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两周前站在第26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的领奖台上时,陈育新有些恍惚。

两周前站在第26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的领奖台上时,陈育新有些恍惚。
2020年08月23日 13:40 新浪网 作者 影视独舌

  两周前站在第26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的领奖台上时,陈育新有些恍惚。他到上海有别的事要忙,知道《破冰行动》获得了提名,但他觉得这是“陪跑”。剧的播出离现在已超过一年,而且完成度上也不是无懈可击。可没成想,这部剧拿下了最佳电视剧奖,陈育新和《破冰行动》另外两个编剧,则拿下了最佳编剧(原创)奖。前两天,我们采访了已经投入新项目劳作的陈育新。复盘《破冰行动》,他觉得获奖跟题材优势相关。“评委的评语我还是比较认同的。目前中国需要这种直面现实、揭示一定社会问题,又传播主流价值观,同时被观众喜欢的作品。”

  

  陈育新

  一个行动拓展成数年的故事

  《破冰》剧本很难写

  2014年,《湄公河大案》刚刚写完,公安部宣传局就找到了陈育新。彼时,广东省“雷霆扫毒”12·29专项行动刚刚结束,他们想就这一行动创作一部电影。为了将剧本写真写透,陈育新4次前往广东,将案件相关的上上下下采访了一遍。不采访还好,一采完,本来就为难的陈育新心里更没底了。这是一个“行动”,没开一枪取得了胜利。前期准备工作繁复,但过程不够跌宕。制毒链条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它的历史根源在哪儿?又是哪些原因导致问题的泛滥?陈育新一边质疑、一边解惑,逐渐地构建出故事的应有框架。“故事核”有了,还缺乏典型的人物形象。“像林耀东这个形象,就完全是虚构的。包括当地的宗族信仰、腐蚀干部的过程,都没有采到。当时涉案的犯罪嫌疑人还没宣判,都在看守所,看守所不允许采访,反派的描写主要靠艺术想象。”

  

  后来,原定的电影计划变成了电视剧。就需要填充更多的起承转合。陈育新的思路逐渐明晰:它首先是一个国家行动,他的任务是把这个事件,以一种类型化的形式,编织成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并达到真实与虚构的平衡。初稿完工后,他又根据相关部门的意见做了调整,最终落定了一部大家满意的剧本。而后,剧本还先后拿了国家广电总局和北京市广电局的优秀剧本奖。剧本在卫视之间辗转多时,到爱奇艺手里后项目提速了。合作编剧根据视频网站的意见,对剧本做了一定的调整,在2018年开机拍摄。从2014年创作剧本,到2019年剧集播出,再到2020年摘得白玉兰大奖,《破冰行动》用了六年。有传闻说,《破冰行动》原稿剧本中蔡永强是男主人公,陈育新说这是以讹传讹,年轻缉毒警李飞从开始就是男一号。而且,在拍摄的过程中,他在后半部分的戏份还增加了。

  

  关于央视和网站各自选择的开局戏,陈育新确认,原剧本是从李飞前往养鸡场开始,通过倒叙交代前情,和央视版的开局一致。视频网站为了增加开头的吸引力,从夜闯塔寨展开故事。

  1992年是个分水岭,从理论转向创作

  时间倒流30年。1989年,之前学中文的陈育新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联合招生的电影历史及理论专业读研。入学之前,陈育新虽然热爱电影艺术,但他没有接受过系统训练,只在《当代电影》《电影艺术》等期刊上发表过评论文章。凭着自修的理论功底,过关斩将考研成功。已调往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持工作的仲呈祥,破例将他招到门下。在攻读硕士期间,陈育新学的是电影批评,导师也希望他能将这门学问发扬光大。但陈育新一心想走创作这条路。“因为我从小学绘画,所以一直想做一些艺术创作的事情。苦于没有机会入行,就先进入这个圈子,再‘曲线救国’。”《为了聚会的告别》是陈育新参与创作的第一部影视剧,“师兄章明看到报纸登了一篇中科院博士生得白血病去世的消息,我们就想以这个人物为原型写一个电视剧。”

  

  很快,陈育新、章明和鲁坚合作写完了剧本,章明将其拍成了两集单本剧。后来,这部剧不仅上了央视一套黄金档,还拿了1992年的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短篇二等奖。首战,即告捷。剧本写完没多久,第一次担任导演的机会也落到了陈育新头上。当时,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正在拍摄一个小品集,每集15分钟。导演系的一名老师找到陈育新,问他想不想当导演。他应了下来,并前往河南见了总导演陈胜利。这批小品剧导演里,还有陈育新以后的合作伙伴高群书导演。研究生还没毕业,陈育新就做过了编剧、导演,更不愿意埋头搞理论了。拍小品剧的过程中,陈胜利与陈育新也逐渐熟识了。1993年,陈胜利买了小说《凤凰琴》的电视剧版权,希望陈育新将其改编成剧本。《凤凰琴》是刘醒龙的中篇小说,讲述了偏远山区山村小学民办教师默默奉献的故事。聊完《凤凰琴》,陈胜利又拿出一张《光明日报》,指着上面的一篇报告文学,询问陈育新能否将这一故事改编成电视剧。这就是后来的《9·18大案纪实》的故事原型。

  

  陈育新看完拍案叫绝,很想写这个剧本。只可惜,由于《凤凰琴》进度颇急,陈育新未能如愿写《9·18大案纪实》,只是参与了一些策划工作。1994年,《凤凰琴》登陆荧屏。这部剧由陈育新编剧,陈胜利执导,章明主演,以一种直面现实甚至有些残酷的角度,来描摹当年乡村民办教师的生存状态。随后,《凤凰琴》于1994年获得第14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中篇电视连续剧二等奖。在陈育新看来,他入行的过程不甚费力。“回过头来看,我运气算比较好,早年的剧本几乎都是约稿,不像现在很多编剧写完还要去推销。别人约你写稿,拍的机会就比较大。”捷报连连,陈育新也彻底将理论和影评抛之脑后,正式踏上了影视剧创作的道路。

  为了当导演,放弃《射雕英雄传》

  1995年,陈胜利调任河南电影制片厂厂长,再度寻求与陈育新的合作。二人根据清朝一桩奇案,创作出一部30集古装武侠剧《英雄无泪》。这部剧写得酣畅淋漓,拍得天马行空,奠定了陈育新之后的商业剧创作基调。之后,陈胜利为他提供了一次独立担任导演的机会:到海南,去拍一个英雄警察的故事。陈育新兴冲冲地赶到目的地,一打听就傻了眼。当地全是海南原住民,根本就不会说普通话。“写完剧本就面临一个问题,这个剧是用海南话拍,还是用普通话拍?”陈育新最终决定用海南话拍,但新的问题又来了。从当地挑演员吧,海南没有表演院团,也就没有职业影视演员。从外地挑演员吧,海南话和粤语、闽南话又完全不是一回事。为了找到合适的演员,剧组把海南公安系统翻了个遍。

  

  历经百般艰难,由中央电视台影视部、海南省公安厅政治部出品的《阿明的故事》问世了。这是陈育新真正的导演处女作,在“央一黄”播出。后来拿了1997年第17届全国优秀电视剧“飞天奖”短篇电视连续剧二等奖。评委给的评语是“优点和缺点一样明显”——真实。也正因为这部剧,2000年他迎来了拍摄第一部长篇电视剧《如影随形》的机会。《如影随形》是一部警匪剧,由张延、高曙光主演。“我最初只是创作了剧本,后来投资人到我家来聊剧,正巧看到了我满墙的录像带。《阿明的故事》夹杂在一众国外大片里,他特别好奇,当场就在我家看了这部剧。看完之后,直接和我说,导演就你了。”阴差阳错间,陈育新再度扛起了导演的“枪”。为了拍好《如影随形》,陈育新还放弃了《射雕英雄传》的编剧工作。这是继《笑傲江湖》之后,内地拍摄的又一部金庸剧,陈育新曾参与之前《笑傲江湖》的创作。央视版《笑傲江湖》由黄健中执导,李亚鹏、许晴、巍子等主演。在陈育新看来,金庸小说不好改编,尤其是《笑傲江湖》,更是一部看起来“爽”改起来“空”的作品。

  

  “当时台里就给了一条意见,那就是尊重原著,保留金庸的武侠精神。所以编剧能发挥的空间不大,更多的还要看黄健中的导演风格。他是按照写实的历史剧拍的。”事实上,这种“尊重原著”并不为那时的观众所理解。当年,大家更喜欢看TVB的武侠剧,央视版《笑傲江湖》播出时舆论并不买账。如今,这一畸形现象也得到了时间的修正。十余年过去,这一版《笑傲江湖》的豆瓣分数,从5.5分涨到了8.3分。陈育新的编剧之路很顺畅,做导演则时断时续,但他乐此不疲。“编剧和导演是不同的工种,前者往往是影视工业里的惨烈一环,剧本交出去就没有掌控力了。都说电视剧是编剧的艺术,但有时候你肯定更想看着这门艺术在自己的手里发光发热。这样成就感更足嘛。”

  一部《征服》

  奏响新世纪前十年创作强音

  说起陈育新的刑侦剧,就不得不提及《红蜘蛛》。这是一部被誉为“中国式邪典”的电视剧,当年播出时“吓坏”了不少小朋友。有趣的是,这部作品也受到了《9·18大案纪实》的影响。《9·18大案纪实》播出之后,这种由非职业演员出演的伪纪实类作品蔚然成风。但相比起其他剧,《红蜘蛛》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即,剧中所有的罪犯都是女性。这是典型的商业剧思维,通过紧张刺激的剧情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不过,这部剧播出的时候,身为编剧的陈育新并没有看多少,那个时候他正在忙着写《征服》的剧本。《征服》是导演高群书和编剧陈育新继《命案十三宗》后的第二次合作,这一次高群书盯上了河北石家庄著名的“黑老大”张宝林案。采到的故事很曲折,陈育新写起来一蹴而就。“这个剧一半实写一半虚写,复仇主线基本是真实的,情感线是虚构的。”

  

  剧本写完后,众人并没有对这部剧有太高的期待。一则,它涉及的故事位于基层,并不像传统涉案剧那样牵扯甚广;二则,它是传统的黑白对抗故事,无甚稀奇古怪的设计。谁也没有想到,这部剧播出后火遍大江南北,荧屏上老是刘华强的身影。《征服》讲述了警方抓捕横行衡州的黑势力团伙成员,警匪之间的追捕与反追捕、复仇与阻止复仇的故事。纵览国产电视剧史,《征服》是一颗不能被忽视的星。这部首播于2003年的警匪剧,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不仅创造了当年的收视热潮,更在午夜档重播了无数次。现在还有人拿着“瓜包熟吗”的截图在淘宝买西瓜。

  

  1993年到2003年,是陈育新的创作蓬勃期。他学的是中文和电影理论,创作的技能全靠自学。“当时有个杂志叫《世界电影》,每期的后面都有一个剧本,是最经典的世界电影。我每期都要看那个剧本,然后找剧本对应的录像带,再一遍遍地拉片子。久而久之,剧本也就会写了,怎么拍也逐渐熟悉了。”《征服》之后,陈育新还自编自导了一部《铁面无私》。这部剧由陈宝国、江珊主演,讲述了公安民警破获一个大型伪钞制作集团的故事。受限于“反腐、涉案剧不上黄金档”的要求,这部剧最终未能形成太大的影响。涉案剧从2004年春天起受限之后,陈育新也进行了多番尝试:《正德演义》里有他对历史的颠覆认知,《男人四十》讲了成熟男人与纯情女孩之间的“邂逅”,《国家行动》是对三峡移民故事的描摹,《黎明前的暗战》则将目光瞄准了湖南和平起义……题材各异,类型不同。

  

  不创作的日子里,陈育新也没有闲下来。不能写涉案剧了,他就开始疯狂看美剧。这些年来,豆瓣7.0以上的美剧几乎都被陈育新看了一遍。那些经典的素材,融入他的血与肉里,成为他信手拈来的桥段和技巧。十年没写这类题材,陈育新进一步打通了刑侦剧创作的任督二脉。

  涉案剧创作应遵循“现实理想化”

  2014年播出的《湄公河大案》,是陈育新的单位——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布置的一篇“命题作文”。这样的题材,采访是必须的,但这部剧牵涉人员众多,采访步履艰难。《湄公河大案》根据2011年的“湄公河惨案”改编,讲述了中国公安机关在老、缅、泰三国警方的支持配合下,成功侦破杀害中国船员一案并破获重大国际贩毒团伙的故事。迷雾重重如何抵达真相,侦破技术如何善加隐藏,采访素材如何移形换位,陈育新费了老大的功夫。好在最后的成片效果尚佳,影响甚广。

  

  《燃烧》是陈育新最近的作品,由他自编自导,经超、张佳宁主演,讲述了民警高风通过处理一场抛尸案,发现了一桩多年前与爷爷、父亲都有关联的悬疑大案的故事。虽说是最近的作品,但这个项目的最初启动时间甚至还要早于《湄公河大案》。七年前,公安部宣传局找到陈育新,希望他能写一个警察世家的故事。

  

  他当时有些无从下手,直到《破冰行动》创作完成后,才逐渐有了心中雏形。“那段时间我采访了大量公安干警,也接触了很多故事,于是慢慢形成了目前的这个内核。”二十多年的刑侦剧创作经历,让陈育新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创作理念。“我认为,做刑侦剧和做古装剧是恰恰相反的。做古装题材,要尽可能与现实对应起来;而做刑侦剧,则要尽可能地做到理想化。把血淋淋的现实稍微钝化、软化一点。”何为现实理想化?这更像是一种价值观选择。现实中很多腐败分子就是被金钱和美色击倒的,直接写到剧里没有审美价值。而一个罪犯,他有为非作歹的一面,也必然有“拈花一笑”的一面。

  

  陈育新拿《破冰行动》中的马云波举着例子:一个缉毒英雄怎么会变成制毒的保护伞呢?犯罪分子从他身边人下手,拉他下水。为了给因为保护自己而受重伤的妻子减轻痛苦,他不得已和制毒集团达成了交易。这个沉沦的过程,是相对理想化的设计。由此,马云波就成了一个令人心疼的可怜人。目前,陈育新又投入了新剧的创作,题材保密。但他还是透露了一嘴:“依然是现实题材,涉案故事。”【文/冯壹】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