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4月20日,渡江战役打响后,百万雄师胜利渡过长江。渡江后解放军势如破竹,兵锋剑指,第三天就解放了南京城,红旗插上了总统府,在如此光辉耀眼、具有纪念性的历史时刻。此时我们不禁想到,在二十多年前,我党还是一个缺乏武装力量的党派。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众多党员和骨干被捕遇害,革命形势一度陷入低谷。为了反抗反动派的迫害,我党在8月1日领导了南昌起义,起义队伍共两万余人,主要来自于第20军、第11军以及第3军军官教导团。
起义军共分为6个师,其中4位师长:第20军第1师师长贺锦斋、第2师师长秦光远、第3师师长周逸群,还有第11军24师师长叶挺,都在建国前牺牲或逝世。只有两位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一位是第11军25师师长周士第。另一位就是第10师师长蔡廷锴。
01
对于周士第,大家还是比较熟悉的,1924年5月,在周公的建议下,孙中山组建了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车队几位领导者都是我党党员,也就是说这是由我党完全独立掌控的第一支武装队伍,而车队队长就是周士第。
后来以铁甲车队为基础,组建的第四军独立团,就是著名的叶挺独立团,此时的周士第担任第一营营长。北伐结束后,叶挺独立团改编为第25师73团,叶挺升为副师长后改任第24师师长,73团团长就由周士第担任。
南昌起义后,周士第率25师部分军官于2日抵达南昌,参加了起义,后担任第25师师长。
由于起义军南下失利,周士第奉命去香港寻找党组织,汇报起义军情况。在等待下一步指示时患上重病,后在好友劝说下没有向上级申请,就擅自离港去了南洋,从此与党组织失去联系。
虽然回国后的周士第一直坚持反蒋斗争,但直到1934年2月才来到中央苏区,与党组织重新取得联系,几个月后周士第跟随中央红军参加了长征,来到陕北后,周士第升任红15军团参谋长,三大主力会师后,又改任第二方面军参谋长。
红军改编八路军后,周士第担任第120师参谋长,成为八路军高级将领。而到了建国前夕,周士第已是第18兵团司令员,1955年身为正兵团级的周士第被授予上将军衔。
02
前面提到因为南昌起义军南下失利,周士第才逐渐与党组织脱离联系的,而起义军之所以南下失利,与第10师师长蔡廷锴关系很大。
1927年6月,蔡廷锴的第10师暂由叶挺指挥,7月底叶挺率24师、10师抵达南昌,准备起义事宜。
南昌爆发起义时,蔡廷锴正在庐山,参加汪精卫、张发奎等人组织的高级军事会议,在他得知南昌起义爆发的消息后,赶紧从九江赶往南昌。
在与叶挺、贺老总等人见面后,蔡廷锴表示自己愿意参加起义,受到叶挺等人的欢迎,并将他任命为第11军副军长兼第10师师长。
3日蔡廷锴率第10师作为先遣队,率先南下,这给他一个脱离起义军的机会。两天后,蔡廷锴与几位亲信谋划许久,将部队内所有党员礼送出队,在完全控制军队指挥权后,通过陈铭枢的牵线,投奔了蒋介石。
蔡廷锴率领的第10师共5000余人,占起义军总兵力的四分之一,因为他的叛变,致使起义军在汤坑战斗中失利,无法在潮汕地区立足,导致南下失利。
03
蔡廷锴的行为虽然对于我军早期发展影响很大,但也不影响他为抗日事业所做的贡献。
1932年1月28日,蔡廷锴率领第19路军反击进犯的日军,在当日就通电全国“尺地寸草、不能放弃”的抗日决心。抗战爆发后,蔡廷锴担任第26集团军总司令,参加指挥了著名的昆仑关战役。
抗战胜利后,蔡廷锴在周公引导下,认清只有我党才能救中国,坚定了与人民站在一起的决心,开始投身于反蒋斗争中。
1949年初,蔡廷锴受邀来到北平,参加第一届政协的筹建,建国后历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政协副主席,成为副国级的领导人。
新浪热榜
微博/微信扫码去APP查看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