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日本天皇和唐国强老师,谁的皇袍更接近唐朝原版?

日本天皇和唐国强老师,谁的皇袍更接近唐朝原版?
2019年04月30日 16:04 新浪网 作者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30日,在日本被称为“最后的平成之日”,这一天,即将退位的平成天皇明仁身穿天皇正装“黄栌染御袍”在皇居完成一系列仪式之后宣布退位。

  日本天皇和唐国强老师,谁的皇袍更接近唐朝原版?

  这个流程中,天皇穿着的那身装束显得尤为扎眼,在不少中国网友看来,天皇这身装束色泽晦暗,似乎显得很“土”,身为堂堂一国之君,怎么这个审美水平呢?

  但且慢,且先不要嘲笑天皇和日本人审美。须知天皇的这身装束,其实非常忠实的反映了一千多年前咱们中国唐代的审美情趣——是的,在中国的盛唐时代,皇帝就是穿着这样颜色和型制的皇袍上朝。

  跟你在电视剧中看到的那些皇上穿的亮闪闪的土豪金色是不是差别很大?告诉你,其实那些电视都穿帮了,至少在明以前,只有“贱人”(不是骂人话)才穿那么金黄的衣服。

  日本天皇和唐国强老师,谁的皇袍更接近唐朝原版?

  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就要从中国服饰史说起了。

  其实中国在南北朝之前的传统汉晋礼服,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袍色排列制度,更多是通过冠、印、绶、佩等部分的不同加以区分。北朝末到隋代,在受胡服影响而产生的常服系统中,逐渐形成了以服饰颜色排列等级的“品色服”制度,其基本序列自上而下大体依次是紫、绯、绿、青、黄,并被后世沿用。

  这种等级排列的成因有很多,但最深层原因,和当时各种颜色染制的难易程度有一定关系。紫、绯是染制最难的两种颜色,明艳度也较青绿高,被选择为一、二等服色;青色系的来源蓝草种植普遍,染制技术成熟,和绿色一起成为三、四等服色;黄色是在自然植物中最容易获取的染料色素,黄也就成为了最容易染出的织物颜色,成为当时服色等级的末端色彩,和完全不用染、最廉价的白色一起,在隋唐被定为“流外官以及庶人服色”。

  这么说来,既然黄是最低等的颜色之一,那皇帝为什么也穿黄袍?其实这是一个长久的误会。很长一段时间里,黄色并非帝王的专属色,的确就是上自天子、下至庶民最日常的袍色而已。作为非礼仪服饰,初唐官员“入朝参及视事听兼服黄,与庶人无异”,也都可以随时随意穿用黄袍。但唐上元年间曾有一次“禁黄令”,起因是某次“洛阳尉着黄衣夜行,为部人所殴”,官员夜里穿着黄袍,被当做贱人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围殴。高宗(就是武则天她老公)闻后“下诏申明之,自此朝参行列,一切不许着黄”,禁止官员朝参着黄。

  简单地说,皇上禁黄的原因是,居然是因为这种颜色太“贱”,官员穿着出去容易受人轻视,所以禁止官员穿戴,至于平民百姓,想穿黄在当时是很随意的事情。

  那皇上的黄袍是怎么谁是呢?其实,当时属于帝王独有的“黄”,是一种与普通黄色系完全不同的颜色,是一种黄中偏赤的“赭黄”、“赤黄”。这种选择除了因为该颜色与太阳的色泽最为相近,还和隋文帝个人喜好有关,两唐书多次提到的“隋文帝喜服赭黄文绫袍”。到唐代因隋旧制,皇帝继续“以赭黄袍、巾带为常服”,“天子袍衫用赤黄”,以及“皇帝柘黄袍衫”,就一直被沿用下去了。

  日本天皇和唐国强老师,谁的皇袍更接近唐朝原版?

  这种用柘木或黄栌染出的赭黄,起初也不禁臣庶使用,当被皇帝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才渐渐成为其专属颜色。所以唐宋两代,真正皇上专属的颜色其实就是天皇穿的那种今天看来土不拉几的赭黄色。到明代建国后,由于华夏传统已断多年,而要饭出身的朱元璋同志没啥文化,分不清那么多黄色,于是干脆把禁黄的范围延伸至“柳黄、明黄、姜黄”,但帝王正装的袍色依然是赭黄。

  日本天皇和唐国强老师,谁的皇袍更接近唐朝原版?

  留存至今的明代帝王肖像中,尤其是中后期,大多身着各种赭黄、赤黄色袍服——可以看出,明朝后期皇帝修养提高了以后,审美趣味还是朝着这个方向靠的。

  不过到了清代,由于入主中原的满族人特殊的审美倾向,帝后朝服颜色一下子调整为我们所熟悉的明亮度最高的“明黄”,凌驾于所有颜色之上。这种金灿灿的土豪金色于是成为老百姓严重高贵的象征——只是我们很难想象,这种在后世象征皇权的最高色彩,在盛唐时代却只是庶人都不愿穿的贱色。

  而模仿唐制的日本,至今还把赭黄色当做天皇的专属色彩,平安初弘仁十一年(唐元和十五年,820年),嵯峨天皇以遣唐使菅原清公带回的唐制作为范本,颁布了改定天皇服饰的诏书,制定天皇大小诸会用“黄栌染衣”。其衣色即为黄栌和苏木染出的赭黄色,这在日本也成为天皇之外的绝对禁色。1989年明仁天皇即位时,使用的束带装束礼服,便是最隆重的“黄栌染御袍”,这种衣服即便对于天皇来说,也只有重大庆典在会穿,以表正式。

  日本天皇和唐国强老师,谁的皇袍更接近唐朝原版?

  所以你今天看到的天皇的着装,其实是现如今最接近唐朝皇帝的一次cosplay。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王昱

  (壹点号 假装在京都)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