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底盘到发动机,模块化平台对车企有多重要?

从底盘到发动机,模块化平台对车企有多重要?
2019-07-15 18:32:46 爱车兵团

汽车可以说是集各种科技之大成。从造型设计当中的考量,到车厢内部用料所蕴含的科技,再到机械层面上的不同调校;体现的既有主机厂的独立开发能力,也有协同合作水平的高度。尤其是独立开发的能力,直接影响市场对其产品的认可。

因此,不同的车企、主机厂都在尝试着为自己摸索出一条合适的设计、生产汽车的路线。模块化概念,便是从这个大环境背景下被提出。但是,为什么车企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模块化的思路呢?

从何而来?

最早的模块化并不是从车企提出,而是出现在军用领域。当时提出的说法准确来说应该叫平台化,单纯是希望使用相同的平台,统一模块接口,通过换装不同的模块,实现装备的功能切换。关于功能切换便捷性的考量,主要是为了降低部队后勤保障的压力。

从底盘到发动机,模块化平台对车企有多重要?

而在汽车企业当中,模块化则体现在降低研发成本并缩短生产准备的周期。当然了,在推行模块化之前还是需要有一些前期的工作,也就是我们所理解的通用化。由于模块化的核心就在于零部件的流用,所以首先就要从零部件的通用程度开始着手。

不同等级、定位的车型,开始使用一些相通的零件,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的研发工作和后续的包括用料成本、生产费用等经费。经过继续深入的模块化概念,能在研发周期、研发成本上获得更多的优势。

平台的演变

其实早年间就已经有汽车平台的出现,尤其是欧洲车企颇为喜爱以车型定位等来使用不同的平台,比如说大众品牌的PQ25、PQ34、PQ46等平台型号。它们分别针对 A0级A级车(紧凑型车)以及B级车(中型车)平台,以及同一个平台上可诞生有着某些相同元素的不同车型。

从底盘到发动机,模块化平台对车企有多重要?

从这里可见,当时的汽车平台的概念是较为笼统的概念,主要指汽车从开发阶段到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设计方法、设备基础、生产工艺、制造流程乃至汽车核心零部件及质量控制的一套体系。

如今,大众品牌已经进入了MQB模块化平台的时代。这个模块化平台与前者最大的不同,在于将汽车的各部分总成,例如发动机总成、变速箱总成、悬架总成、车身各部分总成及电气系统等,以模块的形式进行标准化设计和生产,最后再根据不同车型的定位进行“组装”。

从底盘到发动机,模块化平台对车企有多重要?

不同车企对模块化平台的理解也有区别,大众的MQB是一种理解方式,雷诺-日产的CMF平台也是另一宗思路。CMF模块化平台并不是传统意义的一个平台,而是一个“混合体”。工程师们可以在发动机模块、驾驶舱模块、前部底盘以及后部底盘以及电控部件,通过各种方式将这些模块有机地组合起来,同时每个模块还可以根据车型不同需要进行相应改动,意味着CMF平台只需要更换一个部分,便能够实现从紧凑型车到中型SUV的生产。

中国品牌的模块化

在中国品牌里,对于模块化平台的投入并不算多。经验相对丰富的,或者要数比亚迪自行研发的DM双模平台。从最早的F3DM车型开始,到我们熟悉的“542”战略的秦DM等多款车型,再到如今惊艳国内外车坛的唐二代DM。可以见到比亚迪在DM双模平台上的创新,除了在电池组、电机功率、电控系统等硬件的优化,更多地在肉眼看不见的部分如动力匹配衔接、热管理系统甚至是动力结构上的变化。

从底盘到发动机,模块化平台对车企有多重要?

部分中国品牌,将模块化的重心放在动力上。可以理解的是,目前国内对于汽车的排放、油耗限值的框条颇为严苛,因此车企将重心首要放在动力部分。毕竟,这部分不达标的话连生产销售都会成为问题。

从底盘到发动机,模块化平台对车企有多重要?

回到最初的原点,模块化对国内外车企来说都相当重要。在外资车企看来,模块化平台能让产品研究的周期和成本都有所下降,并且在动力等部分能更快地适应市场、适应政策的需求而改变。

反观国内,车企所处的环境促使其在不同的层面去解决问题。产品线的多面开花,更多地旨在满足市场需求,从技术上多数企业仍未开始将其统一化、规范化去整合。车市的环境大伙儿有目共睹,应付的方式有多种,开拓市场是一方面,如何将修炼内功也是另一个课题。

新浪汽车公众号
新浪汽车公众号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

相关车系

实时热搜

更多>>
点击查看完整榜单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车型

更多>>

竞争力对比

更多>>

购车帮帮忙

更多>>

汽车黑科技

更多>>

精品原创

阅读排行

新浪扶翼

行业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