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鲁迅《伤逝》爱情观:没有经济基础的未婚同居,注定只有一个结局

鲁迅《伤逝》爱情观:没有经济基础的未婚同居,注定只有一个结局
2021年01月18日 15:56 新浪网 作者 枕书听雪69

  1925年,出生于9月25日的鲁迅写了一部小说《伤逝》,书中男女主角叫涓生和子君。

  1982年,出生于9月25日的亦舒也写了一部小说《我的前半生》,书中的男女主角也叫涓生和子君。

  有文化就是不一样。

  别人崇拜鲁迅只能抄写、背诵他的文章,亦舒则可以写“同人文”向他致敬。

  《伤逝》有多厉害,能激发亦舒的灵感让她写下271页的同人文呢?

  

  01.

  二十世纪初,中国文化界刮起了追捧易卜生的风潮,把《玩偶之家》的女主娜拉奉为“精神偶像”,大力歌颂她为了爱情挑战旧秩序的精神。

  胡适和白薇先后模仿《玩偶之家》写出了《终身大事》和《琳丽》。

  唯有鲁迅用超前的思想意识发出了《娜拉走后怎样》的疑问,并预测了娜拉出走后的两个结局:堕落、回去。

  他认为如果口袋里没有钱,没有经济大权,女性出走只有这两种结局。

  只有女性真正掌握了经济大权,参与了社会生活,不把自己局限在小家庭里,不把婚姻当成女人唯一的职业,才有可能真正获得“解放”和“自由”。

  “梦是好的,否则,钱是要紧的。”

  “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

  然而先生的言论并未受到重视,于是两年后,他发表了《伤逝》。

  

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说:“五四时候有那么多的作家写过爱情题材的作品,全部加起来也不如半部《伤逝》,鲁迅唯一一篇写爱情的小说,是这么的惊天动地。”

  为了追求爱情和自由,反而牺牲了自由,为了维持爱情,反而牺牲了独

  《伤逝》写的不仅是爱情,还有生活与理想,世情和人性,勇气与怯懦、真实与虚伪,活着与死亡。

  它提出的问题,亦舒在《我的前半生》里没有解答,离婚后的子君靠的还是男人,电视剧也没有,喜欢独立女性的贺函抛弃了最独立的唐晶,爱上了最不独立的子君。

  96年后的男女依然面临同一个难题,重复同一个错误。

  所以它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不论在哪个时代,哪种背景下,它都不会过时,都能给人启示。

  尤其是为脱单、婚姻、理想而焦虑的人们,应该好好读一读这部经典。

  

  02.“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女主子君,是个充满灵气的女子:带着笑涡的苍白的圆脸,苍白的瘦的臂膊,布的有条纹的衫子,玄色的裙。

  她热爱读书,向往自由,喜欢带槐树的新叶和紫白的藤花。

  

  男主涓生和她在会馆的破屋里侃侃而谈,从男女平等、打破旧习惯再到泰戈尔、雪莱,易卜生……

  谈不完的人生理想,说不完的绵绵情话,谈的两人晕头转向,自以为可以打破世间一切阻碍,携手就能经历各种洗礼与冲击。

  涓生的爱炙热而纯真,子君晚到几分钟,他就胡思乱想,连她走路的脚步声都能辨认。

  交往半年,两人的感情被子君叔父和父亲知道了,子君是富家千金,涓生是穷小子,门第差距太大,他们极力反对。

“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子君说。

  她和父亲、叔叔闹开了,涓生也和朋友绝交了。

  

  两人“私奔”到吉兆胡同,租了间简陋的小屋子,开始了同居生活。

  这段爱情看似美好,其实漏洞百出,经不起推敲。

  子君的家境比涓生优越很多,从一开始,她都爱涓生更多,放弃的东西更多。

  亲友的反对,阶层的差异,付出的不对等,都是爱情路上的不稳定因素。

  

  03.“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

  女人在爱情面前总会更加笃定,男人则容易瑟缩。

  为了置办家具,子君卖掉了金戒指和耳环,努力操持着家务。

没多久,涓生厌倦了:“我渐渐清醒地读遍了她的身体,她的灵魂。”

  寥寥几字把他的卑鄙、无情体现得淋漓尽致。

  

  子君胖了,脸色红润了,不读书了,终日汗流满面,短发粘在脑额上,两只手变得粗糙了。

她变着花样为他做一日三餐,他却觉得不满意:“子君的功业,仿佛就完全建立在这吃饭中。吃了筹钱,筹来吃饭,还要喂阿随,饲油鸡,她似乎将先前所知道的全都忘掉了,也不想到我的构思就常常为了这催促吃饭而打断。即使在坐中给看一点怒色,她总是不改变,仍然毫无感触似的大嚼起来。”

  他觉得“子君没有先前那么幽静善于体帖了,屋子里总散乱着碗碟,弥漫着煤烟,使人不能安心做事”。

  子君养的油鸡和小狗,他不喜欢,觉得聒噪且浪费时间和食物。

  

  子君给狗取名叫“阿随”,他也不喜欢,觉得那是她学习阔太太的做法,透露出她心里“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旧思想。

  而他向往的是头脑清醒,独立自由的新女性,不是无聊的家庭妇女。

  旧式思想,局里的工作,变得庸俗的子君和她喂鸡养狗的生活都成了束缚。

  子君察觉到他态度有异,试图用过去的甜蜜挽回他的心,她回忆着涓生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甚至可以滔滔背诵。

  涓生却厌倦了不断重复确认过去的东西。

  他辛苦写出的文章只换来了两张书券,又丢了工作,日子更加拮据。

  饭菜不多,子君还要匀出来喂养油鸡和小狗,涓生更加不满。

  

  在他多次的催逼和抗争下,他们还是杀了油鸡,满足了十几天的口腹之欲。

  “子君有怨色,在早晨,极冷的早晨,这是从未见过的,但也许是从我看来的怨色。我那时冷冷地气愤和暗笑了;她所磨练的思想和豁达无畏的言论,到底也还是一个空虚,而对于这空虚却并未自觉。她早已什么书也不看,已不知道人的生活的第一着是求生,向着这求生的道路,是必须携手同行,或奋身孤往的了,倘使只知道捶着一个人的衣角,那便是虽战士也难于战斗,只得一同灭亡。”

  冬天临近,天气寒冷,涓生怕冷,更不想看子君的冷脸,不愿意回家,宁可住在图书馆。

  这个举动,是不是觉得很熟悉?

  现实中有多少夫妻不想回家,对对方不再有期待,不再有共同目标,不再憧憬将来?

  下班后宁愿在车里多待一会儿的男人不正是现代的涓生吗?

  拿家里的鸡毛蒜皮跟老公唠叨个没完的家庭主妇不正是子君吗?

  

  很多人结婚后不去创造新的生活和有意义的事情,不去制造新的美好回忆,只能说着过往,渐渐地,说烂了,烦了,麻木了。

  04.“人必生活着,爱才会有所附丽”

  对子君来说,阿随是她寄予的一种生活理想,可它却被涓生扔掉了。

“终于用包袱蒙着头,由我带到西郊去放掉了,还要追上来,便推在一个并不很深的土坑里。”“她的勇气都失掉了,只为着阿随悲愤,为着做饭出神,然而奇怪的是倒也并不怎样瘦损……”

  涓生想让子君主动离去,几番暗示,无奈子君太痴情,他只能选在一个极冷的早晨摊牌:“我不爱你了!但这于你倒好得多,因为你更可以毫无挂念地做事……”

  呵,男人!

  说“不爱你”,还说是“为你好”。

  

  子君沉默着,脸色陡然变成灰黄,死了似的,她回了自己家,没多久就死了。

涓生回到同居的屋子,看见了子君最后的爱:“我转念寻信或她留下的字迹,也没有。只是盐和干辣椒,面粉,半株白菜,却聚集在一处了,旁边还有几十枚铜元。这是我们两人生活材料的全副,现在她就郑重地将这留给我一个人,在不言中,教我借此去维持较久的生活。”

  他后悔了,后悔什么呢?

  后悔不该跟子君讲真话:“应该永久奉献她我的说谎。”

  后来,被涓生丢弃的阿随回来了,子君,却永远回不来了。

  

  05.

  《伤逝》是涓生的手记,这是鲁迅最高明的地方。

  充分展现了女人被剥夺话语权后,男人的虚伪和不堪。

  他告诉我们三个道理:

  1.男人嫌弃伴侣,是嫌弃自己。

  弗洛伊德有个理论:“恋爱是一种自恋的行为。”

  涓生嫌弃子君,是因为她照见了自己的卑鄙和无耻。

  这也是很多被扶持的穷男人,发迹之后都忙着给过去毁尸灭迹的原因。

  所以首当其冲受害的就是他们的原配。

  2.恋爱和同居是两个阶段

  “琴棋书画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事事都变更,柴米油盐酱醋茶。”

  恋爱和结婚是完全不一样的阶段,恋爱是轻盈的,向上的。

  婚姻和同居是向下的,脚踏实地。

  这决定了恋爱和婚姻的生活方式、相处方式完全不一样的。

  很多人都把它搞反了。

  涓生用恋爱要求子君,子君和他同居用的是婚姻的方式。他们的悲剧是必然的。

  

  3.要爱情,必须先经济和精神独立

  董路说:“爱除了是一份情感之外,还是一种技能。”

  涓生爱子君的青春美貌,却不爱她的庸俗和变胖,可以单膝下跪求她和自己同居,却没有承担生活的能力,没钱,精神上还要冷淡她,倦怠了就抛弃,抛弃完了心情轻松,悔恨都只是口头上说说,这样利己的爱不是爱情。

  子君把自我价值寄托在爱情上,没了爱情,就没了活下去的勇气。

  现实中,很多女人也是这样,原生家庭不幸福,就急急逃出去,却又掉进了婚姻的深渊里。

  经济独立,是生活的前提,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这是一个人价值的外在依附。

  精神独立,才代表独一无二的你,体现出你的自身魅力。这是一个人价值的内在依附。

  经济独立与精神独立缺一不可,否则爱无法稳固地附依并生长。

  

  06.

  女人不要把爱情当成人生的全部,更不要把它供奉起来。

  它是外部的,不稳定的归因,你把生活的重心放在上面,就会患得患失,像子君一样成为男人眼里的累赘。

  学会在爱情里分轻重,别迷失自我。

  鲁迅告诉我们:“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

  要更新,成长,创造的不仅仅是爱情,还有我们自己。

  

  喜新厌旧是人性,付出心血去经营持久的爱情才是最美的“逆行”。

  经营爱情首先要经营自己,经营自己思想的深度,自己的行为模式。

  没有爱情就好好充实自己,爱情来时就好好把握,爱情消失时体面告别,仍要相信美好爱情的存在,整理好自己,好好生活。

  伊能静在《索多玛城》中说:“这个世界里每个人都是城堡,独立个体,即使城门敞开,但城墙都还在。”

  所以,你可以尽情去爱,但千万别自毁“城墙”。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