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成熟的标志:不愿和好,只想和解

成熟的标志:不愿和好,只想和解
2021年03月03日 17:30 新浪网 作者 此时

  来源| 十点读书

  作者 | 两忘机

  表姨在村里是出了名的热心肠,谁家有事,她都会去帮衬一二,唯独对自己的公婆,态度冷淡。

  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自然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表姨和她公婆的关系如此紧张,也是有缘由的。

  表姨刚嫁去婆家不久,便被强制分了家。即便如此,公婆还是对她挑剔有加,每每被数落,表姨都不敢顶嘴、只是委屈得以泪洗面。

  而公婆真正寒透表姨的心,是在表姨怀孕的时候。

  那时候,表姨和丈夫发生了点口角,被对屋的公婆听见了。公婆不仅不维护怀有身孕的儿媳,还大骂儿子软弱无能,娶个媳妇也管不住。

  觉得在父母面前抬不起头来的丈夫,竟然不顾表姨怀着身孕,将她暴打了一顿,孩子没事,但却从此夫妻情薄。

  生下女儿后,婆婆并不是很待见,于是以农忙为借口推掉伺候表姨的责任。因此,表姨只得边坐月子边照看孩子,不小心受寒,落下了月子病。

  直到孩子长大些,表姨夫妻二人出海打拼,日子才慢慢好起来,公婆对自己的态度也大有转变。

  但表姨对公婆一直很冷淡,不少亲戚充当说客,劝她放下过往、主动和公婆接洽,维持一家和美才是最重要的。

  每次,表姨都果断拒绝了。她解释说自己也看重家庭和美,但就是过不了心里的这个坎儿。

  尤其是想起每一次月子病复发时的疼痛难耐、身怀六甲时被丈夫扣在凳子上打的场景,心底就开始泛酸,眼泪止不住往下流。

  过年期间,和表姨在一起闲聊,谈及和公婆的关系,她虽没有了之前的激愤,但看得出来,她依旧无法原谅:

  我不会干涉儿女和他们培养感情,但也无法为了表面的和睦而委屈自己。

  想来如此,因为起初被伤得太深,所以后来的亲近都让人望而生畏。

  就像作家毕淑敏说的:“烙红的伤痕直到数十年后依然冒着焦糊的青烟。”

  是啊,很多伤害,就像刺进血肉里的钉子,即使拔出来还是有印子,有形的伤口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长出新的血肉,而无形的伤口却刻在心上一辈子。

  就像尹惟楚老师说的:“有些东西就像坚硬的倒刺,插在肉里,长在心上,强制拔出来就是对自己的二次伤害。”

  光是回想从前就如此难熬,要她放下过往去笑脸相迎,何其残忍。

  唯有双方都愿意冰释前嫌,和好才叫成全;当需要牺牲另一方的感受去维系,和好便是伤害。

  因此,心里过不去的坎儿不过也罢,无法释怀的过往也不必释怀。

  因为,不轻易和一个伤害你的人握手言和,既是对自己的成全,也是对自己的保护。

  作家王尔德曾说:“为了自己,我必须饶恕一些事。因为一个人,不能夜夜起身,在灵魂的园子里栽种荆棘。”

  但很多时候,我们却常常因为放不下一些遭遇,将自己逼入穷巷,在蹉跎中受尽折磨。

  在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中,女主角李雪莲为了生二胎和丈夫商量假离婚,没想到假戏成了真,丈夫秦玉河背信弃义另娶他人。

  李雪莲为了讨回公道,将丈夫告上法院,企图法院判离婚无效。官司败了,心有不甘的李雪莲四处举冤从县里辗转告到市里。

  滑稽的是,秦玉河没告成,反让自己被拘留了几天。

  本欲及时止损的她,又被前夫出言侮辱。于是,为了出一口气、证明自己不是潘金莲。她决心去北京告状,十年之间,从未间断。

  一场闹剧,终以秦玉河的意外死亡画上句号,人死如灯灭,秦玉河的死让李雪莲的折腾毫无意义。

  搞笑之余,又觉得无比心酸:

  为了一场假离婚,又为了纠正一句“我不是潘金莲”,李雪莲前前后后蹉跎了自己二十年的时光,最后不仅没有纠正,反而将后半生给赔了进去,成为了人们饭后茶余的谈资和笑料。

  朋友看完电影感到难过,问我:“她难道没有别的活路了吗?”

  但其实我们都清楚,李雪莲悲剧性的一生,完全可以避免。她年轻貌美,为人能干。看清渣男后,完全可以找一个对自己死心塌地的爱人,过好后半生。

  实在可惜,李雪莲与幸福之间,只差了一句“算了”,只差一份和过往和解的豁达。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过得不好的人,一直在不如意中蹉跎岁月;而过得好的人,是因为懂得看开、放开,去享受那十之一二的如意。

  就像电影《中国合伙人》里的说的:“真正的强大不是原谅别人,而是放过自己。”

  是的,不较劲,不代表是你傻;不争执,不代表是你输。

  同样的,想要和解,也不代表妥协,而是选择放自己一条生路。

  在《亲爱的三毛》一书中,有一封让人疼惜的求救信:女孩因为小时候不幸被堂兄强暴,无法逃出阴影的她多年来都对此耿耿于怀。

  她在意念上一再强暴自己,不断地回想不幸的遭遇,让过去的伤在内心不断扩大、膨胀然后逐步吞噬自己。

  她开始怨天尤人,读书也无法专心,最终导致自己噩梦连连,在生死之间左右徘徊、不得安宁。

  三毛在给她回信的中这样说道:“我看见你相当积极在吸吮你的伤口,难怪它不能结疤。”

  细想之下,不无道理。女孩遭遇不幸,有恨是人之常情,可是不断在内心上演不幸,不仅不能发泄怨恨,反而给自己加诸痛苦。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过得太苦,并非是境遇太糟,而是我们对过往的反复撕扯。

  这世界有太多不如意,但生活还是要继续。毕竟,过日子是过以后,而不是过以前。

  如果每一件事都去计较,那短暂的一生终将虚耗;如果每一个人都去耿耿于怀,那这一生注定难逃悲苦。

  佛经上说:“如何向上,唯有放下。”

  正如张小娴所说:“容易忘记往事的人,是幸福的。”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