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宴请聚会比较多,一顿大餐后30岁男子突发急性胰腺炎

宴请聚会比较多,一顿大餐后30岁男子突发急性胰腺炎
2021年01月08日 14:39 新浪网 作者 新华报业网

  有这么个比喻,说胰腺就像红薯“埋”在人体上腹的最深处,前面是胃,后面是脊柱,周围有十二指肠包绕,位置很隐秘。一旦受损,不仅令人腹痛难忍,还会牵连多个器官,有可能让生命画上句号。记者从泰州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人医”)了解到,近期该院消化内科连续接诊了多位急性胰腺炎患者,其中不少是暴饮暴食引起,提醒市民不能放纵饮食伤了身。

  市民张先生今年30岁,2020年12月21日他来到市人医看急诊,此时的他捂着肚子喊疼,脸色也不好。他告诉医生,自己当天和朋友在外大吃大喝了一顿,突然腹部疼痛难忍,同时还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十分难受。

  肚子是从横膈膜到膀胱之间的区域,这其中包含了肝胆、脾胃、十二指肠、胰腺、小肠、大肠、阑尾等重要的器官和组织,引起肚子痛的原因非常多,需要通过疼痛部位辨认和进一步检查来探明病因。随后医生发现,张先生血淀粉酶已经超过正常数值三倍以上,结合症状,他被确诊为急性胰腺炎。

  依据腹部CT的检查结果,“患者的胰腺周围出现大量渗水情况,程度为最高级别E级,幸好他的其他脏器功能未受影响,最后确定属于轻度重症。”为张先生展开后续治疗的是消化内科主治医师季云,此时他心中已经有了引发病症的答案,张先生也对其坦白,前些日子朋友宴请聚会比较多,“吃得多,酒喝得也多。”

  季云告诉记者,引发胰腺炎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有胆源性疾病、暴饮暴食和高脂血症等,过去我国以胆源性疾病为主,但眼下因暴饮暴食引发的病例在显著提升,与当代人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密不可分。“如果之前没有胃病,那么吃多了伤的不是胃而是胰腺。我们人体胆管和胰管在肠道上有一个共同开口,叫十二指肠乳头。平时胰腺分泌的胰液里所含胰酶是没有活性的,但和胆汁混合后能激活胰酶,从而能够消化蛋白质脂肪等。在我们暴饮暴食后,会引起胆汁、胰液分泌增加,再加上饮酒或进食过烫食物,可导致十二指肠乳头水肿,堵塞胆胰管,使被激活的胰液无法排出,消化胰腺自身。这个时候急性胰腺炎自然就出现了。”季云说,春节等节假期间胰腺炎患者会明显增多。

  经过一周多的住院治疗,张先生顺利出院,他表示经过这次“折腾”,今后一定会“管住嘴”,不敢再暴饮暴食了。

  多数患者为轻症

  但隐藏致命风险

  胰腺位于胃的正后方,平时虽然不容易被注意到,但是它对于人体其实很重要,是帮助我们消化和调节血糖的器官。胰腺炎主要是各种原因引起胰腺内消化酶被激活,进而侵蚀自身,这是一种化学性炎症,直白点说就是胰腺把自己给消化了。患者往往会出现上腹部疼痛、腹胀、恶心、呕吐和发烧、寒颤、黄疸等症状。作为全世界公认的最常见急腹症之一,急性胰腺炎有发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等特点。

  据了解,急性胰腺炎的死亡率总体不高,但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死亡率较高,患者往往出现休克、呼吸困难、猝死等情况,国家级的胰腺病学中心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死亡率约在10%。胰腺炎能变得如此“可怕”,主要因为胰腺不仅是一个有外分泌功能的腺体,同时也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它的生理作用和病理变化都与生命息息相关。

  国内一部著名的医疗新闻纪录片《人间世》第二季,曾播出这样的病例:29岁的年轻人在喝了大量的酒又吃了火锅后腹痛难忍,说像硫酸被倒进肚子里一样,被送到医院后直接住进了重症病房,昏迷了8天之久,就是得了急性胰腺炎。季云称,他们曾遇到过出现呼吸衰竭的患者,这是由于胰腺炎引起肺间质水肿,造成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而呼吸衰竭也是急性胰腺炎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病”先治病

  还要控制饮食

  那么怎么知道自己得了胰腺炎呢?季云介绍,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腹痛,痛得可以满地打滚的那种。疼痛部位主要在中上腹,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同时呕吐也不能缓解腹痛。此外,有的胰腺炎患者还会有腰痛表现,因为胰腺离后背更近,渗出液体会腐蚀周围组织,后腰部位就会有放射性疼痛,严重者可在两侧腰背部皮肤看到大片瘀斑。当然,依据病情轻重不同,患者的症状也会有差异。

  胰腺炎最喜欢找这两类人:一是本身有胆道疾病的;二是经常在饭桌上应酬或饮食习惯不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进而引发胰腺炎。当然,胰腺炎也是可以预防的,关键在于尽早地去除病因、规律饮食,并避免劳累。

  针对内因来说,胆结石患者要及时就诊,处理掉胆结石;高血脂人群需要“管住嘴,迈开腿”。日常生活中坚持少吃和多动,必要时要根据医嘱服用降血脂的药物,控制自己的血脂;长期酗酒人群最好终身戒酒,也能避免胰腺炎复发。针对外因,则要避免暴饮暴食及大量饮酒,牢记“适可而止”的道理,合理膳食;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减少熬夜次数。

  此外,一旦确诊为胰腺炎,就需要尽快到综合性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甚至手术治疗。

  记者 徐瑶 通讯员 刘薇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