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国无远虑,必有近忧

国无远虑,必有近忧
2017年12月15日 05:59 历史心动态作者:历史心动态

  国无远虑,必有近忧

  心役

  国无远虑,必有近忧

  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一个奇迹,就我简单的回顾历史,这样的经济奇迹在历史上有三次:一是秦朝的商鞅变法,二是日本的明治维新,三是中国的改革开放。

  这个判断,是从积贫积弱到二三十年间成为世界强国,并且主要是依靠自身的改革为条件的。所以如一战到二战之间的德国、新加坡奇迹、美国奇迹这类的并没有算上,这些要么是此前已经有了厚实的家底,要么是外力更大于内力。自然,这个分法是不是合理,见仁见智,我的目的也不是要说这个分法,而是要说中国经济奇迹发展到今天,存在什么样的风险。

  表示凡说中国经济有风险就是别有用心的同学可以休息了,提前告诉你,我别有用心,我唱空中国,我的目的是毁灭银河系,您省省力气好了。

  中国的发展,最大的问题在于其粗放式的经济,最初自然要以此为主,高科技不是脑袋一动就出来的,没有最初粗放式的“血汗工厂”,也就没有资金、技术等各方面的积累,然而,粗放式的经济最终所达到的程度,也只能是给世界代工,简单的依靠给别人贴牌,是无法站在最强之列的。

  这个问题,并非只有鄙人才明白,事实上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的“有关部门”就不断的在努力,比如提出从粗放式到集约式转变,提出引进来到走出去,大力鼓励科技创新,所有一切,都在为产业结构的升级而努力。

  这种努力是有效果的,中国的基础工业现在比肩世界,甚至多个方面领先,这是不能否认的。然而另一方面,中国的高科技能力仍没有达到全面突破,而基础工业的发展却已经到了瓶颈期。

  国无远虑,必有近忧

  所谓的经济停滞,根本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就是科技发展的停滞。比如说,如果你最早是生产电话机的,如何保证你的生产持续?当座机生产达到市场饱和时,你需要的是发明手机,当手机也饱和了,你要发明智能手机。。。。科技的飞跃,才能带来经济的持续发展。这也正是上世纪70到80年代世界经济停滞后又全面腾飞的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结果。

  国无远虑,必有近忧

  那么,如果科技不能配合经济发展需要,还有没有别的办法?有的,那就是扩张市场,刺激消费。

  你没发明出手机,那就只能想办法把座机卖到更多市场去,只是,这个办法是有极限的,除非你能找到外星市场,否则地球人类的需要上限是无法突破的。当达到极限而无法再突破时,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就会爆发,也就是所谓的经济危机。而刺激消费,也同样是有极限的,就算每个人都把每一分钱花在你的座机上,也会最终无法再增长,最终会一方面经济停滞,一方面通胀,这种情形以中等发展中国家向上突破不成功为最明显,也就是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

  国无远虑,必有近忧

  就中国而言,几十年的努力发展科技,不是没有成果,但这个成果和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比起来,仍然是太小,所以,中国也不断的使用这些“没有办法的办法”,比如“四万亿”,比如带带路路,前者是刺激消费,后者是扩张市场。

  然而,四万亿不能反复使用,带带路路则是只闻喇叭响,没看大门开,这时,问题就来了:根本性的科技无法大突破,临时性的手段还没能出成果,而中国的生产能力真要是完全放开,别说当世界工厂,当太阳系工厂也没什么大问题。换句话说,生产能力与消费之间的矛盾,现在正在快速积累。

  那么,怎么办?从远虑上说,科技的发展必须得到全面突破,否则中国的经济只能在中高等收入国家这一块,无法再进一步,而另一方面,如果只是使用前面那些没有办法的办法,则中等收入陷阱不会只是一个我们听过的名词而已。

  国无远虑,必有近忧

  有人说,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都在高速发展,没事啊。

  过去几十年你都变的越来越强壮,真的能由此保证今后几十年不会变的越来越衰弱吗?这个逻辑是哪来的?如果这逻辑合理,那美国过去几十年都一直不断的强大,还扯什么美国要完了?大唐强盛了好几十年呢,怎么还会有五代十国大乱?清朝还天下共主呢,怎么还搞出个八国联军来?

  国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国无远虑,必有近难。

  做为一个普通人,楼主没那能力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本文也不是宣传楼主有雄才大略给国家发展方向指点江山的,我只是想说:做为兴也苦亡也苦的百姓P民,至少要多一个心眼:天天喊“现在一月赚七八千都是轻松的”同学,你最好想想是不是以后不会有三千都赚不到的日子,楼主不能肯定这样的情形一定到来,并且肯定不希望有这样的情形发生,但我以为,为这种可能做个准备而最终没有用处,比没有准备却真的有这样的情形发生更好一些。还是那句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自然,坚信我胡说八道别有用心恶意唱空的,您随意。

  国无远虑,必有近忧

  2017.12.14榆木斋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