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云南各少数民族富有哲理弘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格言、诗句、论述摘录之三(有关民族、国家意识和爱国主义)

云南各少数民族富有哲理弘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格言、诗句、论述摘录之三(有关民族、国家意识和爱国主义)
2021年04月19日 18:07 新浪网 作者 民族时报

  有关民族、国家意识和爱国主义

  【关于中华各民族是一家的观念】

  阿不独姆兄妹成婚后,

  生下三十六个小娃娃,

  ……从此各人为一族,

  三十六族分天下;

  三十六族常来往,

  和睦相处是一家。

  (彝族史诗《查姆》)

  (人类始祖扎笛、娜笛生了九对子女,子女又再生子女,共有九百人。这九百人 语言不同而分为不同的民族。)

  民族分出来了,

  (大神)厄莎分住处。

  鸭子领着傣族到水边,

  傣族就在水边住。

  喜鹊领着汉族走到半山腰,

  汉族就在山腰住。

  佤族跟着白鹇走,

  大山头上佤族住。

  拉祜族跟着骆驼鸟走,

  山梁子上拉祜住。

  各民族有了住处,

  人人喜喜欢欢,

  像兄弟姐妹一样。

  (拉祜族史诗《牡帕密帕》)

  同一祖先的人分成各民族,

  各族人民都有一样心肠。……

  各民族都是一个祖先传下,

  亲弟兄要永远友爱互相帮忙。 

  (德昂族史诗《达古达楞格莱标》)

  【关于国家治理的基本原则与规范】

  恭闻清浊初分,运阴阳而生万物,川岳即列,树元首而定八方。故知悬象著明,莫大于日月;崇高辨位,莫大于君臣。道治则中外宁,政乖必风雅变。

  (彝族、白族共建《南诏德化碑》)

  君权不巩固,修德就巩固了;

  君民不相悦,修德就相悦了。

  只有修德才能使上天感应,远民归依。

  (彝族《训书·治国论》)

  天地间愿望,有三等,先知道德第一,修桥补路第二,开荒种地第三。富贵愿望,有三等:孝敬舅舅,孝敬父母第一,教养儿女,有智勇第二,在世间,荣华富贵是第三。天下好愿望,有三桩:行善与亲人(亲善于人),无诉讼第一,刀枪入库第二,马放南山第三。

  (彝族《彝族源流·贤人》)

  岁者民之天,民者国之本 

  (白族高奣映《迪孙》)

  大弦急则小弦折,调之贵得中。夫得中者,和之道也。为治贵和,而治之道莫先于礼,故用礼以和;治国犹家,家贵其和。

  (白族高奣映《迪孙》)

  一以爱民为主,始终一念,惟知有民而已。政务宜于民者,上官曰‘不可已’,必曰‘可’;有弗宜于民者,上官曰‘可已’,必曰‘不可’。有侧目于旁而不顾,有诬诮于路而不问,尽己之心直而行之,惟知有民而已。

  (白族李元阳《赠太和令刘君迁守顺州序》)

  夫万里边氓亦国家之赤子……西南之夷,酋长以百数,赖宗社之威灵,莫不向化而勋臣。

  (白族李元阳《与陈抚翁》)

  予他日倘受一官,必求忠以报主,仁以牧民,礼以下贤,公以奉上,正以驭下,廉以持己,勤以立政,明以折狱,钦以恤刑,威以锄强,慈以扶弱,严以正俗,俭以化奢;捐俸以偿民之赎,助士之贫,周族之乏,酬师友之恩谊。”

  (白族艾自新《艾云苍语录·希圣录》)

  功不著不足以成名,德不显不足以立身;盖功忠于君也,德孝于亲也。惟忠可以懋功,惟孝可以懋德。贵而能忠,保其世爵;富而能孝,守其世官。四海中外,忠孝大节,卓为天下轨。

  (纳西族木高《大功大胜克捷记》碑)

  唐太宗曰:“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剥民以奉君,欲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自毙。”……故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汤武得之而昌,桀纣失之而亡。

  (回族马注《清真指南·忠孝》)

  【内聚中原的观念及近代爱国主义思想】

  (在与唐朝军队开战前夕南诏国主阁罗凤) “具牲牢,设坛墠,叩首流血曰:‘我自古及今,为汉不侵不叛之臣。……’”

  至忠不可以无主,至孝不可以无家。(摘录者按:天宝年间唐朝与南诏开战,但南诏战前强调此战乃奸臣挑拨,自己仍忠于唐;战后南诏虽大胜,仍强调他日若唐和解,自己仍归属于唐,并认为这就是自己“忠”的观念。)

  (彝族、白族共建《南诏德化碑》)

  窃我佧佤山17王地,……自昔远祖,世授中国抚绥,固守边疆,迄今数百年,世及弗替。

  (佤族:十七佤族部落王联名《告祖国同胞书》)

  吾佧佤山,虽地瘠民贫,亦有数千里之地,数十万户之民,居天然之险,恃果敢之勇,宁血流成河,断不作英帝国之奴隶,即剩一枪一弩一银一妇一孺,头颅可碎,此心不渝;而心而后,本自觉自卫精神,置之死地以求生,恃强野蛮,毫不畏惧——热血盟誓,告我同胞……。(摘录者按:20世纪初,英帝国主义为夺取云南边境银矿,入侵我国佤族聚居的班洪班老地区,佤族头人与民众男女老少一齐上阵与侵略者拼杀,并联名发表《告祖国同胞书》。)

  (佤族:十七佤族部落王联名《告祖国同胞书》)

  作|者|介|绍

  伍雄武

  云南省富源县人。1939年生,1961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云南师范大学教授,云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2010年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首席专家。合作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1999年获首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二等奖;个人专著《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凝聚新论》2001年获第八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理论著作类)。

  此外,伍雄武教授出版专著十余部,如《彝族哲学思想史》《傣族哲学思想史》《中国少数民族哲学思想简史》《中华民族精神》《中华传统道德的现代意义》《现代人与体育》等,并先后在《光明日报》《哲学研究》《伦理学研究》《中国哲学史》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先后多次获云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优秀教师、云南省有特殊贡献专业人才等荣誉。

  作者:伍雄武

  编辑:陈慧君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白族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