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浦口区“一村一品”:“青山鲈鱼”游上百姓餐桌

浦口区“一村一品”:“青山鲈鱼”游上百姓餐桌
2021年04月11日 15:37 新浪网 作者 新华报业网

  中国江苏网4月11日南京讯 (记者华诚)浦口区永宁街道青山村紧靠滁河,水域面积五千多亩,水质得天独厚。青山村要实现“一村一品”战略,如何打好“水”这张牌?青山村党总支书记焦剑辉曾无数次问自己并进行了实践。当下,村里养殖的第一批鲈鱼正陆续“端”上餐桌,他上阵为村里“青山鲈鱼”代言。

  村书记“半道出家”成养殖专家

  2020年村两委几经商量,想到养殖鲈鱼。鲈鱼肉味鲜美,肉质细嫩,综合营养价值高,一道500克“清蒸鲈鱼”在大酒店能卖到120元。他们组团专程去了百里外的金湖考察,那里与青山社区有几多相似,都是水乡,已有大规模养殖鲈鱼的成功案例。归来后他们下决定用40亩水面做试验,成功之后再扩大战果。然而,第一次放苗氷碰上2020的汛期,连续数日大雨,鱼塘水体浑浊缺氧,看着翻了白肚皮的鱼苗,滂沱大雨仿佛下在焦剑辉的心里,生怕好不容易聚拢起的小火苗被泼灭。

  现如今说起养鲈鱼,焦剑辉如数家珍,“鱼生活在水里,一样要像调教小猫小狗那般用心,通过定时敲钟发出声音、定量投食等方式让鱼儿形成条件反射,几点休息几点健身几点吃食几点晒太阳,按作息时间形成习惯,鱼儿不生病,一般个头,容易标准化,也便于后期的销售。”

  他的这些知识一半是自学,一半是从看鱼塘余老汉那边学来的,别看是老实巴交的农村人,却出自当地养鱼世家,与鱼打了一辈子交道。老汉说,鲈鱼比较“娇气”,对塘深、水质和饲料都有苛刻要求。需要一手一脚,24小时观察水质,随时冲水补氧。记者在青山村看到,几方鱼塘之间大埂上铺起沙石路,集装箱式的小屋拉起电线,能看电视、吹空调,也接上了自来水,老两口把家都搬了过来,一副打持久战的架势。余老太很满意当下的状态,在鱼塘空地上圈养了鸡、种起了菜,她说老汉就喜欢养鱼,年底村里还会给上一笔养鱼费。

  “铁算盘”算集体账也算社会账

  鱼要养得好,账也要算得精,一村一品才算立得住。据介绍,鲈鱼属于热带鱼,天气越热成长期越短,广东、福建一带一年套养三茬,江苏这边气温可养两茬,青山村去年6、7月份投的苗,春节出塘就会碰上出鱼季,卖不出好价格。过了春节,选择清明前后上市,出水每斤能卖到15元。40亩水面有6至7万斤鲈鱼,一出手就有小一百万的进项,刨去各项成本,第一年毛利在40万元,这对青山村民就是最好的奖励和鼓励。清塘后马上套养新苗,正好赶上元旦档。据悉,附近村民看到青山村养鲈鱼的大好“钱”景,纷纷取经,并跟进养殖。

  青山村很有远见的挂起两块牌子,一块是“南京青珊种养殖有限公司”,另一块是“青山村鲈鱼养殖示范基地”。前者是村集体名义成立的公司,为村里挣钱,后者“党建+科技引领”的模式,打造“一村一品”,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南方虽然一年能养三季鲈鱼,但水面成本、人力成本加起来要比青山村一带高出四至五倍。看好这边的潜力,投资商已经前来考察和洽谈。青山村两委很乐观,鲈鱼基地一旦形成品牌和规模效应后,不愁南京都市圈和长三角一带的销路。

  打鲈鱼深加工牌走文旅融合路

  毫无疑问,今年青山村继续增加养殖面积。他们也在考虑另一个问题,从塘口到餐桌,减少中间环节,把鲈鱼价格卖上去,让村里公司得到更多实惠,从而吸引并带动更多人加入养殖鲈鱼行列,把基地和品牌做出含金量和知名度。

  青山村两委正在通过万企连万村行动与当地“简诺”农业有限公司建立紧密合作,在苏宁、拼多多、橙心优选网上平台,打出青山牌“臭鲈鱼”成品与深加工品,同时加入浦口区正在打造的“浦食浦味”公用品牌行列。

  就在上一周,村党总支书记焦剑辉还在琢磨,如何把浦口春季旅游线路延过来,让游客形成踏春、看景、品鲈鱼的习惯,最好还能从盱眙龙虾、固城湖大闸蟹的营销模式借鉴点成功经验。“把一条鱼的故事讲好,把鲈鱼的文章做大”,焦剑辉笑着说,“我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条鲈鱼,扑打着浪花,领着大伙游向胜利彼岸,过更加富足快乐的日子。”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南京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