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孩子老师把我微信拉黑了”:与老师沟通,是开学季父母的第一课

“孩子老师把我微信拉黑了”:与老师沟通,是开学季父母的第一课
2021年02月25日 18:30 新浪网 作者 未来春藤

  

  春藤说

  教育是一个缓慢而优雅的过程,培养孩子需要脚踏实地,没有捷径。如果有,那家校共育一定会是最有效的教育捷径。

  过完年后,灾难大片《开学》即将上演!幼儿园将迎来新一批春季入园的小朋友。

  孩子上幼儿园,犯愁的是家长。

  有的家长送完孩子后,在家里或单位坐立难安,总是担心孩子能不能适应幼儿园,吃不吃得饱,会不会被欺负,老师能不能关注到他?

  有的家长甚至在幼儿园门口爬起了墙头。

  

  

  其实大可不必,家长完全可以直接跟幼儿园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园的真实情况。

  当然,沟通这件事是需要技巧的。

  有人说,怎么样跟孩子的老师高效沟通,已然成为当代父母最为头痛的事情之一。

  如果家长和老师之间沟通不畅,甚至“失和”,对孩子而言无疑是一种伤害。只有彼此保持良性的沟通,孩子的教育才能得到良性的循环。

  因此,家长和老师都应该多多换位思考。

  老师要多多理解家长第一次做父母的急切和无奈,上幼儿园是孩子完全独自迈出的第一步,焦虑多于欣喜的家长深知这个阶段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因此希望老师能够代替自己时时刻刻陪伴孩子。

  但是幼儿园每个班级都有几十个孩子,再专业的老师也做不到事无巨细地照顾到每个孩子,也无法保证所有孩子在幼儿园都玩得开心,更不可能时时刻刻回复几十位家长的消息。

  一位幼儿园老师就曾说过,“每天花费精力最多的事情,就是追着孩子们拍至少10个短视频,发到群里让家长及时了解情况。”

  所以良好沟通的前提是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其实与老师沟通这件事很简单,幼儿园园长韩芳雪老师总结了跟幼儿园老师沟通的“三忌”和“三宜”,给大家作为参考。

  

一、跟老师沟通的“三忌”

  我们先来看看“三忌”是什么?

  一忌漫无目的地瞎聊。

  很多家长存在一种错误的认知,那就是跟老师越熟越亲近,老师就会对自己的孩子越好。

  但是幼儿园老师带了一天孩子,下班的时候已经累得不想说话。

  如果家长没有特别重要的问题要沟通,那就不建议跟老师漫无目的地聊天。因为那样浪费的是彼此的时间,对孩子成长无益。

  二忌不分时间的沟通。

  之前看到过一则社会新闻,是关于“家长半夜给老师发微信,被老师拉黑”引发的争论。

  

  该园园长解释说,这名老师刚生了二胎,晚上本来就休息不好,家长又在半夜发微信和老师讨论让孩子当值日生的问题,老师怕影响第二天的工作,所以暂时屏蔽了这名家长。

  其实仔细想想,分别站在老师和家长的角度,她们的做法都可以理解。

  在如何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让孩子在幼儿园获得成长和自信这一件事上,老师和家长应该是目标一致的盟友。

  白天家长工作忙没时间沟通,晚上老师有个人生活没有精力沟通,才造成了这样不愉快的局面。

  这种情况下,双方最好多为对方想一下。

  家长要理解教师的职业角色是教师,但是八小时之外,她们也有自己的生活要负责,如果不是特别紧急的事情,尽量不要在半夜沟通。

  如果不是太晚,可以先试着发个信息问一下,“老师我有个关于什么什么的事情,现在方便和您沟通一下吗?”得到回应和允许了,再进行沟通。

  一般我都建议家长把和老师微信沟通的时间放在中午12点到下午2点之间,这时候是老师的午休时间,只要不是在看孩子午睡,老师都会回复家长的信息。

  

  还有的家长喜欢在早上送孩子的时候和老师聊,但是幼儿园的晨间接待环节是最忙碌的,如果孩子有特殊情况需要交代老师注意的,也要尽量长话短说,或者换一种方式,比如给老师写个纸条。

  三忌不加思考地提问。

  现在信息交流非常便捷,每个班级都有家长群,幼儿园的临时性通知大多会在群里发布。

  很有可能会因为老师文字表达上的问题,或者是家长理解上的歧义,而引发一些误会。

  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我的建议是家长主动私信老师求证,这样才能够准确地获取老师想传达的信息,提高沟通的效率,避免不必要的摩擦。

  家长也尽量不要在群里问一些容易引起其他家长恐慌的问题,比如“我家孩子手上怎么有小红点”,或者“我家孩子回来说某某老师要走了”。

  这类问题都建议家长先和老师私聊求证,避免引起群体性的恐慌,可能本来没有什么事,却牵动了几十个家长的神经。

  

二、跟老师沟通的“三宜”

  说完了不宜做什么,再来说说宜做什么。

  一宜真诚沟通、平等交流。

  请不要把老师当成保姆居高临下,也不要把老师当成权威刻意讨好。

  老师跟家长是孩子教育之路上的盟友、合伙人,一定要彼此信任。

  如果家长对老师始终怀着质疑的态度,老师在和您沟通孩子在园情况时,不能认真聆听共同探讨,而是一再反驳、辩解或质疑,甚至老师反映孩子的任何事情都怀疑老师的出发点,时间长了老师就不再愿意和您进行沟通。

  当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不一致不协调的时候,受影响的是孩子。

  

  二宜沟通具体问题、有的放矢。

  每天幼儿园放学,家长最爱问:“孩子今天表现得怎么样啊?”老师一般也就回答“挺好的。”然后双方就没有下文了。

  如果家长想得到详细、有针对性的回答,一定要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问题。比如您关注孩子的午睡情况,那就具体问问午睡咋样;您更关注孩子是否吃饱了,就问问今天的进餐情况。

  但是,当孩子已经适应幼儿园生活之后,家长就不要每天都问这些问题了,可以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幼儿行为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上,问问老师需要家长在家配合什么,怎样做。

  家长和老师有着共同目的和一致目标,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家校共育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三宜及时反馈、有效互动。

  在和老师沟通的时候,家长不仅要从老师那里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也要多和老师交流孩子在家的情况。

  得到幼儿园老师的建议之后,家长也要在家里面着重培养孩子好的行为和好的习惯,记得及时地和老师进行反馈哦!

  尤其是孩子取得了阶段性进步的时候,家长更要及时和老师分享喜悦,这样才会更有教育盟友的荣誉感。

  最后我想跟家长们分享一位教育家说过的一句话,教育是一个缓慢而优雅的过程,培养孩子需要脚踏实地,没有捷径。如果有,那家校共育一定会是最有效的教育捷径。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