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柯达默认品牌定位下调,捷达是喜是忧?

斯柯达默认品牌定位下调,捷达是喜是忧?
2019-10-23 11:28:05 汽车头条
斯柯达默认品牌定位下调,捷达是喜是忧?

近日,斯柯达首席执行官梅博纳(Bernhard Maier)回复了关于大众集团考虑下调斯柯达品牌定位,将来与韩系等低端品牌进行竞争的言论,梅博纳表示,“审查品牌定位是多品牌公司战略部门的核心任务之一,这是一个正常的过程。未来斯柯达品牌产品的空间、功能、经济性、前瞻性设计以及品牌价值都不会发生改变。”

斯柯达默认品牌定位下调,捷达是喜是忧?

从梅博纳的回复可以看出,尽管会保障斯柯达产品和品牌价值都不会发生改变,但同时也不得不服从公司对多品牌整体战略的规划,带着一丝力所不能及的壮士情怀。

斯柯达默认品牌定位下调,捷达是喜是忧?

此前,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等高层在对包括大众、斯柯达、西雅特在内的子品牌的市场定位进行评估时发现,斯柯达可能是最不具竞争力的品牌。因此决定调整品牌战略,斯柯达品牌将会向着低端市场渗透,和现代、起亚进行竞争。这对在华销量、利润双降的斯柯达品牌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

斯柯达默认品牌定位下调,捷达是喜是忧?

倘若斯柯达品牌如迪斯等高层所安排的那样主动降至低端品牌,这时候又会与捷达的产品矩阵有所重叠,这对双方会是两败俱伤还是双赢?

一直以来,斯柯达是骄傲的,也有着骄傲的资本。斯柯达原本是一个捷克品牌,后被大众收购,于2006年通过上汽大众入华,凭借高性价比、省油耐用、安全产品特点销量成绩一直不错。

曾经网上有这么一句话:“懂大众的人,最终都买了斯柯达”。可见斯柯达产品实力和口碑俱存,斯柯达的风光一直持续到去年,2018年全年销量34.1万辆,占大众汽车在华总销量的10%,

斯柯达默认品牌定位下调,捷达是喜是忧?

然而到了2019年,斯柯达御寒能力有限,销量下滑,今年前9月累计销量为19.4万辆,同比下滑22%。利润也在逐年下滑,从2017年的历史最高点9.7%,到去年的8%,预计今年将降至7.5%。

斯柯达默认品牌定位下调,捷达是喜是忧?

与之相对的捷达情况却如日中天,在今年正式“脱胎”大众由一款车型摇身一变成为独立品牌,并且是大众专门为中国消费者成立,只针对中国市场投放产品的品牌。

斯柯达默认品牌定位下调,捷达是喜是忧?

最初,捷达的独立并未被看好,很多人认为,失去VW标的捷达无法撑起销量,但9月刚上市的捷达VS5(配置|询价)和VA3在当月销量便破万,目标完成度达130%,用销量直接回击质疑。

独立后的捷达品牌定位与斯柯达一样,都是低于大众品牌的,但二者在产品等方面有所差异。

斯柯达默认品牌定位下调,捷达是喜是忧?

捷达的产品体现的十分务实,据了解,捷达旗下所有车型将配备智能中控屏,合资品牌一向配置并不丰富的标签将在捷达身上撕掉;车型价格打入10万元以下,如入门级家轿的捷达VA3(配置|询价),其售价区间为6.58~9.28万,紧凑级SUV车型VS5的售价区间为8.48~11.28万元。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冯思翰曾对汽车头条APP表示,捷达品牌的目标是填补目前大众在中国市场8-9万元的价格空白。

斯柯达默认品牌定位下调,捷达是喜是忧?

当下的斯柯达品牌定位却有些模糊,尽管在国外有着百年汽车制造历史,但是进入国内时间并不长,即是价格最低的小型SUV柯米克(配置|询价)售价也要10.59万元起,再加上斯柯达近期终端市场优惠,当初树立的口碑和性价比已经逐渐沉没。

捷达还有另外一个优势是斯柯达无法比拟的,便是在中国市场特有的品牌情怀。大众捷达在1991年进入中国,是最早进入中国的轿车,皮实耐用、节油省钱和维修便宜是它最初的标签,到老捷达停产前,不到30年的时间里,累计销量达到400万辆,平均月销量妥妥过万,堪称一代神车。

斯柯达默认品牌定位下调,捷达是喜是忧?

拥有品牌情怀的捷达并不意味着抱住了永远的救命稻草,如何借情怀发挥才是现阶段捷达应该思考的,而这也是品牌未来能否实现长期发展的关键。

尽管当下斯柯达品牌被传定位将低端化,销量表现也有所不佳,但这并不意味着被大众边缘化,只能说是进入品牌调整期。

对捷达品牌来说,多一个竞争对手并非是坏事,产品也需要在不断完善和竞争中实现成长,像奔驰宝马相爱相杀超百年,早已跨越竞争对手的关系变得惺惺相惜。

对于自主品牌来说,10万元以下的象牙塔也被合资“入侵”,而想要保住原有的市场份额就得拿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才行,否则就会在淘汰赛中出局。

新浪汽车公众号
新浪汽车公众号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

相关车系

实时热搜

更多>>
点击查看完整榜单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车型

更多>>

竞争力对比

更多>>

购车帮帮忙

更多>>

汽车黑科技

更多>>

精品原创

阅读排行

新浪扶翼

行业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