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佛山文脉】百年岭南旧祠堂当中 藏着中西交融的智慧

【佛山文脉】百年岭南旧祠堂当中 藏着中西交融的智慧
2019年12月03日 22:47 新浪网 作者 羊城派

  文/图 羊城派记者 张韬远

  位于广州中山七路的陈家祠,可谓是岭南建筑艺术的一颗明珠,早已声名远播。而鲜为人知的是,就在距离广州陈家祠不远的佛山乐从沙滘,也有一间“陈家祠”。而两座“陈家祠”之间还有着深厚的渊源。原来,沙滘“陈家祠”正是由建造广州陈家祠的同一批工匠在同时期仿照广州陈家祠兴建而成。

  【佛山文脉】百年岭南旧祠堂当中 藏着中西交融的智慧

  陈氏大宗祠建筑雄伟壮观、气势恢宏

  顺德祠堂南海庙。顺德诸多留存下来的祠堂建筑,可谓是研究广府古建筑的最佳切入点。而要探索岭南祠堂文化,陈氏大宗祠其实是不可不关注的一间。超过百年历史的陈氏大宗祠,是广东第二大的陈氏祠堂,也是如今顺德规模最大、保存原貌最好的祠堂。尤为难得的是,这间堪称岭南祠堂代表作的“陈家祠”,却又隐藏着“非主流”的西洋元素。可谓是顺德乐从中西文化碰撞的绝佳写照。

  百年清朝祠堂里竟有西洋风

  相比旧时的繁华喧闹,如今,位于乐从沙滘“陈家祠”之中略显冷清。但是这并不妨碍这座宗祠在顺德祠堂当中的地位。沙滘村的陈氏大宗祠建筑雄伟壮观、气势恢宏,其规模为顺德祠堂之最。

  清朝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陈氏大祠堂宗祠开始动工。5年多之后,陈氏大宗祠落成竣工。“而此时,距离广州陈家祠建成也不过1年。当初,族人商量筹建祠堂研究方案时,以广州陈家祠为参照蓝本,可以说两间陈家祠是亲姊妹。”祠堂的“义务讲解员”陈向明表示。

  与广州陈家祠一样,沙滘“陈家祠”是典型的岭南抬梁式结构硬山顶建筑,保留了岭南民间宗祠建筑与装饰技术。全祠所用的酸枝、花梨、菠萝格、柚木、坤甸等贵重木材,全部由东南亚进口。祠堂上盖的桁角、横阵、顶托、栋梁之间均入钩榫,整间祠堂连一颗铁钉也没用过。祠堂装饰则运用了壁画、石雕、陶塑、灰塑等一系列技艺。无论是高达两米的屋脊上的砖雕陶塑的人物山水、花草鸟兽,还是祠堂各处以八仙贺寿、桃园结义、六国封相等为构图的雕梁画栋、玻璃装饰、屏风檐板,皆生动精致,巧夺天工,具有很高的艺术品位和欣赏价值。

  据悉,这座宗祠是由在南洋经商的沙滘人陈泰发起建立,并得到众多旅居各国的同族和乡村兄弟的支持集资兴建。发起者陈泰长期的海外经商的背景,为这座典型的岭南宗祠加入了西方元素。譬如在一间厢房的小姐楼上,房间外有一个宽近2米的阳台,与现代的洋房风格相似。这样的西方元素,在陈家祠内随处可见。在横梁的雀替石雕上,雕刻有戴着礼帽、穿着对襟礼服的洋人。“你看,他的脚还翘了起来。在传统文化里翘脚是不礼貌的,但我们祖先却敢于把这种活泼的形象融入传统。”陈向明表示,曾有专家建议将阳台密封,但村民们认为,老祖宗的这份乐于接受外来文化的创新精神应该保留。

  陈氏后人四处奔走寻回记忆

  作为沙滘陈氏族人陈向明,已经年逾花甲。虽未曾见证过家族在祠堂祭祀先祖的盛况,却听长辈讲述过不少祠堂故事。年少之时,他也在祠堂度过了不少青葱岁月。2010年8月,陈向明从乐从镇政府退休后,向单位提出要回祠堂做义工。

  为了祠堂的修复重光,他开始四处奔走,遍访顺德各地祠堂。为了研究古建筑,他去过北滘的碧江金楼,去过番禺的五更楼,去过广州陈家祠,向陈家祠博物馆(广州民间工艺博物馆)的专家请教砖雕、梁雕。在求教中,陈向明发现陈家祠拱廊上的每一幅雕刻都有典故。“有讲孔子诗礼传家的,有讲寒窗苦读的,有苏轼游赤壁,还有陶渊明归隐。”当时为了弄清楚梁雕的典故,他请人将梁雕一幅幅拍下来,发给广州民间工艺博物馆的专家一一翻译了出来,又将图片和翻译的过程制作成展板,让更多人去了解。

  【佛山文脉】百年岭南旧祠堂当中 藏着中西交融的智慧

  祠堂装饰运用了壁画、石雕、陶塑、灰塑等一系列技艺

  对祠堂每个角落的修复,陈向明可谓锱铢必较,他的严谨而又苛刻让工程队不胜其烦,却为祠堂复原出了最贴近真实的面貌。祠堂第二进的封火山墙上福鼠吊花篮浮雕上的诗句——“春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陈向明专门请顺德有名的书法家李良辉书写的。

  王维的名句“空山新雨后”为何会变成“春山新雨后”呢?原来,粤语之中“空”与“凶”发音十分相似。当时,陈向明与本村老人组成的祠堂修复咨询组争论过一番,认为“空山”似乎不吉,而在临近的沙滘牧百里古民居群里也找出了过去“春山新雨后”的写法,遂写作“春山新雨后”,其修复严谨可见一斑。也正因为此,2017年,沙滘陈氏大宗祠获得了全国文物修缮大奖。

  修葺一新的祠堂期待更好活化

  时移世易,这座曾经担负着祭祀祖先重任的宗祠,也在岁月中不断变化着其用途。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沙滘陈氏大宗祠还曾一度成为沙滘村的教育基地。1947年,沙滘村委会将几所小学合并,创办沙良乡第二中心国民学校,并于上世纪50年代建立沙滘小学、70年代设立沙滘中学,直至1997年校舍搬迁。直到1997年8月,祠堂附近新建的校舍落成,学校也随即搬出祠堂。陈氏大宗祠也自那时起被弃置了十年之久。直到2006年,陈氏大宗祠开始了修缮工程。2015年,沙滘陈氏大宗祠历经四期工程,终于完成了修复。经过修缮,宗祠得以重焕往昔光彩。

  2016年4月22日,乐从历史文化博物馆首期文物征集成果展在沙滘陈氏大宗祠开启,这座历经百年沧桑的岭南建筑文化明珠被活化利用,再次进入寻常百姓的视野。如今,沙滘“陈家祠”正以其独特魅力吸引了不少海内外游客,也成为顺德乃至佛山一系列民俗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近年来,在陈氏大宗祠先后举办了乐从镇第二届乡村文化节,顺德区北部片区大学生古村落调研决赛、主题论坛等各类活动。其古朴恢宏的岭南建筑风貌也成为了众多影视作品的背景题材,吸引了不少影视剧组曾前来祠堂取景。

  不过,在陈向明看来这还远远不够。现在的陈家祠平时依旧大门紧闭,只有少数时间才能开放,让偌大的祠堂显得冷冷清清。与年游客量早已超过百万人、并开始涉足文创产业的广州“陈家祠”相比,沙滘陈家祠要走的路还很长。

  实际上,早在多年以前,顺德乐从沙滘村便将之确定为首批佛山市百村行动计划之古村落活化项目,并制定初步修缮方案和活化利用设想。其中,沙滘陈氏大宗祠被定为为乐从镇历史文化博物馆,成为乐从镇收藏保护文物、弘扬历史文化的重要平台,成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强对外宣传交流的“形象大使”。

  “陈家祠要真正活化起来,就不能‘摆着’,要打开门来。”陈向明提出多举办一些文化活动,不仅是本村人,还可以让有兴趣的人参与进来。

  责编|李程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祠堂陈氏大宗祠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