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广州连续多日在下雨,但槽糕的天气没能阻挡来自世界各地20万多名采购商到穗的热情,因为第123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又称广交会)正在如火如荼的召开。

广交会之所以人气鼎盛,与被称为世界制造工厂的中国密不可分,目前小到工艺品,大到冰箱、电视等家电产品,大量中国制造的商品出现在世界各地。其中,空调、冰箱和彩电更是占据了全球1/4产量的份额,就连一直被外国人瞧不起的中国汽车,去年整车出口106.38万辆,同比增长31.37%。
根据海关总署提供的汽车商品进出口数据显示, 2017年,我国出口轿车50.8万辆,MPV和SUV出口24.7万辆,货车出口23.1万辆,客车出口5.6万辆。这意味着,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消费者更加偏向于购买中国产的轿车。
具体到各个国家,2017年,中国出口轿车最多的三个国家分别是伊朗、墨西哥、智利,分别出口轿车233,159辆、566,204辆和38,782辆。
今年北京车展,多家中国车企的高层在接受采访时纷纷表示,虽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2017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901.5万辆和2887.9万辆,但是还有三分之二的市场在海外,如今中国市场即将饱和,走向国际已成为自主品牌的必经之路。

车行业发展存在着一个客观规律,就是必须要全球化发展,必须要参与到全球汽车行业的竞争中去,产品必须要进入到发达国家市场。闭门无法造车,没有人能规避竞争,竞争也不是关起门来自己打架,一个成功的品牌一定是在全球各个市场都做得不错,在全球有竞争力。
中国车企的高层在北京车展纷纷发表了相同的观点,这也恰恰说明国产车有自信跟国际品牌的产品竞争,战场从国内打到海外,已不可避免。
海外市场比国内市场更复杂
但是,海外市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截止2018年,世界上共有233个国家和地区。这意味海外市场比中国单一市场更复杂,每到一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汽车,就得做一番功课。
像马尔代夫这样的国家,人口只有40万,很难形成一个有规模的市场,主要靠采购商来进口商品。
如果是一个市场稍大一点的国家,比方说缅甸、老挝,就可以选择与当地有实力的经销商合作。这也是我国车企目前主攻的新兴市场,产品也在这些发展中国家市场颇受到欢迎。这是因为在这些发展中国家,马路上很少有私家车,当地居民没有品牌的概念,这让以高性价比为卖点的国产车,在这些新兴市场建立起了一定影响力。

海外经销店
但如果市场规模更大一点,像印度、巴西、俄罗斯等国家,既对进口车实行了较高的关税,其他国际品牌车企亦在当地市场耕耘多年,中国车企是否再在当地设厂,就很考验这家车企的胆识了。
目前来看,上汽是国内最积极进军海外市场的车企之一,2013年正式在泰国发布MG名爵品牌,在去年底上汽-正大泰国新工厂也正式投产,年产量可达10万辆,是上汽MG名爵品牌面向全球右驾车市场的制造基地,未来不仅满足泰国市场需求,还将进一步辐射东南亚市场(东盟内的国家几乎都是右舵驾驶国家)。

截止目前,上汽MG名爵在海外已陆续推出MG3、MG5、MG6、MG GS、MG ZS等多款车型。其中,MG ZS在泰国上市不足一个月订单即超过1500辆,一季度更交出单月销量1139辆的成绩,大幅领先同级的日系产品本田HRV和马自达CX-3。要知道在东南亚市场,近9成份额一直由日系车长期占据,MG名爵能突围成功,恰恰说明其产品形象给消费者留下了不错的第一印象。
上汽海外布局的野心显然不止泰国和东南亚,据了解,MG名爵印度工厂正在积极建设中,预计2019年能正式投产,初期产能56000台,上汽此举将使其成为首家在印度生产乘用车的中国汽车制造商。
除此之外,小鹿还注意到,在2017年MG GS和MG ZS分别完成了澳大利亚ANCAP和欧洲ENCAP碰撞测试,这也预示着上汽在当地市场的布局正在快速推进中。

北京车展期间,上汽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俞经民接受采访时表示,产品技术的提升和企业综合体系的强大,让上汽开始在海外市场崭露头角。而2018年,对于上汽来说,也将成为出口元年。
除了建厂,产品也要做更多的验证
最近几年,中国汽车市场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迎合中国消费者的喜好,许多合资品牌车企特意推出了专为中国消费者打造的“特供车”,譬如广汽本田冠道(配置|询价)、华晨宝马1系、上汽通用雪佛兰科沃兹等车型。
同样道理,中国车企要发力海外市场,是不是也得推出专门应对外国人喜好的产品呢?按理说也该如此,但目前为止国内没有一家车企这么做过。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出口的车型会跟其他只在国内销售的车型一样,完全不做任何改变。
像吉利汽车在2017年举办了一场100°C温差挑战赛,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吉利博越(配置|询价)在极寒、高温地区的品质,吉利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在未来吉利汽车旗下的SUV车型博越,将在白俄罗斯、俄罗斯和东南亚等地销售,这些地区在全球的地理位置上正好处于寒温带和热带地区。
上汽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俞经民也说,“做MG产品的时候,我们综合考虑了中英泰三方的各自驾驶习惯和需求,比如说NEDC工况,比如说排放要求,根据不同适当的调整,快速满足三方的需求。”
如果说,本地化验证只是进军海外市场的必须步骤,那开发出一款全球车则是最终目的。

全球车的定义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官方的解释,汽车行业人士约定俗成的将全球车界定为在中国、美国、欧盟三个市场中的两个市场在售的车型,并且需要有一定市场的销量做支撑才可。
目前来看,上汽、吉利、长城、长安乃至广汽都有可能,毕竟在产品力方面,它们已不输于国际品牌产品,在海外市场也有布局。但是要成为全球车,光在一个市场卖的好不能证明什么,要获得全球大多数消费者认可才算。
这就意味着,首先在设计上,产品不能只迎合中国本地消费者的喜好,而是得立足国际。
MG X-Motion Concept 概念车与众不同
不是我偏心上汽MG名爵,而是众观中国汽车设计界,上汽集团设计中心副总设计师兼全球设计总监邵景峰称得上是一位真正的大咖。他及他团队设计的MG X-Motion Concept,虽是概念车,但这款车也是中国汽车界绝无仅有的车型。

这款车拥有三大设计的特色:是国际主流SUV中第一款采用纯形面设计的SUV,是第一款光影肩线设计的SUV,也是第一款由中国汽车设计团队站在全球设计潮流前沿打造的SUV作品,对于现在市场上浑身都用线条来展现的SUV来说,是一种潮流变革。

这个立足国际前沿的潮流变革里,蕴含了上汽的设计中心又一次大胆尝试革新,将让MG名爵前进一大步。
MG X-Motion Concept 概念车一经亮相,立刻吸引了行业关注,不仅是中国人,连老外都特别欣赏,若能量产,这不仅是上汽MG名爵非常重要的一款里程碑式的产品,更让中国汽车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目前中国车企主要在开辟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没有一家车企正式进入欧美市场,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进入欧美市场并不容易。
欧盟的汽车使用标准在全球最为严格,消费者也最懂车,要进入欧美市场,首先产品品质及设计等软硬方面,均能得到最严格市场检验。
另外,欧盟地区也有主打性价比的低端汽车品牌如达契亚,日系和韩系车企在欧盟地区售卖的车型多属于经济实惠型,中国品牌车企仅靠物美价廉的招数很可能难以打开市场,此时就更需要考验产品的综合竞争力。
至于美国市场,美国人喜欢什么车这很大程度影响车企在美国的销量情况。要知道,美国人消费观念成熟,法律体系完善,而且市场庞大,全球各个品牌都相当重视美国市场,因为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美国的法律罚到亏本。
但也正基于此,中国车企才要进入欧美市场,一是欧美发达国家市场足够大;二是能够从侧面证明自主品牌的体系力和产品力,对品牌的信任度提升有很大作用,这样消费者才会更加认可你的产品。
就目前来看,进军海外市场对中国车企来说虽然只是开始,未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空调、冰箱、彩电,包括手机等制造行业的经历告诉我们,海外扩张之路一定能成。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