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如何把握教育新契机,实现从“双语”人才向“双文化”人才的晋级

如何把握教育新契机,实现从“双语”人才向“双文化”人才的晋级
2021年03月04日 15:57 新浪网 作者 澳峰利鑫

  如今,我们都在谈教育差距,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教育差距已经不仅仅是平面差距,更多是跨维度的比较。同样是教育,人与人之间甚至大部分时间并没有可比性。目前国内的国际学校学生就站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教育维度上。

  这些孩子中的大多数母语是汉语,但被期望能够用英语学习国际课程,企图与海外学生共享国际化的教育资源成为国际化人才。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国际化人才呢?

  事实上要培养未来的国际化人才,仅仅靠学习国际课程、考出好成绩,或单纯地提高英语水平都是不够的,现在国际化人才的定义的范围又扩充了不少,应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应能够理解和欣赏不同民族的文化,能够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生活和学习。

  且不说在国内接受国际教育的孩子,仅是随着留学生们在国外的学习生活遭遇语言障碍、文化冲击、难以融入当地社会等问题就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我们家长和学生都意识到,要想真正成为国际化人才,需要不是漂亮的英语考试成绩或是学多少门课程,而是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够理解和欣赏不同民族的文化。

  这就是双文化论。其实早在1995年,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早就提出来过。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这一观点。

  

  如今我们家长也慢慢发现并希望孩子能放眼世界找到更广阔的人生舞台。这其中“双语”只是打破沟通障碍的第一步,最终能让孩子在这个舞台上自由“实现”发展,一定是更为深刻的“双文化”教育。

  那么随着国际交流以及当今企业寻求既传承中国文化又接轨世界思维的“双文化人才”的口号,学生和家长如何把握时代契机,实现从双语人才向双文化人才的晋级呢?

  相信有的家长马上会提出来——送孩子出国留学。

  这是一个解决方法,但并不是现在的,更适合九十年代甚至更前。因为曾经的那个年代,尤其是在上世纪改革开放初期,社会是真的需要这些海外留学归来的人才,因为他们可以给整个社会带来与众不同的变化,因为他们出国后,这对他们的思想和意识都产生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上,这一点很多用人单位都需要。

  现在全世界的发展越来越小,差距也越来越小,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对留学生的选择从大面积应用转变到精细化需求,只有那些真正在国外学到东西,并且真正是名校的学生,才有可能获得国内外企业和用人单位的认可。这也是为什么当下留学生找工作难的原因。

  那么,如何才能切切实实保证孩子真正在国外学到东西,成为“双文化”人才,拥有光明的未来呢?

  小编建议,我们有条件的家长可以考虑移民。

  我们以西班牙为例:且不说顶尖名校会将大量的名额留给本国学生,控制留学生的比例。因此获得身份的移民子女录取几率大大高于留学生。

  也不细分析移民子女无学校和专业选择限制,而很多留学生无法报考热门专业,如法律、临床医学等。所以申请出国留学的过程中,名校申请竞争十分激烈,报考名牌院校专业难度则更大。

  我们只看一个数据:2016至2019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251.8万人,回国201.3万人,留学生回国占比达八成。但是,近八成高精尖的中国博士,选择留在国外。

  这就是毕业后求职的区别。

  留学生在当地找到满意工作的可能性较低,往返签证也会给求职带来的种种限制和麻烦。相较而言,移民子女则很容易被公司接受,从事自己满意的工作,也很容易跨国寻找就业和发展机会。

  如果选择回国发展,掌握三四门外语的移民子女也比国内学生或留学生有更大的竞争优势,未来发展也将一片光明!

  当然,小编也是要提醒我们家长,我们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选择移民到西班牙或是其他国家还是留学,都要因人而异。对此难以抉择的家长,可以带上孩子一起到我们澳峰利鑫找专业顾问及我们团队咨询。我们会综合学生自己的想法、家长的想法,以及孩子的性格和能力等多种要素,帮助家长和孩子分析出最优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