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裁员启示录:活下去最重要!

滴滴裁员启示录:活下去最重要!
2019-02-20 12:56:35 车哥们

尽管作为出行领域的头号玩家,滴滴还是感受到了来自市场的寒意,并迅速作出回应。

2月15日,滴滴CEO程维宣布:将裁员15%,涉及员工超2000人。与此同时,滴滴将加大在安全技术、产品和线下司机管理等方面的人力投入。与滴滴同处互联网领域的美团、知乎、摩拜等企业先后被爆出裁员消息。在程维眼里,当下,才是滴滴最接受考验的时候。

滴滴裁员启示录:活下去最重要!

互联网行业裁员并非个例,连稳定度较高的汽车行业也没能幸免于难。通用、福特、捷豹路虎等汽车企业先后宣布裁员过冬。

一场裁员大潮随着滴滴的加入引发了人们的深度思考。

暴雪将至,瘦身过冬

2018年,中国车市在28年高速奔跑之后终于被踩下一脚重重的刹车。中汽协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乘用车销量为2808.1万辆,同比下降2.8%。

从今年1月的销量来看,这一脚刹车并非蜻蜓点水,而是持续连刹。中汽协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汽车销量236.73万辆,同比下降15.76%。其中乘用车1月份销量为202.11万辆,为2013年以来最低的1月销量,同比下降17.71%,环比下降9.49%。

德勤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许思涛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的汽车市场虽在世界最大却非常分散化,未来中国车企应从现在的100多家减少到10家左右。”而随着中国合资车企的股比开放,自主品牌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艰难。

近来连续爆出的雷丁收购野马、车和家收购力帆、爱驰收购陆风使得这样的预言正在逐渐成为可能。车市下行迫使车企们开始思考如何在寒冬中顺利过冬,裁员显然是最简单粗暴地方式。

去年以来,福特汽车提出通过裁员节流开启110亿美元重组计划、通用汽车拟裁员14700人并关停7家工厂、FCA将裁员3245人进行电动和混合动力技术的转岗培训……

甚至资本市场的宠儿特斯拉都没能幸免于难。今年一开年,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内部信中提醒员工做好迎接寒冬准备,同时宣布裁员7%,减少支出提升利润的计划。多数业内专家表示,特斯拉在与传统车企博弈的过程中面临巨大挑战,迫使马斯克不得不做出裁员节流的决定,让特斯拉更加专注。

一方面,车企们通过裁员节流;另一方面,车企们也在通过抱团取暖的方式度过寒冬。

今年1月,大众、福特宣布在商用车、SUV等细分领域展开合作。2月,二者的合作更进一步,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也有了阶段性进展。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在全球市场一直针锋相对的宝马和奔驰也宣布联手开发A级轿车,以探索自动驾驶领域的更多可能。而背后更直接的思考,其实是风险均摊,最大化节约成本。

如今再来看滴滴裁员,更早之前就已经能够预见。而对于中国自主品牌来说,滴滴在国际市场的表现值得借鉴。

走出去或许大有可为

滴滴回应裁员时表示,公司存在巨额亏损。而滴滴内部人员透露,公司很大一部分钱被用于海外市场的扩张。

资料显示,从巴西的网约车平台“99”,到印度的Ola,再到南非、欧洲的Taxify,中东的Careem,以及美国的Uber和Lyft,滴滴通过收购或投资的方式,与全球前6大出行平台均形成了合作关系。另外,滴滴在投资海外的出行企业的同时,也直接在海外建立了自身服务的服务体系。2018年,滴滴相继在巴西、日本、墨西哥、澳大利亚等海外多个城市开启运营,为海外用户提供出行体验或服务等。

滴滴的国际化之路让自主品牌意识到,走出去或许存在更多机会。

“中国市场正在由存量市场变为增量市场,中国品牌必须要走出去”。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哈弗500万销量庆典上的发言振聋发聩。

长城在这方面给自主品牌做出了表率。国际布局上,长城汽车以保定为核心,先后在日本、美国、德国、印度、奥地利和韩国设立海外研发中心。截至目前,长城汽车已经在全球重点布局了19个市场,遍及亚、非、欧、美和大洋洲。长城汽车在俄罗斯图拉州建设的中国车企海外首家具备四大工艺的现代化制造厂,产品输出俄罗斯和欧洲市场。

而在我们研究的案例中,长城的国际化之路并非个例,吉利、传祺、奇瑞等自主品牌企业都在向国际化迈步。

值得庆幸的是,目前的国际形势也给自主品牌向外迈步提供了更多契机。尤其是中国提出并倡导的“一带一路”政策,这相当于直接帮所有自主品牌提前上了“拜帖”,给它们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

“平台+车企”或成移动出行主流趋势

2018年被称为移动出行大混战元年。原因是汽车厂商开始大规模蜂拥而至。截止到2018年,奔驰、宝马、大众、长城等几乎所有的传统车企都已经加入战局。

而所有汽车厂商对这片市场的热衷源于其巨大的市场潜力。调研数据显示,2017年,在中国,包括网约车在内的按需出行市场价值超过150亿美元。相较于汽车销售市场增长的不确定性,预计出行市场未来几年将以每年33%的增幅达到2025年的2010亿美元,到2030年则达到6560亿美元。

这意味着,在未来,汽车企业将不仅仅是“制造商”,还将是一个“服务商”。到2030年,全球汽车市场利润将有30%来自于出行服务,而来自新车销售仅26%。在此背景下,所有的汽车厂商都提出了由车辆制造商向移动出行服务提供商转型。

巨大的市场前景也吸引新的玩家和形式不断涌入。比如共享单车品牌哈罗出行联合首汽约车切入出租车和顺风车业务。专注出租车和顺风车服务的滴答出行。而此前一直按兵不动的美团,开年后动作频频。最新消息称,美团已经拿到了进入北京的网约车牌照,很快会进入北京市场。并且它也在郑州悄悄招聘网约车司机……

在移动出行百家争鸣的格局中。显而易见的趋势是,“平台+车企”的组合或将是未来出行市场的一种主流形式。其优势显而易见,前者提供流量,后者提供载体,虚实结合,节约成本的同时提高效率。当然,这只是表象上显示出来的方面。双方在各自领域的优势会让这条路走得更顺畅。

以刚加入战场的美团为例,它或许会成为车企们新的附庸点。几天前,威马汽车宣布接入美团打车,在上海地区为消费者提供出行服务。

2019年,网约车的主旋律是规范化、安全化。车辆服务正在逐渐趋于标准化;同时出行需要更加多元化,比如车内办公;再向后推,移动出行一定会和自动驾驶结合。如果这些工作全部由单一一方完成必将耗费巨大。双方合作共赢是最好的方式。这是二者结合的关键。

其实滴滴的表现已经验证了这个趋势。它先后与大众、车和家等汽车制造企业展开了合作。可以预见的是,以后这样的案例会越来越多。

滴滴裁员只是汽车行业应对寒冬的一个典型代表。在滴滴身上引发的问题值得每一个车企反思总结。

新浪汽车公众号
新浪汽车公众号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

相关车系

实时热搜

更多>>
点击查看完整榜单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车型

更多>>

竞争力对比

更多>>

购车帮帮忙

更多>>

汽车黑科技

更多>>

精品原创

阅读排行

新浪扶翼

行业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