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聚焦2021深圳两会】深圳市人大代表陈湘生:培养“0到1”创新型人才,新型科研机构要联合校企力量

【聚焦2021深圳两会】深圳市人大代表陈湘生:培养“0到1”创新型人才,新型科研机构要联合校企力量
2021年05月18日 21:25 新浪网 作者 羊城派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沈婷婷

  “实现创新驱动一定要加强技术研究,要布局重点实验室,要成立研究院。”深圳市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陈湘生在参加深圳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分组审议会议时说道。会后陈湘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型科研机构要联合校企力量,高校也要培养更多从“0到1”的创新型人才。

陈湘生

  以高校资源为基础 培养“0到1”创新型人才

  一直以来,“科技创新”都是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高频词汇之一,今年在报告中,更是提出,深圳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陈湘生谈到,要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不能单靠科研机构推动,需要联合政府、高校与企业等各方力量,形成“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链,并完善上下游的配套政策,突破“卡脖子”难题。

  “高校学生是产生颠覆性创新的核心力量,要撬动年轻人的好奇心,启发他们的兴趣爱好,学生没有兴趣就不可能创新,完全依靠科研单位做0到1的创新是不够的。”陈湘生认为,要以高校资源为基础,把市场需求作为驱动,重视高校学生的兴趣爱好。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支持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创建‘双一流’”,陈湘生表示,这是对学校和学生未来发展的重大利好,“深大将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特别是从‘0到1’的创新型人才,为深大创建‘双一流’和深圳‘双区’建设作出更大贡献。”陈湘生说。 

  高“城”“市”“管”三个维度的韧性

  “韧性城市”也是陈湘生关注的重点之一。今年的深圳政府工作报告在提出未来五年目标任务时提到,“高标准建设韧性城市”。陈湘生表示,城市安全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提高“城”“市”“管”三个维度的韧性。

  “‘韧性’就是既有能‘扛得住’的能力,也有受到损伤后能恢复的能力。”陈湘生说,城是由基础设施再加上生态和水系构成,而人的社会活动情景是“市”的主要内涵。城与市的全部信息的感知加全方位的协调或智能管控,则形成了全息感知的有效管理体系。

  维护城市安全,要打造基础设施加上生态和水系(城)的韧性,各类活动有规可依、有章可循、有法可治的情景(市)的韧性,和城市全域信息感知各类风险预警预控且应急有效的智能管理和治理平台(管)的韧性。陈湘生认为,这是构成韧性城市的基础,也是城市安全的基石。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魏琴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深圳市两会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