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古陶瓷专题展|“黑石号”沉船出水文物首次在穗展出

古陶瓷专题展|“黑石号”沉船出水文物首次在穗展出
2021年01月26日 21:25 新浪网 作者 羊城派

  该沉船是否自广州离开,值得探究。该船出水文物6万多件,本次展出的68件均首次在穗展出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宙辉 通讯员 梁艳萍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邓勃 实习生 陈一典

  1月26日至5月5日,《泛海凌波——9世纪以广府为中心的贸易陶瓷专题展》在广州南越王宫博物馆展出。

  该展览由南越王宫博物馆、长沙铜官窑博物馆、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广州好普艺术博物馆联合主办,共展出200余件(套)文物,其中68件(套)“黑石号”沉船出水文物是首次在穗展出;此外还包括铜官窑文物47件(套)、广州地区出土或馆藏文物86件(套)。

展览现场

  “黑石号”沉船出水6万多件文物

  1998年,在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岛海域发现一艘9世纪初的沉船。沉船地点位于一块黑色大岩礁附近,因此该船被命名为“BatuHitam”,中文译为“黑石号”。“黑石号”是一艘典型的阿拉伯商船,船上满载中国货物,应是前往中国贸易后,在回程途中不幸沉没。

展出的瓷器十分精美

  “黑石号”沉船出水了陶瓷器、金银器、各类香料以及生活用具等大量文物6万多件,是目前在海外发现体量最大、最为精美的一批唐代文物。“黑石号”出水的器物中,绝大多数是中国产的陶瓷器,包括长沙窑、邢窑、越窑、巩义窑、水车窑等著名窑场的产品,有力地证明了当时陶瓷已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主流商品。

  “黑石号”沉船是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实证,它向世人展现了唐代海上贸易的繁华。

  这些来自不同窑口的陶瓷器如何汇集到这艘阿拉伯商船上?船上的商品从哪里采购?船员的生活用品从何处来?“黑石号”又是从哪个港口离开中国远航海外?自“黑石号”沉船被发现以来,关于这些问题的讨论从未间断。

出水的文物中还有大量陶瓷器、金银器及各类香料

  力证广州在海丝之路的重要地位

  近几十年来,在广州城市考古发掘中,发现了数量可观的产自不同地方窑口的陶瓷器,包括长沙窑、巩义窑、邢窑、越窑、水车窑及广东其他窑口等,与“黑石号”沉船出水陶瓷相似。这些发现表明,唐代广州是南北方陶瓷器的重要集散地,来自各产地的陶瓷器可能通过陆道、水道、海道汇聚到广州,再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至世界各地。

  本次展览由四部分组成,以贸易陶瓷为核心,介绍9世纪以广府为中心的海上贸易、惊世发现“黑石号”沉船上的中国瓷器,再现了各地窑口瓷器在广州集散,然后销往海外的历史景象。

“黑石号”沉船上有大量中国瓷器

  南越王宫博物馆馆长全洪介绍,广州考古发掘出土的陶瓷器等各种文物,以及文献的记载可以证实,9世纪的广州是当时海上丝绸之路最大的东方港口,“装载外销货物的船只很可能就是从广州出海。”

  广东产的青瓷也成为外销货物

  “黑石号”沉船出水的中国瓷器中,湖南长沙窑瓷器的数量最多,达到57500余件。其次为广东地区生产的青瓷,有700多件,其中质量上乘的为梅县水车窑产品。

  此外,还有数百件河北邢窑、河南巩义窑的白瓷和白釉绿彩瓷、浙江越窑青瓷,以及3件完整的巩义窑青花瓷等。

  长沙窑是唐代重要窑址。为了适应外销的需求,长沙窑瓷器的纹样和工艺吸收了异域文化。椰枣纹、桫椤树对鸟纹、连珠纹、葡萄纹、狮子纹、阿拉伯文字纹、胡人舞乐纹等纹样无不洋溢着南亚和西亚的艺术气息。长沙窑的模印贴花工艺也与古波斯流行金银器的锤揲工艺有关。

展览吸引了不少观众前来一睹为快

  本次展览展品中就有来自“黑石号”沉船的唐长沙窑青釉褐斑模印贴花椰枣纹执壶、唐长沙窑青釉褐斑褐绿彩草叶纹碟、唐长沙窑青釉褐斑褐绿彩阿拉伯文碟等文物。

  此外,展出的唐水车窑青釉碗、黑陶罐等“黑石号”沉船出水文物产自广东,令人关注。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易芝娜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文物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