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北大社会学系送给新生的这本书,也能帮你变得更“社会”

北大社会学系送给新生的这本书,也能帮你变得更“社会”
2020年09月04日 09:00 新浪网 作者 柿子06028

  一年一度升学季,别人家的大学又开始了宠“萌新”大赛。

  从录取通知书到新生大礼包,总有那么些不一样的惊喜,让围观群众瞬间变身柠檬精。

  看看东南大学,光是这会唱歌的录取通知书就相当有排面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好看的定制EMS外包装算是基本操作,重点在于这架镂空雕刻的小飞机。

  这就完了吗?人家还在里面藏着一份为中国首辆火星车而来的邀请函!第一个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孩子还能触发彩蛋——限量版火星车。

  现在回炉重造,还有机会考上北航拥有它吗?

  再看看华东师范大学,一个EMS包裹已经装不下它对新生的热情了。

  萌新们将拥有限量版专属红色毡布包。里面的定制便利贴、兑书券就不提了,最亮眼的是布包内封存了一朵新鲜樱花的水晶皂。

  哪个女孩子不心动呢?

  还有南京大学,走的是国潮古典路线。

  他们的通知书外壳用的是有着江南丝绸般气韵的彩丝纸,打开外壳就是一幅绝美插画。

  里面还精心准备了为贫困地区背书带货的花茶、一场别具一格的互动仪式......

  而北京大学,作为中国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录取通知书自然也是很优秀的——以京师大学堂匾额为灵感的封面彰显着北大的庄重古朴。

  这里就不一一为大家呈现了。重点是,作为大学与新生的见面礼,它们不只是锦上添花的装饰物,包括录取通知书在内的大礼包承载的更是学校的办学理念、治学成果,以及对尚未相见的学子的殷殷期盼。

  北航的小飞机和北斗七星代表着学校对新一代翱翔九天的希冀和对国家航空航天事业的致敬;华东师范大学的樱花皂象征其“幸福之花”战略,也是提醒新生作公共卫生安全的守护者;南大的花茶代表着对学子的美好祝愿,同时也代表着其在脱贫攻坚路上的足迹。

  然而事情并没有结束。学校的宠爱告一段落,开学报到之际,该是各大院系登场了。

  比如,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在同学们上交档案、完成报到时,还为他们准备了一本本专业入门级图书——《与社会学同游》。

  不仅能带回中意的社会学大佬靓照,还能收到不同大咖老师的亲笔寄语!

  那么这本让北大社会学系当做开学礼物送给新生的书究竟有什么与众不同呢?

  它被奉为经典至今不衰,不同于我们对于这个学科苦闷烦躁的偏见,作者宣称“社会学是个人的消遣……社会学更像是一种激情,社会学视角颇像使人着魔的精灵,无情地驱使我们不断地思考它自身的问题”。

  在这本书里,伯格在学科内外大开大合,对各家学派的观点予以点评,同时以自己深厚的学养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以致于译者何道宽教授直言,阅读和翻译这本书真是一种享受。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要学社会学,但是谁不是不可避免地要成为社会人呢?

  个人是社会的囚徒?

  人与社会是什么样的关系?

  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曾说:社会外在于人,社会现象是客观的“事物”,从内到外都给人定位,界定人的角色和身份,决定人的命运,在社会这个庞然大物面前,人是被动而无助的。

  从出生那一刻起,我们每一个人便处于不断被众人赋予期待的过程之中,父母希望我们健康,老师希望我们听话,警察希望我们遵纪守法,恋人希望我们永远爱他......

  不同的环境对未来的预期也会不同。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就应该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将来找个好工作,再努力买房买车结婚生子......

  而一个贫寒人家的孩子可能就是读完义务教育就该外出务工养活自己,富裕人家的孩子则是出国读书之后继承家业。因此,人们对于一个人的每一种期待都将决定一种人生的走向。

  而当社会对我们的期待最终悄然嵌入我们对未来的预期之中,我们其实很难不活成社会所期望的样子,争取社会想让我们争取的东西。

  所以啊,“有人读到大学毕业,有人进少年管教所,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命运。”

  那如果我们拒不合作,就要偏离社会的期待呢?我们将不被社会接纳。人是社会性动物,不为社会所接纳对于我们而言大概只比灭顶之灾好一点点。

  我们会被周围人孤立、嘲笑,我们会被社会剥夺自由及其他权利甚至生命。而这些对于行为偏离的惩戒还会受到其他人的认同和鼓励,所有的这一切都是悬在想要偏离社会期待之人头上的利剑

  这种无形的压力和束缚,它就在那里,亘古不变、与世长存,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我们在社会中生活,就是在社会逻辑的支配下生存。

  那么,社会的支配力量源于何处?这涉及社会学研究的两个重要主题:社会控制和社会分层

  没有社会控制,社会就不可能正常地运转。从最古老的暴力手段到道德习俗、群体约束再到法律,从初级群体到私人社群再到职业系统,社会控制机制无处不在。

  社会控制机制犹如一张罗网,谁也逃不掉;又好比是一个个禁锢人的同心圆,谁也无法突破重重封锁;亦好比是重重大山,压得人难以动弹。

  初级群体的控制机制包括规劝、嘲讽、议论、羞辱和放逐;社群的控制机制包括道德、风俗和礼节;机构的控制机制包括“辅导”“指导”和“治疗”;职业系统的控制机制包括升迁、开除和经济惩罚;私人生活圈子的控制机制包括非难、威信扫地、讥讽和鄙视。

  社会对人的第二重支配力量,是社会分层,它包括了阶级体系、种族体制、种姓制度。在现代社会,最重要的分层类型就是阶级体系。

  尽管阶级体系具有开放性,我们的社会身份有流动的可能,但只要有层次的划分,就会有位置的不同。社会地位塑造着我们的生活机会,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因此从根本上而言,也限制我们的生活选择。

  为了强化社会如监狱的比方,作者描绘了一幅令人沮丧的图画:“社会外在于我们,包围我们,涵盖我们生活的一切方面……我们的定位几乎预先决定和界定了我们所做的一切……如果我们跨越雷池,针对我们的社会控制机制和压制手段几乎是无穷无尽的……总之,社会是让我们身陷囹圄的历史囚笼。”

  或者我是我自己的敌人?

  社会给予我们如此沉重的枷锁,让人身处其中倍觉压抑,那么在本能的驱使下我们应当会竭力挣开束缚,又或者不得不服从于社会的威压之下。

  但是事实证明,我们没有被枷锁压垮,甚至对许多人来说这并不是枷锁。

  甚至对许多人来说这并不是枷锁

  为什么?因为这个枷锁是我们和社会合谋打造的,“我们想要服从社会。我们想要得到社会指派给我们的身份和角色。”

  由此,彼得修正了囚笼的理论,提出第二层隐喻——“木偶剧场”。木偶剧场的提出源于一些社会学理论,这其中包括角色理论、知识社会学和参照群体理论。

  角色理论认为,人的身份是被动接受的,不是主动选择的。从宏观上说,角色是由社会决定的,从微观上看,角色和身份由社会情境决定,身份是由他人决定的。这一理论能够解释人的“囚徒”和“木偶”困境。

  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承担他人的角色”的过程,儿童在与他人互动中接受社会分配给他的角色。孩子社会化的第一步是在与父母的互动中完成的,父母是“重要的他人”。而第二步是在大范围的社会互动中完成的,父母和亲密圈子之外的人叫作“泛化的他人”。

  木偶被看不见的线绳所操控,依照角色做出制定的表情、动作,社会角色不正是如此吗?每一种角色对应着一套行为模式。个人会给自己定位坐落在社会控制的诸多体系里,每一种社会控制体系都含有一个产生身份的设施。

  只要可能,每个人都会尽力处理好他的社会联系(尤其是亲密的社会联系),以便强化曾经使他满意的身份。而身份由社会赋予,依靠他人的承认维持。我们想要活下去,就要用心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所以,社会并不仅仅是涂尔干所谓的“处在外部”的客观现象,而且还是“存在于内心”的现象,社会是我们心灵最深处存在的一部分。

  我们受制于社会的枷锁,但这个枷锁不是我们被征服后套在我们身上的,而是我们和社会合谋打造的。我们与社会的合作就是对自己的背叛,我们自己纵身跳进了社会的陷阱。

  怎么样活得更自由而潇洒?

  监狱之喻是社会对我们的约束,木偶之喻是人的内心对我们的约束,处于内外双重重压之下,人的处境愈发沉重和绝望。那么,人还有没有“越狱”获得自由的可能呢?

  伯格的回答是:有。

  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回答如下问题:人自由吗?人不自由吗?人既自由又不自由吗?何为自由?如何验证自由?什么手段不能验证自由?什么手段能够验证自由?人“注定是自由的”吗?

  首先,自由的概念是难以把握的。其次,经验手段、科学方法、社会学框架本身皆不能验证自由。如果社会学家需要验证自由,他就必须要向哲学家学习。

  由此,伯格向我们指出的越狱办法是:变革、超然和巧妙利用。一些帮助我们理解自由的比方是:人生如戏、如剧场、如舞台、如狂欢节,社会生存如两面神、如悲喜剧。

  社会变革和革命可以推翻社会压力,一切变革都是先内后外的,内心的变革走在社会变革之前,内心的变革就是自由。

  超然的态度也可以减轻社会压力,由超然态度结合而成的亚文化圈子更可以在彼此认同中减轻原来孤身一人的压力。

  另一个减轻压力、获取自由的手段是“操纵”“巧妙利用”,“所谓巧妙利用就是用正常运转之外的方式去利用社会制度”。

  因此,人与社会实际上是双向互动的合作关系,社会约束塑造着我们,而我们也在影响界定着社会。我们并不总是像木偶一般任其操纵,我们是可以拒绝的。由此,伯格修正了“木偶剧场”,提出了第三个隐喻——社会如舞台,人生如戏。

  人不再是木偶,而是有意识的、活生生的台前演员。在永不落幕的演出中,我们可以选择全情投入,也可以选择和角色保持距离,甚至可以偶尔拒绝登台演出。当我们感知到操纵我们的“木偶线”存在之时,我们已经迈出了走向自由的第一步。

  在伯格看来,社会学有几大母题,第一是“揭露真相”,社会学是怀疑的艺术,揭露真相是社会学的固有逻辑;

  第二是“不恭敬的态度”,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生活着两种不同的人,两种人对社会的态度分别是恭敬和不恭敬的;

  第三是“中性化趋势”,不标榜某一种社会、某一种文化是唯一的标准,用变化、宽容、尊敬的态度去对待其他的社会、文化和世界;

  第四是“世界眼光”,最优秀的社会学家能够欣赏奇乡异土,他的内心向无限丰富的人类潜力开放,他热情追求新的视野,追求人类意义的新世界。

  除了这些,对于普通人而言,社会学最大的贡献在于,它有利于确立人的主体性,有助于人逃离社会的“监狱”“陷阱”和“木偶操纵线”,鼓励人去追求自由。

  今日活动

  你对社会学产生过相关兴趣吗?你是如何学习和看待社会学的?你觉得个体和社会的关系是?在留言区和大家聊聊吧!小北将挑选2位幸运读者,赠出这本北大社会学系都青眼有加的好书。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北大社会学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