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让非遗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焕发新活力——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综述

让非遗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焕发新活力——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综述
2022年05月16日 12:19 新浪网 作者 左江日报

  崇左是骆越文化的发祥地。

  侬峒节、霜降节、壮族天琴艺术、龙州金龙壮锦、打榔舞、酸粥……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壮族先民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独具特色、个性鲜明的民族文化,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近年来,我市扎实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活态传承中得到有效保护、在有效保护前提下得到合理利用,让非遗散发出绚丽光彩。

  增强保护力,

  让非遗项目“活”起来

  我市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通过建立完善非遗保护名录体系、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制定相关行政法规等方式,提升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水平,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非遗保护体系不断加强。2021年,壮族天琴艺术、壮族侬峒节2个项目顺利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今年4月,市政府批准公布了第七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下雷壮剧、扶绥壮族火龙粽制作技艺、宁明板遂茶制作技艺、黄氏壮医经筋疗法等11个项目入选。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3个,自治区级非遗名录项目40个,市级非遗名录项目86个,县级非遗名录项目215个。

  文化生态保护区从无到有。2018年6月,市政府批准设立崇左市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称暂定“左江流域骆越壮族文化(崇左)生态保护区”。2019年8月,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我市设立自治区级“壮族文化(崇左)生态保护区”。通过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保证文化生态保护区内的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全面、完整、可解读的保护。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我市先后颁布了《崇左市左江岩画保护管理办法》《崇左市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壮族文化(崇左)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2018-2032)》等行政法规和规章,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2021年,首部非遗相关法规——《崇左市壮族天琴艺术保护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列入市人大和市政府立法计划,正按市政府印发的《崇左市壮族天琴艺术保护条例(草案)起草工作方案》有序推进。

  跨境项目保护工作有效加强。我市不断加强以壮族天琴艺术为代表的跨境共享项目保护工作,设立市级壮族天琴艺术传承保护发展基金,明确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设立壮族天琴艺术传承保护发展基金。同时,成立壮族天琴艺术工作领导小组,并挂牌成立“崇左市天琴艺术传承中心”,推动壮族优秀文化传承、创新和发展。

  加大传承力,

  让非遗“兴”起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传承性,其核心保护对象是传承人。

  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散落在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我市根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为基本标准,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和探索,全方位培养“净土匠心”。目前,我市共认定6批81位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特别对自治区代表性传承人已过世或年满70周岁的相关市级项目进行了增补。在经费补助方面,除自治区下拨的区级传承人资助经费外,我市落实发放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传习补助经费每年每人1500元。

  政策、资金的双重叠加为我市非遗传承人打了一针“强心剂”,也撑起了崇左非遗文化传承的希望和未来。

  场馆、学校是传承非遗的重要载体。

▲龙州县易地安置少数民族学生庆祝城南新区小学学校建成投入使用。

  白墙朱瓦,飞檐翼角,走近坐落在丽川河畔的天等县壮族霜降节博物馆,记者便为这座气势雄伟的建筑感到惊叹。

  天等壮族霜降节于2014年7月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扩展项目名录;2016年11月,壮族霜降节作为二十四节气扩展项目之一,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标志着广西实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零的突破。2021年3月3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天等县博物馆暨壮族霜降节博物馆揭牌,用于承担天等壮族霜降节文化研究、展示、宣教、传承利用等功能。

  此外,我市设立了壮族天琴艺术、壮族打榔舞等传习基地,建设金龙壮族侬峒节展示中心、大新壮族高腔山歌传承基地、宁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龙州县民族中学未成年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基地,进一步活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同时,我市通过开设非遗培训班兴趣班、开展文化知识解读、技艺观摩有奖竞答等方式,逐渐打破了“小众”“冷门”的标签,为群众打开了一扇扇认识非遗、了解传统文化的大门。

  提升宣传力,

  让非遗“响”起来

  2018年,崇左从“深闺”中走出,在央视《魅力中国城》舞台上两次惊艳亮相,将花山岩画、德天瀑布、友谊关、天琴等崇左元素一一展现在央视舞台上,充分展示了山水崇左、甜蜜边关、魅力壮乡的独特风采。崇左市以年度总分第一的成绩荣膺“2018《魅力中国城》十佳魅力城市”,极大增强了崇左人的文化自信和家乡认同感、荣誉感、归属感。

  以此为契机,崇左借力扬帆,深入挖掘崇左的“城市味道”,不断巩固扩大《魅力中国城》冠军城市品牌效应。2019年,在北京举行的《魅力中国城》文化旅游魅力榜发布会暨城市文化旅游研讨会上,崇左市“魅力边关”崇左全景钻石旅游线路、壮族酸粥分别荣登“年度魅力主题线路”“年度魅力特色美食”榜单,壮族天琴艺术分别荣登第二届中国非遗春晚、《中华民族一家亲》新春音乐会等舞台,再次彰显崇左的独特魅力。2020年,以崇左线路为主的“中越边境非遗之旅”入选全国首批非遗主题旅游线路,给更多非遗项目提供了展示宣传、融入旅游大发展的机遇。

▲“三月三”期间,大新县举办了丰富的民俗活动。

  我市结合元旦、春节、“三月三”、端午节、侬峒节、霜降节等节日,在全市各景区、景点积极推出游客参与性、互动性强的非遗展演活动项目,营造了良好的节庆氛围。同时,利用邀请东南亚国家前来崇左参加文化交流、举办广西崇左壮族天琴艺术国际研讨会、派出文艺人员到东南亚国家进行演出等机会,带着崇左非遗“走出去”,进一步打响了崇左非遗的知名度。

  聚焦创新力,

  让非遗“亮”起来

  2021年4月10日晚,伴随着悠扬婉转的乐曲和绚丽多彩的舞台灯光,崇左花山国际文化旅游节暨民族民俗非遗文化展系列活动正式启动。9支展演队伍先后登台一展风采,《家乡恋歌》《壮美春江水》《壶城秀美·古韵悠悠》等节目特色凸显,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热烈掌声。

崇左花山国际文化旅游节暨民族民俗非遗文化展系列活动启动仪式现场。

  崇左花山国际文化旅游节暨民族民俗非遗文化展系列活动的开展,是我市非遗保护和创新发展的成果体现,也是加快文艺精品创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倾心打造了一批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品,会同上级宣传部门联合摄制了《花山情》等影视作品20多部,创作了《花山组歌》《花山鼓舞》等民族文化音乐作品500多首,有力推动了我市文艺精品创作总量、质量实现双提升,文化强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加快树立“崇左有礼”品牌。我市整合非遗文化资源、地方名优特产,成功打造了具有壮族特色和民俗风情的旅游品牌——“崇左有礼”;并在全市各星级酒店和旅游景区设立“崇左有礼”特殊旅游商品形象专柜,在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形成了完整的旅游购物全产业链,增强了崇左旅游商品市场竞争力,促进旅游商品规模化、特色化。

  目前,全市已累计完成100多款包括桄榔粉、古法红糖、辣椒酱等产品在内的旅游商品的设计生产和销售。2019年,桄榔粉系列特色旅游商品荣获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是广西唯一获此殊荣的旅游商品品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积淀,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接下来,我市将加强对文化资源和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快马加鞭推进壮族天琴艺术立法保护和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申报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层面支持,推动壮族侬峒节与跨境共享国家联合申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同时,我市进一步将非遗保护融入旅游发展,用旅游发展来提升和展现非遗魅力,让非遗动起来、活起来的同时,给崇左的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亮出新名片。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