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无锡国资公司“入主”瑞丽航空,江苏首家本土航空公司浮现

无锡国资公司“入主”瑞丽航空,江苏首家本土航空公司浮现
2021年01月20日 10:51 新浪网 作者 澎湃新闻

  江苏最近迎来了第一家本土的民航公司,填补了该经济大省多年没有自家航空公司的空白格局。

  最新工商信息显示,瑞丽航空在2021年1月15日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具有国资背景的无锡交通产业集团以57%的持股比例成为瑞丽航空的新的控股股东,而原大股东景成集团的持股比例由70%降至13%。

  这也是新冠疫情期间,又一家被出售控股权的民营航空公司。

  收购“入主”,江苏首家本土航空公司浮现

  江苏通过收购控股权获得的首家本土航空公司,究竟是何来头?

  公开资料显示,瑞丽航空于2013年5月获民航局批准筹建,2014年5月开航,是云南首家本土民营航空公司。

  截至2020年6月底,瑞丽航空共运营20架飞机、74条航线,航线网络覆盖43个国内外城市。除了位于昆明的主运营基地外,瑞丽航空还拥有辽宁沈阳、甘肃兰州和云南芒市三个过夜基地。2019年,瑞丽航空的旅客运输量达449万人次。从数据上看,瑞丽航空的体量并不大。

  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旅游业遭受重创,航空企业更是雪上加霜。此外,据企查查信息显示,自2020年以来,瑞丽航空遭遇多起法律纠纷。瑞丽航空面临困境,寻求注资的传闻也由来已久。

  据了解,此次的收购方是无锡市交通产业集团,是由无锡市人民政府完全持有的国有独资公司,对外投资项目包括公交、地铁、公路客运、市民卡、通航机场等。

  事实上,作为苏南硕放机场所在地的无锡,对拥有一家“本地航空公司”渴望已久。据第一财经报道,去年无锡市交通产业集团就曾参与身处财务困境的香港航空的尽职调查,不过最终双方并未达成协议。

  地方政府对航空公司的渴求是显而易见的,但近几年来几乎没有新成立的航空公司。澎湃新闻了解到,航空公司的业务有一定的特殊性,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全,它需要有一整套安全管理的体系,运营管理的专业化要求高,再加上注册一家航空公司的资金需求庞大,因此,直接组建航空公司的难度大。

  更重要的是,航空公司想要运营,必须获得《航空运营人运行合格证》,其难度大和花费的时间很长。显然,没有更多选择之下,收购现有的民营航司也成为了地方政府的高效选择。

   “航企加码”,对无锡意味着什么

  拥有9座机场的江苏省,之前还没有一家本土航空公司,这与其经济大省的地位以及打造“交通强省“的雄心不相匹配。

  此次无锡交通产业集团对瑞丽航空的收购,意味着江苏第一次真正拥有一家本土干线的客运航空公司。

  其实,在2020年8月签署框架协议时,无锡交通产业集团就表示,作为全国性交通枢纽城市,拥有一家本地航空公司对无锡加快发展航空枢纽、实现枢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特殊的重大意义,将填补江苏省航空运输企业的空白,还有助于无锡形成对外开放的空中运输走廊,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格局,提升城市的国际影响力。

  一直以来,苏南硕放机场的现状显得尴尬。作为无锡、苏州共建机场,发展规模一直不大,在全国的排名一直不温不火,与苏锡两地的GDP以及老百姓的消费水平并不匹配。

  据无锡市交通局航空处介绍,2019年苏南硕放机场旅客吞吐量是797万人次。2020年,苏南硕放机场旅客吞吐量528万人次,同比下降30%多。对于瑞丽航空的到来,可以有效的整合相关航线资源、空域资源、机群资源等,为后续扩大市场拓展新空间。同时,也为无锡打造区域性航空枢纽城市、促进航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知名旅游专家刘思敏对澎湃新闻表示,从旅游角度考量,拥有本土航空公司可以突出无锡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过去,由于硕放机场的航线不够丰富,很多人只能买到上海或者南京的机场,再转高铁回到无锡。未来,无锡可以和成都、大理、洛阳等地方合作,加大与客源地、重点旅游城市城市的合作,无锡机场也可以作为被选择的目的地,这将会给消费者带来巨大的便利。

  当然,有了本土的航空公司,也意味着地方的主动性变得更强。一般情况下,想要开辟新航线,地方政府以及机场只能和对应的航司协调,航空公司开辟航线则更看重市场因素,主动权更多在航空公司手里。“这就和买房、租房的性质是相似的,你都可以居住,但是拥有自己的房子毕竟主动性更强。”刘思敏说。

  航空专业人士秦岭表示,下一步,无锡很有可能会将瑞丽航空改名为“无锡航空”,让其成为“无锡品牌”。

  目前,深圳航空以及东方航空占据苏南硕放机场市场份额近70%。短期内指望瑞丽航空提升无锡民航整体规模,改变无锡民航竞争格局的可能性并不大。对于无锡来说,该航司的品牌价值可能更重要。“有了‘无锡’这个牌子,对于航线资源的使用上,更加便利性,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更是多了一个城市名片。”秦岭说。

  疫情重压下,中小型航司纷纷展开自救

  其实,像瑞丽航空这样的中小型航空被收购的情况并非个例。

  民航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行业,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大,比如油价、汇率的波动。

  受新冠疫情影响,民航产业成为受冲击较大的行业之一,且复苏进程缓慢。民众对航空的出行需求骤减,机票销量更是腰斩。航空公司要维持运营,就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不少民营地方航企没有足够的能力拿到低成本融资。于是,减薪、裁员、停飞甚至破产就成了中小型航司的“自救”途径。

  航空业内人士林智杰说,疫情期间,中小航司可能每天都亏钱,现金流面临更严峻的考验,如果疫情持续,可能会有更多的航司主动参与或被动参与此轮并购重组潮。“今年全行业的亏损估计可能会有800亿左右。”据此前国际航空运输协会预测,全球航空客运需求到2024年才能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相比国际航空市场,国内航空市场较早恢复,但中小航司寻求资本运作进行“自救”早已开始。

  在瑞丽航空之前,另一家民营航空企业——龙江航空刚刚通过拍卖的形式易主,巧合的是,这也是一家“江苏资本”。澎湃新闻了解到,江苏艾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约7.71亿的价格,竞得龙江航空98%股权。这也意味着,江苏马上将拥有第二家本土的航空公司。

  据了解,龙江航空是黑龙江首家本土民营航司,成立6年来业绩持续亏损,运营三年多亏损近4亿元。

  2020年9月,青岛航空从全资民营航空企业正式转型为全资国有企业,由青岛政府全资控股。

  更早之前,在2019年9月,云南的另外一家民营航空公司红土航空在获得湖南省国资增资后,更名为湖南航空,成为湖南首家本土航空。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