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40余载,放映电影数千部……宿迁一位老电影放映员的光影流年

40余载,放映电影数千部……宿迁一位老电影放映员的光影流年
2021年03月16日 10:20 新浪网 作者 新华报业网

  40余载,放映电影数千部……今年72岁的朱有全,从1971年参军开始,就与胶片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胶片电影的兴盛到它的衰落,我都经历了。”如今,早已退休的他又把位于宿城区支口街道的家打造成“文化大院”,在家里给乡邻放电影,丰富社区文化生活。

  光影交错的时光记忆

  1974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认真做好农村电影队发展工作的通知》,要求人民公社都要组建电影放映队。当时的支口公社也响应国家号召,组建了电影队。1976年,复员军人朱有全,也加入了电影队,开始从事农村露天电影放映工作。

  “放映单位登记证、电影放映技术资格证、电影放映机,这些东西你肯定没见过。”记者刚表明来意,朱有全就从抽屉里取出了一个红小本,还有当时获得的一些证书。朱有全说:“这个《电影放映技术资格证》是我在部队就取得的。”依然干净整洁的放映设备,对看着数字电影长大的年轻人来说,确实是个“古董”,可是对朱有全来说,它们都是宝贝。虽然已经不放电影很多年了,但是他一直珍藏着这些老物件,还不时拿出来看一看、擦一擦,有时候也会给社区的年轻人讲述当时的情景。

  “那时候,我们公社用的是16毫米电影放映机,这种设备在当时已经是比较先进的了。”说这话的时候,朱有全的眼神里闪着光,他的思绪又回到了无数个盛夏的夜晚,穿背心的年轻人,摇蒲扇的老人,扎麻花辫的姑娘和邻村赶来卷着泥裤腿的老乡,他们相聚在晴朗的夜空下,注视着黑白跳跃的画面,或笑、或哭、或喜、或怒……岁月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

  上世纪70年代,农村没有电,群众文化生活极为匮乏,能看上一场电影就像是遇上大喜事,跟过大年一样。群众对待放映员,就像看到明星一样兴奋。

  朱有全至今还记得当年每次骑自行车驮着放映机经过村里时,好多年轻人、小孩都跟在后面跑,问他去哪放电影?放什么电影?有人干脆跟着他跑到放电影的地方。“哪知到地方了,人家本大队人早就占好位置了,你要想看就只能远远地站在后面看;也有腿脚灵活的人爬树上、草垛上看;还有人没有办法,就在幕布背面看,那画面是反过来的,就这样好多人也愿意看。”朱有全笑着回忆道。

  上世纪80年代以前,影片多为“八个样板戏”“老三战”。后来,影片渐渐丰富了很多,有了像《野火春风斗古城》《天仙配》《红楼梦》《少林寺》《少林小子》《杨家将》《张铁匠罗曼史》等影片。

  “苦并快乐”的放映岁月

  为了看电影,当时各个大队都要提前跟电影队协调,有时候还会发生一些争执。朱有全记得,在放映戏剧片《卷席筒》时,两个大队都来谈,一人抱走了影片胶带,一人扛了放映机,都说一定要给他们放。“没办法,我们只好跟他们协商,两家都放,就是一家早点一家晚点。结果连续两天,我们都放映到了凌晨四点钟左右,累得不行啊。不过群众满意,我们也就满足了!”朱有全说。

  时代的脚步一直向前奔跑,放映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支口电影队是1974年成立的,使用的是8.75毫米的电影胶片机,750发电机;1978年淘汰更换了16毫米溴钨光源电影机;1990年又添置了光亮度更强的16毫米氙灯电影机,宽幕布、镜头等。运输工具也从小平车到自行车再到摩托车。从那以后,双机出动,跑片放映。

  “1985年,经过竞争上岗,我承包了支口电影队的放映工作,和爱人一起放电影。”朱有全说。刚开始的几年,随着电影市场的一点点开放,故事片吸引了大量的观众,一场电影通常都能吸引两三千名观众,不论严寒酷暑,只要放电影,场面就跟赶大集一样热闹。(记者 顾园园)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宿迁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