们打架的行为是需要重视,需要父母们深入思考缘由的。但是又不能在发现孩子的打架行为时如临大敌,让孩子感觉自己犯了天大的、可耻的、难以饶恕的错误。总之,谨慎对待,不随意评判孩子的打架行为,而是探究孩子打架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很多时候,若父母能够自我觉察,调整陪伴孩子的方式,孩子的行为就能随之改变。

  孩子打架,未必是坏事!家长掌握这些技巧,完美解决孩子社交矛盾

  ③ 父母应当正确认识孩子在交往中打架的行为

  当然,并非父母做得到位,孩子就会不打架了。孩子在交往中打架,是他们在群体交往中协调、解决矛盾的一种手段,孩子们就是通过这种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学会怎样坚持独立的见解,学会怎样竞争又怎样协调,学会适度地表现自己,培养忍耐能力,不断增长与其他孩子交往的知识。如果孩子的打架行为发生在正常交往中而且并不十分厉害,家长就不应过多干涉,让孩子自己去解决好了。这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协调性和社会交往能力。

  ④ 安全范围内的冲突可以先观察,不急于干涉,给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

  我们该不该介入孩子间的冲突,什么时候介入,怎么介入,这是很多父母感到困惑和棘手的问题。对此,心理学家史密斯博士这样论述:

  只有卷入争端,孩子才能学习如何解决争端;只有先被大家排斥,孩子才能学会如何加入集体游戏;只有当玩伴中有意见不同者,甚至有恃强凌弱者时,孩子才能拓宽人际交往的策略;只有在游戏中遭到拒绝,孩子才能学会如何让自己更有说服力。成人如果过早干预,这些学习的机会就丧失了。

  所以,遇到冲突,父母可以不立刻干预,而是先观察孩子会怎么做。而大人该何时介入,何时退出让孩子自己解决呢?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退后,但要睁大眼睛。

  我们退后不介入,但绝不表示就转身走开而不管孩子了。介入时要点到为止,不要一锤定音。当我们决定介入时,往往会做得过火,干预太多。我们可以持续保持关注,但让孩子来主导。也可以提供一部分帮助,再退一步,看看他们能不能自己解决剩下的问题。

  比如,父母可以先旁观,然后向孩子描述自己看到的情景。如果这样做还不可以,那么父母可以问孩子在这种情景下大家怎么做更好。最后,如果需要的话,才去介入。父母可以站在冲突双方中间的明显位置告诉孩子:

  “如果你们需要的话,我就在这里。”

  “我觉得你们可以自己解决,但如果需要我帮忙的话,随时叫我一声就行。”

  当孩子过来要求我们仲裁时,先倾听冲突的双方即可,不用多说什么。可以向他们提问,但要让他们自己提出解决办法。要表现出很感兴趣的样子,但不要太担心。

  如果确实需要大人在一定程度上的介入,可以走到弱势的孩子面前,非常友好地打个招呼。不管你认不认识他。有时候,这样简单的动作,就足以让害羞的孩子鼓起勇气,或者让霸道的孩子收敛一点。尽量不要给孩子造成“我就是权威,我就是仲裁者”的印象,而是让他们知道,如果有谁需要帮助,我会随时到场。

  如果还需要大人更多的干预,可以多说一句:“发生什么事了?”“哦,那样会很疼的。”如果有人被欺负了,可以说“他好像不喜欢你们这么跟他玩。”也可以重述一些基本的原则和价值观,比如,“每个人都要轮流玩”“我不喜欢这种骂人的话”“如果不安全,我们就不能再玩了”。然后让他们自己解决剩下的问题。

  ⑤ 如果孩子之间发生了危险冲突,家长要先加以制止,以防止不必要的身体伤害

  上面提到父母做个好的观察者很重要,另外一层意思就是,要能及时观察到孩子间的危险冲突。

  比如用石头、棍棒、利器等危险物品去打斗,或者故意从高处往下推人更更加危险的肢体冲突。

  这个时候,无论是哪一方的父母,都要及时、干脆、简明、严肃地说“不”,终止孩子的危险行为,然后重复前面一个小标题中说到的那些方法和原则。

  孩子打架,未必是坏事!家长掌握这些技巧,完美解决孩子社交矛盾

  ⑥ 利用幻想游戏,将孩子的暴力行为引入正途

  心理学家格林斯潘写道:“进入假象游戏,是孩子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飞跃之一。”

  幻想游戏对于象征性思考能力、抽象思维、想象力、创造力都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孩子的想象力,远非成人能及的。

  既然如此,我们可以利用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在幻想游戏里,化解一些孩子不恰当的行为。比如很让家长头疼的孩子打人的行为,这在男孩子中更加常见。

  在许多的幻想角色中,孩子最喜欢扮演的就是好人和坏人,过去可能是警察和强盗,现在有可能会是电视电影中的超级英雄和怪兽。

  也许很多父母觉得给孩子看这样的动画片不好,太暴力、不友好。但偏偏几乎是所有的男孩子都喜欢看这类动画片,比如奥特曼、变形金刚等。

  这些动画片确实暴力,但父母完全没必要谈虎色变,坚决杜绝孩子接触这样的节目,只要有恰当的引导,孩子完全可以分辨是非、善恶,确实会有暴力行为的模仿,或者暴力游戏。但如果在可以接受的、恰当的途径中宣泄,也是一件好事。

  孩子打架,未必是坏事!家长掌握这些技巧,完美解决孩子社交矛盾

  父母要牢记的,最重要的认识是,这类游戏虽然在表面上具有破坏性,但实际上并不可怕。

  超级英雄斗怪兽,或者好人抓保的游戏,正是人类练习控制攻击性的特有方式。有些孩子喜欢扮演坏人,以此试验什么是可怕和危险,并学习控制自己攻击的感受和冲动;而有些孩子喜欢扮演好人,他们喜欢用社会能接受的方式来释放攻击性,比如扮演蝙蝠侠或士兵。

  也就是说,孩子都需要释放攻击性,只不过要找到社会规则所接受的攻击目标和方式。

  有的父母喜欢和孩子一起玩这类超级英雄的游戏,懂得在其中扮演坏人或怪物的奥妙,比如要够凶恶才好玩,但又不能太可怕而吓到孩子,最好是强悍但笨拙的。

  另外一些父母则厌恶这类游戏,很想禁止它们。但是,孩子爱玩这些游戏,是因为他们由此需求,禁止只会让孩子将游戏转入地下,比如攻击别的小朋友或小动物,这便不是社会规则所接纳的那样了。

  所以,父母应该加入孩子的游戏,和他们一起玩,在游戏失控或者过于暴力时,你才有可能进行一定的干预和引导。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