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用音乐展开中西对话,余隆同场演绎丁善德与马勒

用音乐展开中西对话,余隆同场演绎丁善德与马勒
2021年01月15日 12:10 新浪网 作者 羊城派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何晶

  1911年,奥地利著名作曲家马勒去世。同年,我国著名作曲家丁善德出生,他曾担任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务,创作了大型器乐曲《长征交响曲》《新中国交响组合》,大合唱《黄浦江颂》等。

  丁善德也是指挥家、上海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余隆的外公。110年过去了,2021年1月15日晚,在音乐总监余隆执棒下,上海交响乐团将携手低男中音歌唱家沈洋和女高音歌唱家黄英,同场演绎马勒和丁善德一西一中两位大师的著名声乐作品。

  余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场音乐会是东方与西方的交汇点,是生与死的对话,希望大家能体会文化对话中的丰富内涵与意境。”

  1月15日晚的音乐会将上演马勒的升c小调第五交响曲(第四乐章:小柔板)、声乐套曲《吕克特之歌》。余隆说:“我读书时就对马勒情有独钟,我心中的他是个充满矛盾的人,一生充满悲剧,他的作品里有很多神经质的东西。他对人性有深入的体察和思考,经常感到痛苦,也希望得到精神上的慰藉。”余隆说,相信经历过新冠疫情的人们,能更加体会到马勒《吕克特之歌》中的无奈和叹息。

  中国音乐家丁善德创作的曲子大都来自对中国民歌的改编,包括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新疆民歌《可爱的一朵玫瑰花》、哈萨克民歌《玛依拉》、云南民歌《想亲娘》等等,这些作品都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

  在此次音乐会上,丁善德写于1984年的声乐套曲《滇西诗钞》也将与听众见面。这部作品取材于描绘中国大地俊美风景,是一部采用民族音调又加以融合西方现代创作技法的套曲。不仅呈现了丁善德娴熟的西方技法和中国民族化音乐语汇的完美融合,也将他对祖国大地的满腔热爱体现得淋漓尽致。

  余隆说,外公在创作《滇西诗钞》时解放了自己的心灵,仿佛找回了青春,那时的他身上充满了年轻的气息。“排练时我跟女高音歌唱家黄英说,这些作品都是小曲子讲大故事,都充满了质朴的情感。虽然写的是传统的中国,但你能听见非常现代的技法、非常大胆的创新,演唱难度也很高。”

  即将执棒演绎外公丁善德的作品,余隆感到很有意义。“外公对我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四个字:与人为善。他对音乐非常严谨,总在追求艺术的极致,但他对人特别真诚、特别宽容。就像他的这些曲子,今天去听,你仍然会被其中的真诚和良善所感动。”余隆还说,他希望能推动具有中国文化的意境和精髓的作品走向世界。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