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兴滇人才奖获得者马文斗:心守一事做文博 服务社会行大道

兴滇人才奖获得者马文斗:心守一事做文博 服务社会行大道
2020年10月28日 18:03 新浪网 作者 民族时报

  获得云南省第五届

  兴滇人才奖“民族文化人才”奖

  “我的获奖主要是缘于党和国家对文博事业的重视,是党和国家对多少年来为了云南文博事业发展而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的几代文博人的肯定,我正好碰到了这个好时代,作为他们的代表才获得了兴滇人才奖。”马文斗说。

  30多年来,马文斗亲身参与并见证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云南文博事业的蓬勃发展。荣誉的背后是马文斗对文博事业的初心不改、真诚热爱,和对文博事业服务社会发展理念的执着坚守和不懈追求。

  与文博事业结缘

  马文斗昆明生昆明长,生活在顺城街片区。改革开放,国家恢复高考,马文斗刚好赶上,参加高考考上了云南大学历史系。对历史和文物有一种探秘的愿望:马文斗不想人云亦云,希望通过探秘、解密文物,来尽可能还原、了解云南真实的历史状况。

  因为家住顺城街,马文斗每天都要路过省博物馆,看着这座当时的“云南十大”之一的建筑,马文斗觉得省博物馆端庄肃穆,里面充满神秘,心里充满了向往。虽然省博物馆里面有许多珍贵文物,但是文物介绍很简单,只是在展柜里陈列着文物,简单地写一个名称。比如“牛虎铜案(铜器)”,没有细节、没有讲解。这在马文斗看来多少是有些缺憾的。

  1983年,马文斗从云南大学历史系毕业,被分配到文物商店工作。一开始他担心文物商店是个卖东西的地方,去了以后才发现文物商店的主要工作是收集文物,把收集到的珍贵文物交给博物馆收藏,收集文物就不可避免涉及鉴定文物真假。当时的一批老同志,他们有的是新中国成立前从事文博工作的,有的是五六十年代的大学毕业生。进入文物商店,马文斗发现有很多可学的东西,他跟从云南陶瓷研究开创者之一的葛季芳先生学习古陶瓷鉴定,跟从云南省著名考古学家、书法家孙太初先生学习书画鉴定,凭借好学、严谨的工作态度,马文斗一头扎进去,很年轻就能从事文物鉴定工作。

  1987年,云南省组建文物管理委员会鉴定组,马文斗被抽调到这个机构,开展第一次云南省文物巡回鉴定。“我很幸运,能配合、服务老专家们在全省各地鉴定文物,既看实物、又得到名家指点,对我的提升非常大。”马文斗说。因此,不到三十岁的马文斗就带队到腾冲、瑞丽去为国家收集文物。

  “当时我们收文物就到废品收购站收,废品收购站的同志在收头发、鞋底,因为文物少,我们就帮他们收头发、鞋底,卖废品的老百姓还以为我们是废品收购站的。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当时的经历很有意思。那时的经历,使我深刻地认识到文物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研价值、经济价值,为我后来的成长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后来,马文斗顺利报考了第一批国家文物出境责任鉴定员资质,考取鉴定员资质后,云南省组建了国家文物出境鉴定云南站,马文斗被任命为副站长。

  让博物馆“活起来”

  2002年,马文斗被任命为省博物馆副馆长。3年后,正式担任省博物馆馆长。2008年,云南省博物馆被评为国家第一批一级博物馆。“滇国——云南青铜文明陈列”荣获“第七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在省博物馆获得全国十大精品陈列展览以后,鉴于省博物馆旧馆设备条件差、房屋狭小,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建设新馆,并投资筹建新馆。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2015年5月18日省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

  马文斗告诉记者:“党委政府为人民建了那么好一个馆,我们做不好事业,对不起党和人民。一个博物馆,有百分之七十的工作,外面的人看不到,省博物馆有226660件文物,这些文物要保护、保养,坏的要修。文物是传代的,代际意义很大,文物保护不只是我们这代人的事情,上一代收藏了文物传给我们,我们也要收藏好、保护好文物,也要传给下一代,这就是我们文博人的责任和使命。”

  为此,云南省博物馆把文物展柜改造成恒温恒湿展柜,组建文物修复团队,确保了文物能得到最好的保护。让文物得到最好的保护,只是马文斗努力办好博物馆的第一步,他还想让文物、让博物馆融入百姓生活,让省博物馆“活起来”。

  “最近几年,基本实现了我的一个理想——让云南人民不出家门、不离开昆明就能看到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遗产。”马文斗说。

  2018年6月8日,云南省博物馆举办的“法国梦:学院与沙龙——法国国家造型艺术中心、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珍藏展”,每天有4000多人次排队观看,来观展的人的车排到了广福路上。“我们云南学绘画、学美术的学子看到了最优秀的文化遗产,我很高兴。最让我高兴的是很多娃娃也来看我们的各种展览,包括幼儿园的孩子,他们来到博物馆虽然看不懂文物,但是不要紧,他们来到博物馆感受的是环境、是美、是高雅,这就能影响他们以后的成长。让他们能够享受到和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一样的一流文化服务是我们博物馆的本职工作。”马文斗高兴地说。

  如今,省博物馆每年举办10多次展览,把全中国、全世界的文化遗产展览引进来,让观众零距离接触这些文化遗产,感受人类历史遗留下来的精华和高贵厚重的精神文化。马文斗很满足,省博物馆上了一个台阶,走到了人民群众中间。越来越多的市民把博物馆看成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地方,把参观博物馆当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讲好民族团结故事

  云南省博物馆不仅积极引进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遗产到省博物馆展览,还努力做好和云南历史文化、民族风情有关的原创展览。

  如近年来举办的“妙香秘境——云南佛教艺术展”“碧血千秋——滇军60军出滇抗战纪念特展”“金沙水拍云崖暖——红军长征过云南”等展览,展示云南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取得了不错的反响。

  2019年初,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艺频道(CCTV-3)推出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第二季第五期节目,云南省博物馆的三件国宝——四牛鎏金骑士铜贮贝器、聂耳小提琴、大理国银鎏金镶珠金翅鸟惊艳亮相。云南省博物馆推荐的这三件文物,用故事、用演出、用讲述的形式向全国观众道出了云南国宝的前世今生,还向世人介绍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族众多的七彩云南。

  在谈到“云南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云南省博物馆将如何作为”这个问题时,马文斗表示,云南少数民族文物调查研究是省博物馆的重要工作之一,每年省博物馆都要和云南省的各州市博物馆合作举办民族文化展,共同提升、做好展示。我们正在展出的“摩梭Moso:家庭·婚姻·对话”展,是省博物馆策展人和泸沽湖畔的当地博物馆做了大量的田野调查,花了4年时间打造的。这个展览在省博物馆展出后,整个展览将赠送给泸沽湖畔的当地博物馆,帮助他们做好馆舍建设、文物布展,充分彰显少数民族群众的传统文化。

  “在省博物馆举办少数民族文化展,可以让省内外的观众了解云南各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让大家知道云南的各少数民族历来都是团结和谐的。博物馆不仅是保护文物、展示文物的地方,也是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展示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的悠久历史文化是省博物馆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今后还将举办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的展览,讲好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为云南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贡献力量。”马文斗说。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李航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