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维京人是如何改信天主教的?

维京人是如何改信天主教的?
2019年02月05日 16:59 新浪网 作者 洞心说

  三年前就看到这个问题了。怕写不好,当然更因为懒,就一直没动笔;当然这个问题也确实太大,几乎就是早期北欧的国家史,足够写一本书了。为了把这极尽简略却还是长篇大论的东西变得好读一点儿,请允许我机械一些,分段来写。

  为了叙述方便,这里我用

  pagan

  一词的直译“异教”指代北欧宗教,对应

  Christianization

  使用“基督教”一词,而非“天主教”(当然,除瑞典外,大部分内容都在1054年之前)。引文和一些次等重要的内容就扔到注释里好了。

  丹麦:和缓的过渡

  早在8世纪初就有僧侣进入丹麦1,但直到百年后才算有所进展。826年,丹麦的哈拉尔德(

  Haraldr 'Klak'

  )履行了与“虔诚者”路易结盟时的约定,携亲族在美因茨受洗,成为了首位改信基督教的北欧“国王”2;莱茵河畔的英格尔海姆举行了盛大的庆典。但是哈拉尔德在次年就被赶下了台,继续散播信仰也就无从谈起。

  “石勒苏益格……全世界的商人纷至沓来”3,作为东欧-波罗的海-北海商路的转运港,丹麦南部的赫德比(

  Hedeby

  ,

  Heieabyr

  )与里伯(

  Ribe

  ,

  Rípa

  )是非常繁荣的商埠。商人带来了财货,也带来了宗教。一位叫安斯加尔(

  Ansgar

  )的教士——他曾在826年陪同哈拉尔德返回丹麦,彼时不过是个小年轻;865年逝世时,他是新设的汉堡-不来梅教区总主教,被称为“北方的使徒”——洞察并把握了机会,在这些地方建起教堂,执行施洗。

  他们还获得了鸣钟的权利,在异教徒看来无疑是一种挑衅。过分活跃的传教运动激起了旧神拥趸的反扑,其间似乎还有统治者的影子。赫德比的教堂数次被关闭。但是基督教却在民间悄然扩张,948年后的记录中出现了石勒苏益格(赫德比)、里伯与奥尔胡斯(

  ?rhus

  ,

  árus

  )由传教士兼任的主教。丹麦信史时代的第一位国王,以虔信异教且强硬著称的“长者”戈尔姆(

  Gormr 'gamli'

  ),就有一位亲基督教的王后。

  戈尔姆的儿子,就是著名的“蓝牙”哈拉尔德(

  Haraldr 'blát?nn' Gormsson

  )。这位无线技术鼻祖大约于965年接受了洗礼。据记载,一位叫波波(

  Poppo

  )的教士展示了空手抓烙铁而不伤的神迹,深感震撼的“蓝牙”当即皈依?。不管这个很有街头烫伤药小贩风格的桥段是否可信,改宗背后都隐藏着深重的实用主义考量。基督教是有力的援手,而异教不是。对内,他渴望加强王权;对外,他需要解决来自南方的威胁,其时德国人已经突破了丹麦边墙?。

  进入11世纪,丹麦国家及其君主都融入了基督教世界。“蓝牙”的儿子“八字胡”斯文(

  Sveinn 'tjúguskegg' Haraldsson

  )在征服英格兰后,从原先的丹麦法区请来教士制衡排挤汉堡-不来梅教区的势力,使教会免受德国人掣肘,手段娴熟老练。斯文身后,被称为“大帝”的克努特(

  Knútr 'inn ríki' Sveinsson

  )更是典范级别的人物,基督教信仰为他赢得了北海两岸臣民的拥戴,获得的赞誉太多了。

  

维京人是如何改信天主教的?

  克努特大帝和他的妻子,诺曼底的埃玛,向温彻斯特的新敏斯特教堂捐赠金质十字架。

  挪威:回流者国王与血腥的转变

  第一位改信基督教的挪威国王是“好人”哈康(

  Hákon 'góei' Haraldsson

  )。在英格兰长大?,自幼就是基督徒的“好人”在935年回到挪威,赶走了自己的哥哥“血斧”埃里克(

  Eiríkr 'blóe?x' Haraldsson

  ),夺得了王位。他的随从中有许多英格兰僧侣。面对异教支配的母国,“好人”传播基督教的尝试软弱无力:只有西部沿海建立起了少数教堂;离统治中心稍远,像特隆海姆(

  Trondheim, Tr?ndal?g;

  a.k.a.

  Niearós

  )就是异教的世界了?。

  当然“好人”更像是没空传教。在丹麦的支持下?,“血斧”的儿子们在953-957年间三次进犯挪威,全败。但奈何埃里克松实在太多,三场死了三个还有第四场第四个——961年,“灰袍”哈拉尔德(

  Haraldr 'gráfeldr' Eiríksson

  )在Fitjar之战中杀死了“好人”,坐上王位。

  “好人”按照异教葬俗被埋入一个土丘。宫廷诗人为他写了《哈康之歌》(

  Hákonarmál

  ),称颂他是异教众神之友,应当进入瓦尔哈拉。不知道他的葬礼上有没有人负责压棺材板。

  “灰袍”对于基督教的态度并不友善?。他于970年遇刺,挪威王冠落入了“蓝牙”哈拉尔德之手,其盟友哈康·西许尔扎松(

  Hákon Sigurearson

  )成为挪威实际上的统治者。此君是狂热的异教信徒,“蓝牙”曾为他派去教士,但他却在船只启碇前将僧侣们赶下了水。

  

维京人是如何改信天主教的?

  哈康命令教士涉水登岸,Christian Krohg

  转折点出现在995年。“金发”另一支的孙子,奥拉夫·特里格瓦松(

  óláfr Tryggvason

  )从爱尔兰归来,杀死哈康,夺过了权柄。此人同样是在英格兰受的洗,据说是在劫掠时遇到了先知,为之深深折服1?。奥拉夫带着多年掠夺得到的巨额财富和一票英格兰传教士返回故国,途径奥克尼群岛时强迫当地人改宗;到挪威后,他以特隆海姆为基地暴力传教,并强令法罗群岛和冰岛转变信仰。

  和充斥着武力逼迫、处决示众的传教活动相始终的是奥拉夫重新统一挪威的尝试,但他在两方面都太过激进,短时间内就树起了众多敌人。1000年,国内最强力的反对者、哈康的儿子埃里克(

  Eiríkr Hákonarson

  )引丹麦与瑞典为援,在Sv?ler海战中击败了奥拉夫。奥拉夫战至最后一人一船,投海自杀。埃里克控制了挪威,虽然接受了洗礼,但他不过是换了张皮的异教徒。挪威滑落回了半异教的状态,基督教的更进一步看来只有圣人能完成了。

  1015年,圣人出现。这一年,奥拉夫·哈拉尔德松(

  óláfr 'helgi' Haraldsson

  )从英格兰杀回挪威,即奥拉夫二世。他在1014年的诺曼底受洗成为了基督徒,随从中同样有英格兰教士。在其中一位主教格林克尔(

  Grímkel

  )协助下,奥拉夫二世以强硬的手段推行基督教。异教神祠遭到焚毁,追随者被强制改信11。1024年左右,奥拉夫二世召开“庭”(

  ting

  )大会,宣布信奉基督教是臣民的义务,并颁布了由格林克尔负责起草的教会法。

  与上一位奥拉夫如出一辙,奥拉夫二世同样也打着宗教牌收紧权力,整合内部分裂的挪威。于是他也遭遇了同样的命运:1030年的Stiklarstaeir之战中,本就处于兵力劣势的奥拉夫二世遭遇了手下的倒戈,被一根长矛刺穿。他被奉为殉教者,并在格林克尔的奔走下于次年被封为圣人。1110年,绰号“十字军”的挪威国王西许尔兹(

  Sigurer 'jórsalafari' Magnússon

  )领军到达耶路撒冷,鲍德温一世向他赠送了真十字架碎片,托他将碎片放到圣奥拉夫墓前。

  瑞典:拉锯战

  1020年,圣奥拉夫的宫廷诗人,冰岛人索尔扎松(

  Sigvatr Tórearson

  )出使瑞典,半路上发现家家户户都紧闭着房门在庆祝,他甚至找不到地方投宿;一个妇女告诉他这是献给精灵的牺牲祭典(

  alfa blót

  )12,令身为基督徒的索尔扎松惊惧不已。当基督教在丹麦和挪威已然无远弗届时,瑞典的广大乡村地区仍为异教支配。

  

维京人是如何改信天主教的?

  祭典场景,August Malmstr?m

  实际上,当尝试转化丹麦的信仰时,安斯加尔也将目光投向了瑞典。829年,他从赫德比来到比尔卡(

  Birka

  ),一座同样在东欧-波罗的海-北海贸易中繁荣的港口(此行他携带了厚礼,但是半路上丢了)。安斯加尔在当地人虚情假意的接待中呆到次年,他离开后旋即爆发了针对教士的屠杀,其直接后果是汉堡-不来梅教区停止了在瑞典的传教活动。851年安斯加尔再赴比尔卡,这次短暂的停留同样效果不彰。

  安斯加尔未竟的事业在80年后才得以继续。930年之后,汉堡-不来梅总主教乌尼(

  Unni

  )经丹麦前往比尔卡,当时还不是国王的“蓝牙”为他提供了帮助。936年乌尼客死比尔卡,几年间的工作依旧难有寸进13。比尔卡这么难啃是有原因的,它离异教圣地乌普萨拉(

  Uppsala

  ,

  Uppsalir

  )实在是太近了。同世纪稍晚,英格兰传教士也进入了瑞典,他们取道挪威和丹麦,聚集在南部的约塔兰(

  G?taland, Gautl?nd

  )(别和那个叫哥特兰的岛搞混了)。

  瑞典首位国王“胜利者”埃里克(

  Eiríkr 'inn sigrs?li'

  )在短暂统治丹麦期间皈依了基督教,但回到瑞典后又重拾异教信仰,活脱一条变色龙。不来梅的亚当(

  Adam von Bremen

  )记述,“胜利者”起初十分敌视基督教,但后来对传教士的态度转向温和,或许和这段假意改信日后悔过的经历有关。994年“胜利者”晏驾,其子“税王”奥拉夫(

  óláfr 'skautkonungr' Eiríksson

  )1?即位,此君似乎在继位前就已经是基督徒了。

  “税王”即位后铸造(确切说来是打制)的银币上有十字架图案,足见其宗教热情。他热情地邀请汉堡-不来梅教区派来教士,于1015年在约塔兰的斯卡拉(

  Skara

  )建立起了瑞典首个教区;英格兰教士与工匠也是他招揽的对象,尽管与挪威的龃龉破坏了这种尝试。但如同上文所述,异教在民间依然声势浩大,“税王”不得不与之妥协。他一直想摧毁乌普萨拉的异教神庙,却到死都没敢动手。

  “税王”死于1022年,他的两个儿子雅各布(

  Anundr Jakob óláfsson

  )和“长者”埃蒙兹(

  ?muner 'gamli' óláfsson

  )先后践祚,基督教在他们混乱的统治期内大幅扩张。汉堡-不来梅教区的德国教士基于斯卡拉、英格兰教士依托邻国挪威,将基督教推向了更远的地方;埃蒙兹还无师自通地玩起了教俗之争,在主教任命上与汉堡-不来梅教区唱反调,顺手驱逐了教区的使节。但是他的女婿斯滕克尔(

  Steinkell

  ),却为使节的返程提供了保护。

  埃蒙兹死后,王位为斯滕克尔所攫取。这位新王朝的君主在汉堡-不来梅教区支持下坚定地传播基督教,但还是不敢与异教撕破脸:他请来的主教再次提出铲平乌普萨拉神庙,却被担心引起动乱进而丢掉王冠的斯滕克尔拒绝。鸵鸟战术在他死后终于失灵,这就是1067年的两埃里克之战(

  Eiríkr ok Eiríkr

  )(CK2玩家让我看到你们的双手!)。按照不来梅的亚当所称,其中一位埃里克是斯滕克尔的儿子,另一位是“胜利者”埃里克一个信奉异教的孙子1?。两埃里克之战的结果是一个埃里克都不剩,双双战死。

  此时基督教在广大的乡村地区已然得势。不来梅的亚当在1070年后来到瑞典,基督教在他的主持下完成了由上而下的转变。乌普兰613号卢恩石刻1?,立于1060-70年之间,写到一个人死时穿着白袍(

  í hvitavaeum

  ),这是洗礼时的穿着。石刻上还有一个巨大十字图案,类似图案也出现在同时代的其他卢恩石刻上。各项法律也应运而生,其中的乌普兰法明确禁止了各类邪祀。

  异教的最后挣扎出现在1084年。斯滕克尔之子“长者”英吉(

  Ingi 'gamli' Steinkelsson

  )决心结束乌普萨拉的异教祭典,引发了一场暴动。英吉流亡至约塔兰,一位“献祭者”斯文(

  Sveinn 'blót'

  )被推举为王;但再执权柄的异教势力太过虚弱。短短三年后,英吉率亲兵突袭了“献祭者”,杀死了这位异教徒并重登王位。他于1110年逝世,其时基督教在瑞典的地位已牢固地确立下来。

  北群岛与法罗群岛:威压之下

  据《奥克尼萨迦》(

  Orkneyinga saga

  ),挪威国王“金发”哈拉尔德在压服国内其他势力后,组织了针对奥克尼群岛、设得兰群岛——也就是北群岛(

  Norereyjar

  )——的远征,并将它们封给了自己的亲信罗克恩瓦尔德(

  R?gnvaldr Eysteinsson

  ),后者又将领地转交给自己的弟弟西许尔兹(

  Sigurer Eysteinsson

  )1?。

  到了995年,罗克恩瓦尔德的曾孙“壮汉”西许尔兹(

  Sigurer 'digri' Hl?evisson

  )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奥拉夫·特里格瓦松。这个即将成为挪威国王的宗教狂在奥克尼群岛甫一登岸便召来了“壮汉”,令他和岛民们在信上帝和见上帝之间选一项。嗯,“壮汉”活到了1014年。他的后人们把持这组岛屿直到1231年,始终在挪威王冠下维持着半独立的状态。

  和北群岛不同,法罗群岛在1035年之前都不是挪威领土。《法罗萨迦》(

  F?reyinga saga

  )称一位叫格林(

  Grímr Kamban

  )的挪威人为了躲避“金发”哈拉尔德的暴政,在825年之后登上了当时还“无人定居”的法罗群岛1?。他名字里的

  Kamban

  很不北欧,似乎是来自古盖尔语

  cambán

  “驼背”——他很可能是赫布里底群岛的诺尔斯-盖尔混血后裔,或是盖尔化的北欧人;基督教的种子或许从定居之初就在岛屿上生根了。

  但是完全的基督教化,还得靠奥拉夫·特里格瓦松。他向法罗群岛的首领西赫蒙兹(

  Sigmuner Bretirsson

  )施压,要求群岛转变信仰。西赫蒙兹在“庭”大会上宣读改宗令,险些被打死。既然批判的武器不好用,那就用用武器的批判。他立马换了战术,带了一拨人闯入最坚定的反对派家中,说要么皈依基督教,要么立刻逝世。这是999年,法罗群岛同样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完成了转化。

  冰岛:自由邦的自由意志

  拓殖冰岛的维京人很快就被这个封闭且缺乏资源的岛屿所“驯化”,放弃了出海劫掠,成为了一群无害的岛民。因为同样的原因,他们非常依赖对外贸易,这在当时基本由挪威商人所垄断。就在同时,他们继承并发展了“庭”制度,将全岛划分为四个区,每个区设等数量的小首领,并定期召开各级会议,很有共和制意味。在1264年被挪威吞并之前,冰岛处于这样的“自由邦”时期。

  和法罗群岛类似,冰岛的拓居中也有相当数量的盖尔人参与,他们是岛上的第一批基督徒;之后陆续抵达的定居者中也不乏新信仰的追随者。但是相对异教而言,他们是绝对的少数派,且不可避免地受到同化。

  传教士大量前往冰岛是在980年左右,其中有一位海外归来的冰岛人,“远行者”科兹劳恩松(

  Tórvaldr 'inn víef?rli' Koeránsson

  )。和他一起到来的还有一位德国教士。传教工作可想而知地不成功,两人成为被戏仿的对象,并因卷入了人命案而遭到驱逐。

  接下来就又轮到那个男人,奥拉夫·特里格瓦松,登场了。他夺得挪威王位后立刻召来一个叫索尔吉尔松(

  Stefnir Torgilsson

  )的冰岛人,让他回到冰岛带领老乡们皈依正信。这位钦差大人到冰岛后用暴力手段(又来了)摧毁异教神祠与偶像,也遭到了驱逐。冰岛的全国大会阿尔庭(

  Alting

  )还专门通过了一个“亲族之耻”(

  fr?ndask?mm

  )法律,号召家庭检举亵渎异教神灵的成员。

  挪威方面的回应是又派去了一个叫桑格布兰德(

  Tangbrandr

  )的教士1?。此君以此前在挪威和法罗群岛的传教工作而为人所知,来到冰岛后成功施洗了一些显贵。对付反对者,他的手段则是肉体消灭2?。桑格布兰德于999年返回挪威,转化整个冰岛的目标无疑是失败了。

  奥拉夫失去了耐心,下令切断与冰岛的贸易,并威胁除非冰岛人皈依基督教,否则禁运会一直持续。冰岛高度依赖与挪威的贸易,这是一条绝户计。冰岛的基督徒则受到了奥拉夫的鼓舞,信仰基督教的首领们甚至开始建立属于自己的议事机构与法庭。新旧信仰间的摩擦迅速升级。

  第二年夏天的阿尔庭上,两方拥趸间又爆发了冲突,冰岛似乎到了内战边缘。但是长久以来的政治习惯挽救了自由邦。经过一系列干预与争论后,他们决定由阿尔庭仲裁决定冰岛的信仰。主持阿尔庭的是索尔盖尔·索尔克尔松(

  Torgeir Torkelsson

  ),来自冰岛北部的一位首领。他本人是一位异教徒,但有着许多基督徒亲族,是众望所归的人选。

  据《冰岛人之书》(

  íslendingabók

  ),索尔克尔松闭门苦思了一天一夜。在得到了双方无论结果如何都将遵守的保证之后,他宣布“所有人都应该成为基督徒,还没有受洗的人都应该受洗”。时为公元1000年。冰岛人对阿尔庭及其仲裁结果抱有高度的敬畏,即使奥拉夫在不久之后战死,挪威本身都回到了半异教的状态,也没有出现推翻仲裁的动议。

  Aftermath

  尽管维京后裔至少从理论上都已经成为了基督徒,但是异教留下的痕迹却没有被完全抹灭。正如11世纪的英格兰传教士,坎特伯雷的埃尔诺斯(

  ?lnoth of Canterbury

  )注意到的,异教习俗仍然顽固存在,只不过有的转入地下,有的则套上了一层基督教的伪装。其中的一些延续至今。

  

维京人是如何改信天主教的?

  瑞典Skog教堂的挂毯,12世纪。这个教堂的内饰却描绘了三个异教神灵:左侧持斧者为奥丁,中间执锤者为索尔,右侧拿麦穗者为弗雷。

  -------------------------------------------------------

  1·诺森布里亚出身的传教士Willibrord,被称为“弗里斯兰人的使徒”。他在弗里斯兰传教的时候也前往丹麦试图转化信仰,未果。

  2·虽然与英语的

  king

  同源,但是古诺尔斯语中的

  konungr

  更接近自称甚至僭称,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国王。这位哈拉尔德就相当可疑。

  3·出自安斯加尔的圣人传

  Vita Ansgari

  ,原文

  Sliaswich..., ubi ex omni parte conventus fiebat negotiatorum

  (我不懂拉丁文,自Steuer的德语翻译转译)。

  ?·这位波波的来历不明,似乎不是汉堡-不来梅教区派来的。科维的维杜金德(

  Widukind of Corvey

  )的记载,他与“蓝牙”同时代。

  ?·丹麦边墙见

  Danevirke - Wikipedia

  。有的说法认为“蓝牙”是在这样的武力逼迫下接受的洗礼。R?sdahl称东法兰克国王“捕鸟者”亨利于934年攻占石勒苏益格,迫使当时的丹麦国王改宗;但鉴于戈尔姆之前的丹麦国王传说色彩浓重,仅备一说。

  ?·哈康之父,挪威首位国王“金发”哈拉尔德(

  Haraldr 'inn hárfagri' Hálfdanarson

  )不喜欢这个小儿子,把他甩给了英格兰国王埃塞尔斯坦。哈康也因此被戏称为

  Aealsteinsfóstri

  ,意为“埃塞尔斯坦的养子”。

  ?·《哈康萨迦》(

  Hákonar saga Aealsteinsfóstra

  , 18. kafli)记载了这么件事:949年特隆海姆的耶鲁节上,自由民逼他吃下了一块马肝(

  kemur tá svo ae Hákon konungur át nokkura bita af hrosslifur

  )。极具异教色彩的行为。

  ?·“血斧”埃里克的老婆贡希尔德(

  Gunnhildr Gormsdóttir

  )是“长者”戈尔姆的女儿、“蓝牙”哈拉尔德的妹妹。

  ?·《灰袍哈拉尔德萨迦》(

  Haralds saga gráfeldar

  , 2. kafli):“他们到挪威掌权后与基督徒不睦”(

  en er teir komu til forráea í Noregi tá fengu teir ekki áleieis komie ae kristna menn í landi...

  )。

  1?·奥拉夫在锡利群岛遇到了这位先知,预言他将在不久后遭遇袭击并受伤。预言灵验后,奥拉夫返回了锡利群岛,接受了正信。《奥拉夫·特里格瓦松萨迦》(

  ólafs saga Tryggvasonar,

  kafli 31)。

  11·《圣人奥拉夫萨迦》(

  ólafs saga helga,

  60. kafli)写到奥拉夫二世在一个春天走访了乡村,发现臣民们都接受了洗礼,但对教会法却一无所知。

  12·

  blót

  是北欧异教习俗中的祭典,但请注意这个词本身有“牺牲”的意思。献祭物往往不只是动物。见

  Blót - Wikipedia

  。索尔扎松将这段经历写成了长诗

  Austrfararvísur

  (“东行韵文”),见

  Austrfararvísur - heimskringla

  

  13·关于这位乌尼主教的材料实在太少,这里我照抄了德语维基。见

  Unni - Wikipedia

  

  1?·现代瑞典语作

  Olof Sk?tkonung

  。中文资料普遍将其音译为“奥洛夫·舍特科农”,相当于把

  William the Conqueror

  翻译为“威廉·康克勒”。这个绰号的前半段是“税”或者“财富”的意思,或是由于其为瑞典首个铸币的国王,或是揶揄他向丹麦国王“八字胡”斯文纳贡。

  1?·两位埃里克的身份都十分模糊乃至可疑。目前的考据已经推翻了这位“异教徒”埃里克的身份,也就是说他和“胜利者”埃里克无关。见

  Erik och Erik - Svenskt Biografiskt Lexikon

  (瑞典语网页,居然能看得懂一点儿)。

  1?·碑文内容与雕刻图案见

  Uppland Runic Inscription 613

  

  1?·

  Orkneyinga saga

  , 4. kafli:

  'en er Haraldr konúngr sigldi vestan, tá gaf hann R?gnvaldi jarli í sonar-b?tr Hjaltland ok Orkneyjar, en R?gnvaldr jarl gaf Sigurei, bróeur sínum, b?ei l?ndin; hann var stafnbúi Haralds konúngs.'

  罗克恩瓦尔德的儿子在这场远征中战死,封地是“金发”的补偿。

  1?·从盖尔人修士的记载来看,他们早已知道这组岛屿,并在其上定居;但受维京人威胁而被迫离开。

  1?·桑格布兰德的出身同样不明,可能是汉堡-不来梅教区的德国人或者弗拉芒人。

  2?·《尼雅尔萨迦》写到一个诗人和他的儿子强烈反对传教,被杀。

  Brennu-Njáls saga

  , kafli 102:

  'tar m?lti mest í mót Veturliei skáld og Ari son hans og fyrir tae vógu teir Veturliea.'

  -------------------------------------------------------

  参考书目:

  R?sdahl, Else (1998),

  The Vikings: Revised Edition

  , Penguin Books  丹麦、挪威、瑞典三国基督教化的脉络参照此书内容展开,当然,如果我只是照搬的话,用不了两千字应该就完事儿了。

  Steuer, Heiko (1987),

  Der Handel der Wikingerzeit zwischen Nord- und Westeuropa aufgrund arch?ologischer Zeugnisse

  , G?ttingen: Vandenhoeck & Ruprecht  参照了其中对于赫德比和比尔卡贸易情况的分析。

  Haywood, John (1995),

  The Penguin Historical Atlas Of The Vikings

  , Penguin Books  无他,最后一张挂毯的解说是从这本书里抄的,维基百科上对三个人像的解释居然是意义不明?!

  尼尔·肯特,《瑞典史》,吴英译,中国出版集团(2010)关于瑞典的部分内容来自本书。小吐个槽,这本书对于人名地名的翻译有点水。

  引用的萨迦来自

  (冰岛语苦手表示还是要经常求助谷歌翻译)

  

  Heimskringla

  似乎有一个译名叫挪威列王传?挪威部分引用的萨迦都在这里了。

  Orkneyínga saga

  奥克尼萨迦,不过不全,只有前九章。

  Brennu-Njáls saga

  尼雅尔萨迦,这个网站还提供英语版本。

  图片出处:

  Cnut the Great - Wikipedia

  Haakon Sigurdsson - Wikipedia

  Blót - Wikipedia

  Skog tapestry - Wikipedia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