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人才培养展新貌 科学研究续新篇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人才培养展新貌 科学研究续新篇
2021年01月19日 14:41 新浪网 作者 未来网教育看点

  2020年,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党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党委各项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建思政引领作用,促进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将全面落实巡察整改任务转化为推动实验室改革与发展的动力,为促进实验室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本年度,实验室围绕“以一流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带动各项工作实现一流”这一工作导向,结合实验室发展实际,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坚持主动作为、整体谋划,通过改革内设机构、完善激励机制、强化有组织科研、加强大科学装置统一管理等一系列举措,激励师生凝心聚力、奋发有为,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喜人成绩。

  一、党建思政赋能量

  (一)坚持“防疫为先、发展为重、师生为本、安稳为上”,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抗“疫”期间,实验室党委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上级党委的各项要求,坚持靠前行动、广泛动员,周密部署、精准施策,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既有责任担当之勇、又有科学防控之智,既有统筹兼顾之谋、又有组织实施之能,抓好抗“疫”促发展,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并取得良好成效。校内外各级媒体报道实验室党委疫情防控工作累计28篇次,其中全国高校思政网4篇、全国高校思政网官方微信平台3篇,很好地展示和宣传了实验室风采。

  (二)全面推进“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建设,中期验收完美收官

  实验室党委始终坚持以“一流党建”为牵引,不断夯实工作基础和创新工作机制,通过“立心”“铸魂”“强身”“把脉”,持续推进党建“动车模式”建设。2020年顺利通过“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中期验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在《第二批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月度分析报告》中给予实验室党建工作高度肯定。

  (三)努力建成“党建工作标准化”体系,党组织建设规范有序

  党委书记牵头,制定了《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党建标准化建设工作手册(试用版)》,对实验室党委和党支部两个层面的工作进行标准化梳理,指导和规范基层组织建设,为贯彻落实上级党委各项决策打好制度基础,取得良好成效。结合学校党委年度重点工作计划、专项工作通知等,编制了《党建标准化工作基础清单》,指导实验室党委、各党支部制定年度/学期党建工作计划并按期执行,提高工作系统性、计划性和精准性。

  二、人才培养结硕果

  实验室认真落实“人才强校主战略”,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青年人才培养。坚持以提升队伍质量与水平为目标,充分利用学校与实验室的各项支持政策,在青年教师引育工作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2020年,实验室多名青年教师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了省部级及以上的科技奖励,王开云研究员获“科学探索奖”(全国仅50名),邓自刚、陈再刚研究员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占全校50%),陈再刚研究员获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青年科技奖获,马光同、吴圣川研究员入选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除此之外,张卫华教授和王开云研究员还获得2020年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包揽全校名额)。

  与此同时,实验室在学校人才引进政策的基础上深化探索,制定“诚聘海内外英才”政策方案,通过“青塔人才”“机械工程学报公众号”以及实验室网站、实验室公众号等平台上发布招聘信息,并积极组织“交天下菁英,通宇内鼎甲”学者论坛牵引动力分论坛,延揽海内外青年才俊。本年度从西北工业大学、湖南大学等“双一流”建设高校引进3名优秀青年博士,为实验室发展输入了新鲜血液。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实验室2020年招收博士研究生42人(含工程博士10人),招收硕士研究生213人。本年度毕业博士生23人、硕士生139人。实验室3个硕士班级获校2019-2020学年研究生“优秀班集体”荣誉称号,研究生会获评校级“十佳研究生会”(全校排名第一)。

  三、科研成果创新高

  一年来,实验室积极思考、主动作为,统筹谋划、多措并举,切实做到一手“防疫情”、一手“促生产”,合理有序推进各项科研工作顺利开展。尤其是在强化基础研究方面,实验室通过出台激励政策、专家讲座辅导、经验分享交流、聘请责任教授、专家预评审等措施,大力提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数量与质量,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年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项,质量和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其中,重点2项(含高铁联合基金)、优青2项、面上8项、青年5项。主持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参与获铁道学会科技奖4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本年度实验室发表SCI 论文156篇,入选ESI论文7篇;到位科研经费1.77亿元,约占全校的1/4。

  本年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创新成果突出,在高速铁路基础结构性能演变与服役安全、变轨距动车组转向架关键技术、列车碰撞安全、铁路货车状态修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成果一:翟婉明院士主持的“高速铁路基础结构动态性能演变及服役安全基础研究”成果通过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会评

  该成果解决了无砟轨道结构长期服役性能难预测的瓶颈问题,首次获得了中国高铁轨道不平顺谱表达式,结束了中国铁路长期没有轨道谱的历史,并发展了基础结构动态服役安全控制原理,为保障基础结构运维与服役安全提供了关键理论支撑。目前,该成果已在中国高铁轨道不平顺谱行业标准的制订、7条高铁无砟轨道的建设与养护维修、京沪高铁安全评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成果二:400 km/h变轨距动车组转向架关键技术

  改进研发了变轨距动车组轴箱轴承装置、变轨机构、基础制动及撒沙装置,实现了600km/h的最高台架试验速度。相关成果在400km/h跨国互联互通高速动车组的研发中得到了应用,该动车组已于2020年10月21日在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正式下线,是新时代我国高速铁路装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创新成果。

  成果三:列车碰撞安全关键技术及应用

  围绕列车纵向缓冲吸能、垂向防爬车、横向防脱轨的总体目标,突破了列车碰撞动力学行为机理与表征、能量传递与控制、柔性防护结构设计等列车碰撞安全与控制关键技术,研制了列车碰撞安全系列技术装备。相关成果已在中车长客、唐山、浦镇等企业应用,为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成果四:铁路货车状态修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制

  提出了长编组、大轴重重载列车关键部件的安全运用限值建议,研制了铁路货车动力学性能监测系统,建立了铁路货车关键零部件全寿命与剩余寿命预测模型。相关成果支撑了国家能源集团铁路装备公司智能运维“状态修”Z1修整备线的开展,该整备线已经投产运用,成为国内铁路行业第一条智能运维整备线。

  奋楫扬帆、逐梦前行。新的一年,实验室将继续紧密围绕思想政治和“双一流”建设两大中心工作,凝心聚力,争创一流,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牵引”力量,以更优异的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通讯员:西南交通大学李向蔚)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党建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