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刘国皓:为什么古人都用玉石来传承

刘国皓:为什么古人都用玉石来传承
2019年03月20日 10:05 新浪网 作者 华夏艺术

  玉石,在中国人心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先秦时期,《诗经》就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的诗句,将玉石比作翩翩公子。而孔子则把把玉的属性和君子的品德相互关联,赋予了玉石如君子般的品格。在今天的中国,当一个孩子出生时,家里的长辈仍然会精心挑选一枚玉石赠与,将自己最真挚的祝福寄托在玉石里,伴随这个孩子的一生。

  刘国皓:为什么古人都用玉石来传承

  好的玉石具有浑然天成的美感,而后期的雕刻则将玉石赋予了独特的灵魂,使玉石从一块呆板的石头蜕变为具有灵性的艺术品。玉石雕刻,考验的是雕刻师的手艺,更是雕刻师的耐心与匠心。从拿到玉石的那一刻时,雕刻师就将与玉石产生心灵的沟通,对玉石在心里进行大致的构思,再通过细致的雕琢展现出玉石真正的美。

  刘国皓:为什么古人都用玉石来传承

  

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而玉雕,则是中国传统工匠精神最好的体现,一个学徒学习这门手艺大都在5-10年,这个过程耗时长,所需的技艺要求精细,来不得半点的马虎。而在现在快节奏的的时代,我们却逐渐遗失了工匠精神的传承,忽略掉手工慢刻的细腻,沉溺于工业时代的批量化生产。好在,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仍有人坚持在自己的一方天地,在新时代坚持将工匠精神传承——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刘国皓便是其中一位。

  刘国皓:为什么古人都用玉石来传承

  刘国皓,生于1970年代,1987年开始从事玉雕行业。中国玉石雕刻大师,中国青年玉石雕刻艺术家,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玉石雕刻大师等职称。担任醒石工艺首席设计师。至今,他已经从事玉石雕刻三十年了。在创作过程中,刘国皓大师注重文化积淀和作品的艺术提升,在玉石雕刻中融入中国画的元素,同时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富有创新意识。他的作品空灵传神,将玉元素的阴柔与雕刻艺术的阳刚相结合,意蕴丰富。而他的玉雕作品整体主题可以归结为两个字:吉祥。吉祥文化是中国文化里恒古不变的主题,即使历史文化的发展使玉具有更加深远的寓意,吉祥仍是人们对玉最为久远的追求。刘国皓大师便将这一寓意贯彻到底。

  刘国皓:为什么古人都用玉石来传承

  而正所谓“玉如其人”,他的每件作品,都饱含他创作的热情与雕刻的心血,展现了他内在的精神世界与艺术追求。刘国皓大师说,一个玉人如果一味模仿,不求创新,便不是一个好的艺人,充其量只能称为玉雕匠人。这不是我的追求,也不是我的风格。这便是大师在这个时代对匠人精神最好的阐释。

  刘国皓:为什么古人都用玉石来传承

  获得这么多殊荣,刘国皓大师仍未满足于现状。他于2014前往美院深造,将西方艺术与东方美学的完美结合,以保证对艺术境界无止境的追求。

  经过多年的奋斗,醒石工艺已经成为玉雕行业的领军者。坚持手工雕刻玉石,工艺精湛,坚持用自己的双手打造独一无二的玉雕作品,在这个行业坚持自己的初心,发扬时代的工匠精神。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