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河海大学学子李泽文:拿国奖做科研 努力让自己发光发热

河海大学学子李泽文:拿国奖做科研 努力让自己发光发热
2020年06月04日 15:17 新浪网 作者 未来网教育看点

  未来网高校频道6月4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张天姝 朱乾杰)据了解,李泽文,男,中共党员,河海大学信息学部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6级本科生,曾担任该校计信院学生科协主席。曾获国家奖学金、严恺一等奖学金等奖学金共计20项,江苏省“三好学生”、优秀学生标兵、优秀志愿者、科普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14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会议上已发表论文4篇(其中一篇CCF B类核心期刊第一作者)、在审论文2篇,曾在IEEE PIC 2018国际会议上代表团队进行报告;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项(第一发明人)、国家发明专利受理8项。科技竞赛国家级奖项2项、省级奖项4项、校院级奖项11项,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1项,优秀结题。

  兴趣点亮前行的明灯

  采访伊始,在问到给自己的大学生活打多少分时,他给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答案——59分。他认为自己的大学生活总得来说还能60分及格,但是大一浪费了太多的宝贵时光,所以得扣掉1分。为什么会扣掉这1分?他给出了两个字——兴趣。他认为,很多大一同学对学习提不起热情,不是因为他们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而恰恰是因为经历了高中三年的严酷洗礼,对学习没有兴趣了。他也是如此,在大一的时候不喜欢学习,平均学分绩点只有4.2左右。那会儿有点迷茫,对于自己的未来也仅仅有一个模糊的概念,想要找到一个好工作。但是这个“好”有多好,他并无概念,不断思索自己未来将要走向何方。“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在品读《论语》时不禁让他思索:如果人生的目标就是吃饱穿暖,那恐怕以后难有作为。

  确定目标,培养兴趣,这是他给自己在那时定的规划。为此他找辅导员咨询,找学长学姐咨询,找家人去了解情况。渐渐的,他发现自己对深度学习、机器学习抱有很大的兴趣,于是就开始在网络上自学了一些网课。他也找了班导师,想要在学有余力的时候参与到学科竞赛当中。

  学习新概念,了解新方法,经常熬夜看论文、敲代码,如果没有兴趣真的很难坚持下来,但是兴趣给了他源源不断的动力。考虑如何能够用现有的方法解决新问题,如何在现有的算法基础上进行改进从而提高算法性能,这不仅充实了他的课外生活,更培养了他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性的思维。

  在导师的指导下,经过半年的努力,他初出茅庐就获得“第八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的江苏赛区三等奖。在第九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中,他作为队长,率领团队夺得国家二等奖;在第十二届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中,冲进中国总决赛,并斩获三等奖。此外,他还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省赛二等奖。这也印证了那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河海大学学子李泽文:拿国奖做科研 努力让自己发光发热

  努力让自己发光发热

  出于对人工智能的喜爱,他在大二的一次竞赛当中明晰了以后向人工智能行业发展方向。为了补足技术上的短板,他主动在国内外慕课平台上学习各种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课程,与项目团队一同研究人工智能相关技术。

  有了对于科研的热忱,在保证学习成绩的情况下,他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跟随导师从事的科研项目中。白天除了上课就是调试代码,晚上睡前把实验跑起来,第二天早上起床看结果,然后再调试……他就像是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循环语句,一遍一遍地磨炼自己的意志。功夫不负有心人,随之而来的是丰收的喜悦,他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会议上已发表了4篇论文,还在IEEE PIC 2018会议上发表论文并代表团队在会议上进行报告。此外,他还拥有国家发明专利受理8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项,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1项并以优秀结题。

  “学习的真正目的是提高自己而不是为了成绩”,这是李泽文对学习的态度。在参加比赛中,李泽文说道不能刻意地为了某个目的去做一件事,很多收获是隐形的,所以只要认真做就行了,剩下的交给时间。计算机类的竞赛有很多种,要多尝试,大不了做了没拿奖,比赛中学到的知识和努力的过程才是最宝贵的。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点切入,只要坚持用心做,回报是必然的。

  做科研、参加比赛,在外人看来是乏味无聊的,但只有亲自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其中的酸甜苦辣。这一切的经历与收获都没有辜负他在大学四年里的每一个夜晚,当其他人沉迷于“吃鸡”的喜悦、“峡谷”的激情时,他却用兴趣激励着自己,努力让自己发光发亮。

  他在科研方面的热情感染到了周围的同学,并且在工作中将这种热情散播给更多的人,因为他深知一个人的成功不是真正的成功。作为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科协主席,他积极扛起责任,带动周围的同学一起参与到科研竞赛中。他自发形成学习小组,同学们自由分享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交流最前沿的学术论文。此外,他以学生科协主席的身份举办了“AI之光”Adobe、Office等系列科普讲座,“程序设计”、“HTML网页制作”、“电脑义务维修”等竞赛和公益活动共20余场,总参与人数达4000余人次,也因此获得了“科普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他在科协任职期间参与筹划了第六、七届河海大学程序设计大赛,并鼓励身边的同学参加比赛,分享解题思路,激励同学们运用计算机编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同学们的挑战精神和创新能力。他组织了第一届“图灵之光”人工智能网络创新作品设计大赛,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人工智能的知识、意识到人工智能的重要性。在校期间,他还多次策划了电脑义务维修活动,为全校同学解决更加实际的问题,并传播常用的电脑软硬件知识,增加同学们对电脑的了解和应用能力。

  他不断努力让自己成为光,也用自己的光和热照亮身边的同学,用自己的经历和故事激励着身边同学一同砥砺前行。

  不设限定的未来

  大家都觉得李泽文会理所应当地保研,继续深造,但是他深知自己的目标,放弃了保研,在自己喜欢的路上越走越远。大三暑假,他进入创新工场举办的DeeCamp实习。DeeCamp项目从全球顶尖院校,如斯坦福、卡耐基梅隆、北大、清华等高校的1万名本、硕、博在校生中选拔600名参与,他在其中也突出重围,被面试官选中。

  进入DeeCamp后,他参与到自动驾驶项目中,基于强化学习和模仿学习技术,将模拟器中习得的高风险行为策略知识迁移至真实环境中,有效降低了真实环境的训练成本和风险,并在真车上进行了测试。他更加明晰了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也借着这个平台,找到了更好的机会。在比较难的就业季中,他一举斩获多家AI企业的offer,年薪均超过30万。

  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李泽文有着自己的选择,他对自己的规划十分明确,他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也明白自己适合什么。无论什么选择,都是他给自己的新挑战,是他人生的新征途,他早已为此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河海大学的四年是他人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李泽文在谈到母校之时深切地表达了自己对于母校对他的无私栽培的感恩和感激之情,真诚地希望母校可以越办越好。对于学弟学妹,李泽文也是抱以期望和祝福的,他劝勉学弟学妹们好好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办事效率,把时间花在真正有益于自己未来发展的事情上;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会与人相处,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学习永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