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齐鲁法治锐评|法律“擦边球”更要严惩

齐鲁法治锐评|法律“擦边球”更要严惩
2021年12月09日 14:49 新浪网 作者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12月5日,小红书涉嫌泄露未成年人隐私及内容审不严问题被央视新闻点名报道。对此,小红书对报道提及审核漏放情况致歉,并透露平台近期将启动新一轮未成年治理专项行动。此前,小红书也曾被央视、中国青年报等媒体报道假笔记、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个人信息或误导用户同意收集个人信息,甚至涉黄等问题被下架。内容审核屡屡出现“漏洞”,难道只是道歉了事?这种试图“常态化”打法律“擦边球”谋取不当利益的行为,必须进行严惩。

  其一,这一次的小红书已经侵犯未成年人权益,违反了今年6月实施的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二条“信息处理者通过网络处理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和必要的原则”和第七十三条“网络服务提供者发现未成年人通过网络发布私密信息的,应当及时提示,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的规定,可以判定,小红书作为网络平台并没有严格履行法律规定,屡屡出现的“漏洞”行为甚至存在故意嫌疑,这点万万不能让其蒙混过关。

  其二,法律“擦边球”必须堵漏,不能让问题疏忽成为“永久挡箭牌”。小红书这一类的诸多网络平台,已经可以熟练运用精准算法,对敏感词句内容进行筛选推送,类似的“疏忽漏洞”只能是人为因素,或者是利益使然。必须进一步健全网络等新兴领域相关法律制度的立法修法,填补时间差、堵严空白区,既要保证新技术新运用的大力培育,又要充分利用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加以引导、规制,以良法善治保障网络空间健康发展,不会沦为法外边缘之地。

  其三,严惩法律“擦边球”决不能限于并止于小红书。类似的网络平台,包括实体公司,都有可能存在利益趋向的“擦边球”问题,治理必须保证相关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擦边球”之所以出现,最大的问题在于法律法规的滞后和现有法律法规的实施不力、做表面文章。解决的办法除了完善法治之外,可以健全守法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对公德失范、诚信缺失等“擦边球”行为的惩处力度,使尊法守法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唯有此,方能有效防止小红书之类翻“黄”。

  法治评论员 鲁法平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法律未成年人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