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女人的碎片》| 讲述分娩事故、丈夫出轨后,女人将如何自处?

《女人的碎片》| 讲述分娩事故、丈夫出轨后,女人将如何自处?
2021年01月22日 18:46 新浪网 作者 毒药观影团

  在《女人的碎片》中,“白寡妇”凡妮莎·柯比用一场30分钟无比真实的分娩戏,看痛了男性,看哭了女性。

  这部入围威尼斯主竞赛单元的电影,似乎也刺痛着国内观众恐婚、恐育的神经。

  但纵观全片,电影其实在用真实、沉浸的画面,一帧一帧宽慰我们:碎片的缝隙,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文丨金角大王

  编辑丨雷伊斯

  作为导演凯内尔·穆德卢佐进军好莱坞的首部电影,《女人的碎片》由马丁·斯科塞斯监制。影片一出,便让女主角凡妮莎·柯比捧回威尼斯影后。

  电影讲述的故事并不复杂。女主玛莎在家中分娩时,意外遭遇了一场医疗事故,导致她痛失腹中胎儿。

  惨痛的悲剧发生后,玛莎的生活也遭遇了一系列剧变......

  在女性议题频被提及的当下,《女人的碎片》并没有浮于问题的表面。相反,导演行云流水的视听,演员情动于衷的表演,共同带我们走进了女性内心的挣扎与得救。

  30分钟的分娩长镜头,128分钟的克制叙事

  据说,现实中为了让男性体验女性生育的痛,许多地方推出了男性分娩体验项目。

  一个个壮汉常常疼得下不来台......

  观看《女人的碎片》,你甚至都不用去线下体验,导演用开场长达30分钟的长镜头,迫使观众精神上经历了一场分娩的阵痛。

  观众仿佛置身分娩现场,同玛莎一起经历了分娩前的紧张、焦躁;羊水破裂时的剧烈疼痛;助产士在一旁的指导、鼓励;胎儿降生时的喜悦,以及婴儿身体发紫后的恐慌......

  

  这场戏中,戏剧结果甚至都不重要。也许早有观众猜出婴儿早夭的结局,但分娩过程仍然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可以说,凡妮莎·柯比逼真到发丝的表演,歇斯底里的疼痛展现,无愧影后桂冠。

  而此时,电影才缓缓打出片名......

  玛莎的生活誓必因这场事故截然分成两段。但导演却把事故后玛莎生活的变化,拍得极为克制。

  比如当玛莎重返职场时,她发现自己的工位上坐着另一个男人。

  经玛莎提醒后,对方说:“好好好,你别激动。”

  玛莎困惑地问:“请问我看上去很吓人吗?”

  用如此细节,导演触及的是女性生育与工作的尖锐现实问题。但因为玛莎遭遇事故后,主观上也确实会更敏感,所以我们很难说这是不是她的过度反应。

  

  这场戏因为混合了主客观感觉,所以让观众能够既抽离,又代入地去体会玛莎的处境。

  很多观众觉得这部电影在分娩戏之后高开低走,其实不然。影片正是在克制中,于细微处,展现出了丰富的内涵。

  男性都经不住考验?

  片中,玛莎作为一位中产阶级女性,丈夫却是一个修桥的蓝领工人,就连夫妻俩买车的钱,都是女方家长出的。

  爱情与阶级相遇时,《泰坦尼克号》表现的是you jump,I jump的决绝。而《女人的碎片》则隐去了玛莎如何克服阶层差距,投身婚姻的过程。

  这个过程所彰显的女性自主力量,像颗种子一样,被导演埋在了冰山之下。

  一颗种子要真正地发芽、成长,还需要经历更多考验。

  开场医疗事故所带来的丧女之痛,自然成为了玛莎与丈夫面临的最大考验。

  但正如青年作者蒋方舟的呼吁:不要轻易考验人性。

  因为人性往往是经不住考验的。

  在医疗事故后,玛莎和丈夫之间的情感越来越疏离。在一场求欢不成的戏份后,玛莎丈夫逐渐走向堕落深渊,他开始酗酒、卖车,甚至出轨了玛莎的律师。

  玛莎也在创伤后想寻找新的安慰,但当她于酒吧和一个黑人男性产生火花时,关键时刻她还是逃离了现场。

  

  随后,回到家中的玛莎被丈夫怀疑出轨,丈夫将保健气球重重砸向玛莎。

  而事实是,玛莎没有出轨,出轨的是她丈夫。

  保健气球被玛莎用烟头烫瘪,就像玛莎瘪下去的孕肚。这无疑象征着夫妻俩的矛盾已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

  这样的故事发展,似乎印证了人性经不住考验的特点,相比之下,男性好像更是如此。

  但影片并没有用出轨事实,去挑起两性对立。导演其实拍的还是人的成长。丈夫的出轨体现的是他面对生活考验时的无能为力,而玛莎的悬崖勒马,展现的是她面对苦痛时艰难成长的心路历程。

  尽管在路上有摇摆、有恍惚、有困惑,但穿越过去,终将不同。

  面对医疗事故,是控诉还是宽恕?

  当导演把玛莎的成长心路铺垫到极致时,影片转眼到了结尾的法庭戏。

  玛莎和事故中的助产士对簿公堂。即使这不是玛莎的本意,但玛莎妈妈坚决认为是助产士的不专业导致了事故发生,因此要用法律讨回公道。

  

  这场法庭戏,呈现出非常复杂的解读空间。一方面,法庭代表理性,代表要用理性力量解决创痛的玛莎丈夫、玛莎妈妈等人。

  但玛莎此前对于助产士的态度一直偏向感性——她当然对女儿的早夭无比心痛,可如果不是来自母亲的压力,她也未必会和助产士对簿公堂。

  当玛莎被迫站在原告席位时,处于有利地位的她,做出了令人意外的决定:

  她选择原谅助产士。

  因为,玛莎认为没人希望婴儿一降临就夭折,助产士在这场事故中也只是无心之失。

  玛莎的决定令躲过了牢狱之灾的助产士泪流满面。法庭上的这个反转也完成了玛莎的人物弧光:她做的是独立的判断,走出的是创痛,完成的是成长。

  玛莎身上有一种女性游走在理性与感性之间的力量,这种力量明媚、开放、耀眼,背后连接着女性隐秘的自我成长。

  而所有成长都离不开时间,整部电影也在用时间的缓缓流动,去隐喻人物的变化。

  比如片中表现玛莎喜爱闻苹果气味,因为她觉得自己早夭的女儿身上散发着苹果味道。在影片最后,一个小女孩爬上了高高的苹果树。

  从苹果籽到苹果树,这是时间的魔法。

  

  又比如片中那座大桥从开工后,两端就一点点接近,最终合拢。这当然也是电影中时间的显性呈现。

  用这样轻柔、克制的叙事,这部电影既让我们沉浸在女性创痛之后生活的碎片中,也让我们看到了女性拼凑碎片的努力,以及那从碎片缝隙透漏下的成长光芒。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