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赵括:背负着沉重的屈辱

赵括:背负着沉重的屈辱
2023年02月28日 16:30 新浪网 作者 记经典时刻

  纸上谈兵是个笑料。

  赵括等于“纸上谈兵”。

  赵括是个笑料。

  这种很典型的三段式推理,将赵括死死地钉在了历史耻辱柱上。

  人的一生总会有分水岭式的时刻。

  赵括的人生分水岭便是长平之战了。如果在这决定秦赵两国乃至决定中国未来历史走向的大战中,赵括胜出了,赵括甚至包括赵括的启用者将会在历史上留下一种怎样的印记呢?

  还是那句老话,历史没有假设。赵括失败了,赵括只能背起或许本来不应该由他来背的骂名。

  《史记

  廉颇蔺相如》中赵括出场之前,有很多铺垫:

  病中的蔺相如说:这小子只会读读他爸赵奢的兵书,不知道求变。使用他,就像用胶水粘住琴瑟来弹琴一样,是很不靠谱的。

  已故的赵奢说:赵国不用他为将就算了,非要用的话,断送赵军的一定是这小子。

  赵括他妈说:谁用他谁负责,出了事别找我。

  相信这些人对赵括的了解深度是超过所有人的。问题在于,如果都说赵括不行那为什么赵孝成王还是决定以赵括来代替廉颇呢?赵括到了长平之后表现如何呢?出了事后这个责任到底应该由谁来负呢?

  赵孝成王之所以下定决心以年轻的赵括来代替廉颇,大约是出于无奈。

  长平之战开始的时候,赵孝成王上任不过三年多。那时候,能堪大用的几个人,乐毅早死,赵奢刚死,蔺相如重病,只剩下老将廉颇了。

  赢过很多场战役胜利的廉颇,在长平与秦军一开始的几次战斗中便受到了挫折,“秦数败赵军”。廉颇初战失利后,采取了“固壁不战”的策略,管他秦军如何挑战,我自巍然不动。

  长平之战由一场战役转变为战略性决战便是由此开始的。对这种战法的转型,后人很有非议。说赵军主要以骑兵为主,最擅长的是快速机动,应该在运动中寻找战机,发挥赵军的优势来消灭敌人。这种说法大约是停留在“胡服骑射”的初期,那时候中原地带很少有骑兵兵种,所以赵武灵王一改革,便有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这种效果对其他国家或许还具有明显优势,而对秦国来说就不一定了。秦人正是在与北方游牧民族长期征战中壮大起来的,胡服骑射这一套秦人见得多了,从清除戎狄稳固后院的一系列战争中,秦人已经找到了更有效的克敌办法。包括后来蒙恬出征匈奴很快就夺回河套地区,可能便与秦人的制敌方法有关。所以,廉颇在接敌之初,采取的就是进攻战略,结果却是连败了好几次。廉颇只得“固壁不战”。

  阵地战拼的是消耗。秦赵双方在不知不觉当中便陷入了欲罢不能的境地,使一场局部战役演变成了双方的举国之战。按理说,在这场消耗战中,赵军因为距离根据地比较近一些,在后勤以及兵员补给上比秦国更加方便一些。但如此巨大的战役对秦赵两国来说,拼到最后实际上是取决于双方的综合国力了。

  这场前后长达十几年,各自动用三四十万兵力的战争,僵持到后期,其实已经把赵国拖垮了。赵国可以在一些局部战争中取胜秦国,但双方要是全面对垒,赵国肯定不是秦国的对手。从这个角度来看,长平之战赵国的失败是带有必然性的。

  赵孝成王或许正是觉得无法支撑这场战争了,他之所以不顾大家的劝阻,以赵括来代替廉颇,大约就是想借赵括的年轻气盛让他放手与秦军一搏,来一个最后的了断。

  那么,赵括来到前线后的表现如何呢?

  从《史记》篇幅不多的记载中还是可以看出赵括是尽心尽力了。

  首先,赵括忠实的贯彻执行孝成王的作战意图。赵括当然不能象他的前任廉颇那样“固壁不战”,如果还是那样的话,赵国换将就毫无意义了。所以,围绕在运动和突击中消灭敌人的战略意图,赵括对赵军进行了重新部署,包括对各级军官的人事调整。所有这些军事上的调整安排,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像孝成王希望的那样与秦军进行决战。

  其次,赵括在对军队的掌控上是没有问题的。赵括以前是否上过前线,《史记》没有明确的交代,但按情理来推测的话,赵括在被任用为如此重要的岗位前,一定是有过实战磨练的。如果只是一个刚出茅庐的书生,相信孝成王也不会那么如同儿戏般的轻易将这个位子给他。何况那个时代,没有一定的军功积累,即使是赵奢有着很大的影响力,赵括也很难做上“直升机”当了大将。从现场来看,一直到赵括中箭倒下之前,尽管赵军被围困得差不多弹尽粮绝,在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情况下,赵军一直在坚持着,没有出现投降或哗变的现象。这既显示了赵军的顽强战斗力,也说明赵括对大军的掌控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再次,赵括不是贪生怕死之辈。在最后的突围战中,赵括有序的组织起赵军的精英,分成四队,义无反顾的不断冲击秦军的包围圈。赵括应该是身先士卒的,否则也不会身中数箭而亡。

  最后,赵括对秦军的打击也是很大的。据记载,长平之战赵军先后损失约四十多万,其中赵括战死赵军投降后被秦军“坑杀”的约三十多万。也就是说,赵括接替廉颇后的主动出击使赵军丧生的有十几万人。而秦军的损失也差不多。《史记

  白起王翦》中,白起在回顾这场战争时说:“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也就是说,秦军在战场上的损失并不比赵军少。

  但是,结果是赵军全军覆没。

  这个结果的出现赵括作为前线最高指挥官当然要负责任,但如果仅仅从胜败的结果上将责任让赵括独自承担其实是很不公平的。

  就整体战略部署上看,如果战争之初由擅长攻击的赵括来领军的话,赵括的冲击力应该比廉颇大得多,或许双方大战几个回合后局势会比后来要好的多。可能正是廉颇的稳重才使长平逐步演变成了漫长的绞杀战。而在双方都已经构筑了坚固防线时,赵国最好的办法就是放弃阵地保存有生力量稳妥的从长平撤军,而不是启用赵括去组织最后的决战。如果这时候以廉颇来代替赵括的话,廉颇会比赵括更为合适。

  在决战阶段,秦王亲赴长平附近靠前发动,将临近长平的河内郡的国民待遇普调一级,同时把十五岁以上的秦人全部动员起来投入前线。而赵孝成王的反应却是非常迟钝的。赵军最后被围长达四十多天,赵国似乎一点反应都没有。从秦国最后释放的战俘上看,十五岁以下的只有区区两百多人。这也说明,支撑这场决定性战役的,主要还是当初开赴前线的那一部分赵军,后来的兵员补充是很少的。

  放到更广的范围看,赵国的外交也是不积极的。其他国家,特别是引起这场战争的韩国和近邻魏国完全采取了隔岸观火的态度,一点动静都没有。如果在决战的关键时刻,韩国参战或者魏国像随后的解邯郸之围那样及时出兵,相信秦军绝不会那样自信的在长平坚持下去并取得对其他国家而言同样重要的最终胜利。

  所以,赵括其实是在打一场注定要输的战争。

  长平之战结束了。

  历史依照它的规律正常的运行着。

  只是透过这段让人回肠荡气的历史,似乎感觉到赵括这个骂名背得太过沉重了些。

  原作者:林子

  原链接:https://blog.sina.com.cn/s/blog_4dcc57310100hiph.html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博客作者,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新浪客服。本账号将予以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