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从羊肉串到机械建筑,一份宾大作业逼疯的硬核学生们

从羊肉串到机械建筑,一份宾大作业逼疯的硬核学生们
2021年04月15日 11:28 新浪网 作者 建筑学院-Archcollege

  编者按:这是宾大AAD Studio的课程设计相关文章,和前几日学院发过的某篇文章(点击回顾)是同个系列。这次由建筑学院向另一个团队邀稿。

  在这篇文章中你将看到:

  这个设定在大西洋彼岸的方案怎么从贝聿铭和福斯特在香港的两座建筑中诞生?

  作者二人为何在“串羊肉”上走火入魔?

  他们如何及时收手,让好像越来越离谱的方案一步步变得合理起来?

  但是汇报那日,为何惨遭枪毙?

  最后这份作业得到了什么样的结局?

  △提前剧透的“羊肉串”

  △提前剧透的剖面图

  正片开始……

  这篇文章所要介绍的是我们小组在宾夕法尼亚大学MSD-AAD项目2020年秋季学期的专业设计课成果。

  因为疫情和签证的原因(2020年入学的小伙伴们真的好惨)我们没有办法前往美国进行线下学习,但是学校考虑到这种情况特地在北京开设了一个Studio,在与美国的老师定期线上交流的同时,学校邀请魏娜老师和郑默老师来对我们进行线下指导。

  这种特殊的设置让我们能在设计课上和更多的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设计理念的老师展开讨论,现在看来也算是一个小幸运吧。

  1

  项目背景

  项目本身是设计一个未来的物流中心(UPS Hub),这一特殊的建筑类型需要我们,并尝试用恰当的建筑形式语言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从未来的办公模式和货运模式两个方面展开思考

  我们的场地位于纽约曼哈顿岛的西岸,从与场地结合的角度出发,我们也需要同时从美国和生活文化和纽约的城市气质中提取一些特征性的要素,并尝试将其融入到设计之中。

  △场地位置

  2

  形式的原点:建筑案例原型分析

  Studio的第一个任务就让我们认识到了宾大AAD设计课和国内本科设计课在建筑设计入手点上的重大区别。

  和本科直接切入场地环境和具体的功能配置关系不同,在宾大AAD我们需要先回到更为原始的基本建筑形式探索中去(这也直接彰显了整个Studio对于创新的建筑形式语言的注重)。

  我们具体的任务是,根据抽签所决定的案例(在这个Studio中我们的案例都是一些著名的办公建筑)搜集建筑的资料,绘制建筑的图纸,并从中提取出有意义,有特色的形式语言并加以分析

  我们分别研究的是香港的中银大厦(Bankof China Tower)和纽约的福特基金会(Ford Foundation)。

  以下是我们第一个任务的成果图纸,对于中银大厦我们认为有意义的形式语言是它以三角形为原型在不同尺度和维度(平面、立面、结构、室内等)上的设计,而对于福特基金会则是其以L形实体围合角部虚空的空间结构。

  △建筑案例原型分析,中银大厦P1

  △建筑案例原型分析,中银大厦P2

  △建筑案例原型分析,福特基金会P1

  △建筑案例原型分析,福特基金会P2

  这个阶段大概是整个学期最“正常”的阶段,因为我们还在接触已建成的建筑,并尝试从这些现实案例中提取一些形式元素作为下一步设计开始的原点。

  3

  非建筑的狂想:形式元素的转译和重组

  从两个建筑案例中提取的形式语言出发,我们有了一周多的时间来思考这些形式语言在不同尺度上的应用,尝试通过引入一些细节和变化来发掘同一形式语言更多的可能性。(说人话就是像本科做设计时候一样的寻找案例-提取元素-魔改一通-放到自己的方案里面的过程哈哈)

  这个阶段我们各自好像都放飞了自我,丝毫没有认识到自己是在做建筑设计。

  中银大厦的三角形桁架结构杆件被我们拼装成了蜘蛛网,而福特基金会的基本单元则被我们通过构件细分做成了一个尺度完全不同的复杂而对称的机械装置。

  △中银大厦的“蜘蛛网”形式演化P1

  △中银大厦的“蜘蛛网”形式演化P2

  △福特基金会的“机械装置”形式演化P1

  △福特基金会的“机械装置”形式演化P2

  我们两个人把各自手上的东西凑到一起一看,还是觉得后一种以福特基金会的缺一个角的立方体为基础的形式更有利于建筑的组织,并且更具有一些潜在的可运用于物流之中的特质,便选定这一种语言进行深化,进一步分出了几个类型,而它们之间可以以靠构件相互连接。

  这种类型学的研究思路一直贯穿我们方案的始终,这让我们有一条相对清晰的线索来深化发展我们的构件。

  △基于福特基金会的形式原型分类

  确定好基本原型,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在更大的尺度上连接它们来构成一个建筑

  我们首先设想的是一个很有科幻风的隧道式的建筑,城市道路从隧道中穿过,而每个原型作为一个完整的机械结构是可拆卸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增添或减少,这正好符合物流的运动属性。

  一时间我们完全沉浸进了这一近乎可以直接拿来拍电影的Narrative,不管三七二十一把若干缺角立方体构件直接拼凑了起来。

  △隧道形式建筑的尝试,体块模型

  △隧道形式建筑的尝试,添加了亿点点细节

  在加入了一定的细节之后,我们更加沉迷于机械部件不可自拔,但是紧接着觉得它的形式过于均质化,于是请教了Grace助教,她启发我们可以去尝试变化尺度以及加入一些第一步案例研究中中银大厦的语言来统治和平衡目前的单纯堆积效果

  我们尝试将两个人各自的部分结合起来(这在AAD有一个术语叫Hybrid,一个届时几乎在班里变成了梗的词),并经过两天的快乐建模后,一个“卫星”诞生了,所有的构件像羊肉串一样串在钢架上,必要时可以取上取下

  拿着这个成果我们就准备去迎接一草了,现在回想起来还真的是很幼稚哈哈。

  △“卫星”方案P1

  △“卫星”方案P2

  虽然现在回头单独再看这些非常早期的尝试,会觉得我们当时像是在浪费时间,做出了一些完全没有建筑感和空间感的“形式的堆砌”或是“构件的杂糅”,但结合后来方案的发展过程来看,这一阶段却是至关重要的确立属于我们自己方案的形式语言的时期

  新形式的创造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因为完全脱离所有已有的参考凭空拿出一个新形式是一个常常令建筑大师也感到一筹莫展的任务,我们已经选择了更理性,更有方向性并更可预见的方法,即研究现有案例并对其形式进行转译重组。

  但即使如此,我们仍在过程中感到好像摆在我们面前的路有千万条,而对形式的研究并不像本科学习中所注重的对功能的研究一样有规律可循并有标准可参照,这反而让我们陷入了迷茫。

  我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先暂时不给自己设置过多的限制,也不需要遵循某些具体的逻辑,只求尽量随意地操作我们已有的东西,朝某个方向发展一小步,看一下新的东西是不是比之前的更好玩更有趣,并反复通过这种试错操作来趋近一个有意义的结果。

  有人说过,如果在方案的推敲过程中设计者并不能直接预见最终的成果是什么样子,他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我们在这一周半的建模过程中还是感觉很快乐的,并且回头再看这些非建筑的狂想是如何被我们后来一步一步建筑化成一个Make Sense的成果,实在是一个成就感十足的过程。

  4

  空间,空间!一草前一天的疾速转变

  回到我们的方案本身,正在我们以为有了这个“卫星”可以安然度过一草时,娜姐提出了一个致命的问题,这其中的空间问题怎么解决呢?她紧接着说,我们要的应该是机械感,而不是完全的机械

  这其中的主要差别就是,机械感的建筑仍然是一个建筑而非机器或者雕塑,这就需要保证处理好空间问题来保证人的使用

  她启发我们可以从最开始的缺一个角的正方体的原型来重新思考空间组织问题,我们选定的原型明明具有相当的空间潜力,而当我们只是沉迷于越来越多微观的细节而忽略了宏观层面的规划时,我们就误入歧途了

  于是在一草前一天下午,我们决定临时抱佛脚,重出方案,重新再来,主要关心于如何拿原型围合出空间。

  我们最主要的策略是,暂时放弃掉过于复杂的细分构件,先靠抽象的体块在不同的尺度上围合出多样的虚空间,最后再选择性地用一些细化过的块进行局部替换,从而达到视觉上的优化与平衡。

  我们连续工作了一天,最后完成了下面这些一草的图纸,这种疾速出方案的感觉,大约就是肾上腺素飙升,大脑除了方案什么都容不下的感觉吧。

  △一草方案P1

  △一草方案P2

  现在回头来看整个过程,大概就是觉得单单放空大脑研究形式的时候很容易走火入魔,而一旦真正加入对建筑空间的思考,整个方案就能够逐渐收束回来,走回正轨。

  那之前那么多疯狂的想法是不是就只能打包扔进垃圾堆了呢?当然不是。

  娜姐当时和我们说,任何我们做过的东西,即使当下并没有用上,也能在潜意识里留下足够的记号,方案深化之后如果有机会,所有东西都能以另一种方式回归到一起。当时我们觉得这番话真是玄之又玄,没想到现在再看颇有醍醐灌顶的滋味。

  5

  中期评图:重整思路,明确核心逻辑

  我们一草的策略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但是其中也存在着各种空间打架、结构层级不够清晰的问题。

  娜姐在这个阶段提出我们要同时从宏观到微观(对未来办公和物流模式的定义究竟是什么,怎么用恰当的形式来回应这些想法)和从微观到宏观(现有的形式要素能形成怎样的空间,这些空间能引出怎样的行为模式)同时思考,这给了我们一定的启发。

  到了这个阶段,我们已经零碎地有了好多想法,要想高效地深化下去,我们需要从建模软件中暂时走出来,整理一下思路,确定一个工作的方向。

  于是我们试着梳理了整体的形式组织结构,确定了由C形(即之前缺一个角的立方体)为基础的结构体系,贯穿了从表皮到物流单元到办公单元到家具的各个层面。

  △基于“C形”的不同尺度分形思路

  由确定的有限逻辑开始入手,很容易做出一个新的成果,但有限的逻辑显然无法应对所有的问题。

  在我们梳理完这个体系并且重新开始建模时,我们遇到了新的问题,即使我们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C形的语义,并将其应用到不同尺度中去,经过几次迭代后我们仍觉得形式语言过于单一和重复,以及建筑的内部流线很难走通。

  在这个问题背景下,Grace学姐启发我们,也许可以新引入一个走廊系统来组织建筑并且形成形式语言的对比

  此外,我们还对C形的表皮进行了柔化处理,并且在一些奇怪审美(不是)的驱动下选择了一个相当BlingBling的材质进行渲染。

  这一系列操作本质上都是从整体出发,意图通过一些视觉上增加丰富性的操作来平衡方案形式上的观感。最后我们给出下面这张图纸参加了中期评图。

  △中期Chunk

  △中期Chunk渲染特写

  中期评图时,学院请了很多外校老师给大家做点评,而针对我们的评价则大多集中于我们的表皮看起来很酷,把整个建筑都联系了起来。

  正当我们想着我们的表皮还能怎么继续优化的时候,娜姐却给了我们当头一棒。

  她告诉我们,当大家的焦点都转移到了中期前一天为了平衡视觉观感匆匆加上的表皮上时,就恰恰证明了我们做了半个学期的基于“C形”的形式探索和模块逻辑还远远不够。

  用一个整体性的系统来统领组织模块化的单元的基本思路是可行的,但目前这个表皮过于掩盖和脱离内部逻辑,我们应该寻求一个更有道理和更自然的解决方案。

  听了娜姐一番话,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炫酷曲面表皮这种视觉上的小伎俩是十分低级的。这不禁让人感想,去评价一个形式的好与坏,视觉上好不好看绝对不是最核心,甚至不是优先的标准,更重要的是形式背后的逻辑,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因此,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中期成果,抛开具体的Chunk不谈,几张Diagram里面图示化表达的方案逻辑,可能才是半期以来我们应该抓住并往下继续深化的东西。

  △中期Diagram P1

  △中期Diagram P2

  △中期Diagram P3

  另一方面我们毅然放弃了中期评图里这个成为焦点的表皮,并重新画了以下的草图来大体确立理想情况下各个系统的相对关系。

  其中白色部分是表皮,红色部分是物流系统,蓝色是人行系统,内部是我们的模块框架。这样表皮所遮盖的面积大幅减少,而且和内部有了更多的语言呼应。

  △重新整理思路后的各系统相对关系草图

  6

  “卫星”又回来了?打破均质的道路系统

  我们拿着上面讲到的Diagram和新绘制的草图又迭代了两节课,娜姐认为我们的草图模式是可行的,但同时指出这样的结果过于均质。

  “C形”模块作为大框架是一个均质的系统,物流系统、人行系统和表皮系统各自单独来看也都是均质的系统。把好几个均质的系统交织在一起也只能得到一个均质的结果。

  我们的方案还欠缺最后的重要一步:寻找一种基于场地的较大尺度非均质要素进行介入。在冥思苦想了一两天后,我们回看之前的图纸,一眼看到了很早以前的“卫星”方案,竟觉得隐隐之中原来我们那么早就已经找到了答案。

  如果要讨论“卫星”方案最重要的内核,那显然是建筑与城市道路的关系:通过把城市道路引入建筑内部,整个建筑的物流属性一下就得到了强化,并且这种“Drive Through”的货运模式,也和美国的社会文化相契合。

  最重要的是,针对我们当下的问题,相较于步行系统,货车的道路有着较大的转弯半径和坡度、宽度限制,因此会对建筑产生更大的影响。基于这个基础,我们尝试做出了以下的道路系统。

  △城市道路系统的引入

  距离期末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引入这样一个全新的系统对整个方案带来的工作量是巨大的。因而在确定了道路系统后我们就开始了艰难的建模过程,让草图中的建筑系统来适应道路系统。

  欣慰的是,这个道路系统的引入成功地在原本均质的建筑内部创造了若干重心,我们对获得的结果还是比较满意的。那么最后剩下的就是每个系统的细化了,在这个阶段会感觉有无数的事情可以做,而做其中每一件都会让方案变得更好。

  AAD的教学计划里面在期末评图之前还有一个3/4评图,我们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小目标:工作到3/4评图前的最后一刻,尽量从所有方面提高方案的完成度。

  在经历了无数次高估自己行动力的建模活动和逐渐张牙舞爪的交流后,我们分别进化成了熟练拼装工和家具工,后期遇到的杂活也是属于发现一件无论是谁拣起来就干的状态。(奇怪的是和室友CSGO的时间居然没有因此减少,在此手动@本公众号之前另一篇文章的作者哈哈)

  终于,我们在3/4评图前勉强交出了一个好像有点完整的方案。

  7

  期末评图:被7000人围观是真的吗?

  由于我们的努力,在3/4评图时老师们都称赞我们的方案完成度很高,但是也最后给我们提出了一些还能在最后关头再做修改的意见:我们的道路系统的正交框架表皮做法看起来太过时,办公和物流的模块形式没有足够的差别等问题。

  此外,娜姐再次指出我们空间利用的问题,认为我们的办公部分从剖面上来看并没有形成成片的连续空间,这些需要楼板结合模块系统整体再来做。此外,我们还需要仔细考虑建筑和场地的关系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又一项项地分别进行了解决。

  我们对我们3/4评图前的自我工作量推动感到庆幸,一方面足够的完成度暴露出了一些在概念阶段和草模阶段不容易关注到的问题,另一方面在期末之前我们算是能从巨大的工作量中稍微解脱出来,相对游刃有余地再针对性做一些方案修改,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绘制一些新的图纸和Diagram,以及3D打印制作实体模型中去,从而在评图时更好地展示我们的方案。

  最终的期末评图在线上举行,整个过程也有幸能通过B站进行直播,我们最后居然抽到了第一组,真是令人惊讶。

  听说我们的评图被超过7000人围观,当时我们真是感到压力拉满,好在最后还是顺利地完成了评图。能有幸参加如此规模的在线评图,我们也要再次感谢娜姐的策划与协调。以下是我们的最终图纸和模型照片,以及我们在评图时的讲稿,希望通过这些能记录下我们的方案吧。

  △场地轴侧

  △主立面

  △长剖面

  △短剖面

  △首层平面

  △上层平面

  △Chunk轴侧

  △逻辑Diagram

  △办公模块

  △物流模块

  △3D打印实体模型照片

  以下是完整的逻辑叙述:

  我们的方案围绕的核心概念是模块化。模块化概念所内含的灵活性、易组织性和可重组织性,以及模块拼装这一动作所暗示的运动性,都与我们所设想的未来物流办公特质高度相似。

  方案包含了办公空间物流空间两种不同的模块化空间组织方式。模块化的办公空间形成了整个建筑的主要结构体系,且提供了办公空间组织的灵活性,从而鼓励办公功能所需要的人际交流。

  针对物流空间,我们提出了可移动可分离的物流单元体的解决方案。货运单元不仅可以作为货运的载体,其本身亦能和其上存储的货物一同从建筑上分离,并通过卡车整体转运到城市的其它地区,甚至进而转化为其它的模块化物流中心的一部分

  在城市尺度上,我们尝试通过引入异质的表皮和其它立面元素来打破模块化构件自然形成的高度均质的外观,从而在城市环境中强化整个建筑的整体性和地标性,同时半围合的表皮也保证了建筑和城市充分的交流关系。

  8

  最后的感想

  疫情时代的留学无疑是艰难的,因此尤其感谢宾大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在国内上线下课的机会,还能遇见娜姐,Grace学姐和一群可爱的同学们。

  现在回忆起来最想念的是在PWCC时一大桌人的唠嗑式上课,一学期来养成了一批相声演员、脱口秀演员和职业观众,以监督谁最卷为首要职责,不亦乐乎。

  也非常感谢娜姐和Grace学姐。这一学期来娜姐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一次次把我们从歧途拉向正轨,提醒我们时刻要清醒的关注建筑而非机械。娜姐还让我们发现,原来明星建筑师也能如此有亲和力。Grace学姐则能每次给我们的形式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出手不凡,笑起来好暖好甜hhh。

  最后表扬品杰队友,我把一份2000字不到的初稿流水账发给他,就变成了六千多字洋洋洒洒长文,让我看的倍为惊叹:原来我们曾经有过这么多思考呀!虽然这一学期来的合作虽然要么在歧途上大步向前,要么在正途上磕磕绊绊,但是现在回头看来都是彼此的鼓励和督促能让方案有一个还算不错的结果。

  △我们和娜姐和Grace学姐的合照

  作者:郜若辰 陈品杰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美国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