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扎堆的喜剧在国庆档惨遭折戟,那春节档还能笑得出来吗?

扎堆的喜剧在国庆档惨遭折戟,那春节档还能笑得出来吗?
2018年10月10日 22:54 小鲜综艺作者:小鲜综艺

  扎堆的喜剧在国庆档惨遭折戟,那春节档还能笑得出来吗?

  导语

  今年的国庆档,是中国电影“增速放缓”的第一次集中体现。

  票房跌落云端,却一改“烂片高票房”的趋势,观众“用脚投票”的趋势非常显著。

  几部热片类型分层明晰,被看好的类型,却惨遭扑街。

  过去的一周,一切的大跌眼镜,都在这一年里,徐徐埋下伏笔。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过去的一周,不是一场巨大转折,就是转折的开始。

  票房听口碑的话了?

  “开心麻花也该遭遇一次滑铁卢了……如果有,就是这一次。”

  一位看完《李茶的姑妈》首映后的影评人断言。

  他是全中国第一批敢说这话的。

  当时离公映不到一周,到时究竟会如何,谁也不敢保证。

  一个多月前,《西虹市首富》的25.46亿摆在那儿,是开心麻花的票房顶峰。

  敏感的人意识到,登上顶峰,前路无非平坦或下坡。

  可没想到,是百尺高楼一脚蹬空。

  看完《李茶的姑妈》,已经有人咬牙切齿,大有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之势:

  “如果拍成这样还能大卖,他们可就什么都拍得出来了!”

  这意味着,不管拍得多烂,市场都会拥抱他们。

  很快,一记重锤打散云雾,让即将到来的灾难消弭。

  扎堆的喜剧在国庆档惨遭折戟,那春节档还能笑得出来吗?

  《无双》上映前一周,某影院门口。

  看完成片的观众涌出影厅,面露喜色,议论纷纷。

  一个中年男人昂首阔步踏出人群,身形颀长,鬓发斑白,透着五十岁老手的踌躇满志。

  目送这位庄文强导演远去,我才敢小声问身边朋友:“片子怎么样?”

  “7分,可以。真没想到。”那哥们脸上带笑,像是看过了瘾的合不拢嘴。

  扎堆的喜剧在国庆档惨遭折戟,那春节档还能笑得出来吗?

  半小时后,大家心里差不多有数:片子不差,票房表现应该会有体现。

  可能拿多少呢?

  港产犯罪片的票房,存在一个松动范围不大的天花板:

  遇强档期,则弱,遇弱档期,则稍微不那么弱。

  9月30日,影片公映,好事者在朋友圈开了“盘口”:

  《影》和《无双》,谁才是国庆档冠军?

  底下有人押《无双》,赌一顿炙子烤肉。

  扎堆的喜剧在国庆档惨遭折戟,那春节档还能笑得出来吗?

  开画三日后,对手的增速已把“姑妈”请出战局

  这一周里,有那么多的没想到。

  没想到稳赢的输,稳输的赢。

  没想到兵精粮足的各镇诸侯,打出一场落花流水,看不出赢家的烂仗。

  没想到黑暗的结束,比光明的到来早了这么多——或者刚好相反。

  但一切意外汇总起来,是个惊喜:这个市场看上去“正常”了。

  票房与口碑的正比,几乎成了两道平行曲线。

  这在去年的国庆档、今年的春节档里,还是不可想象的。

  香港电影有过一个名词,叫“七日鲜”,用来形容制作周期短的次品:

  从拍摄到上映,最短只有七天,映后几天,很快无人问津,被新的“七日鲜”顶替。

  后来,我们有了新的“七日鲜”:

  在春节或国庆黄金周内,狂吞票房,假期一过,立刻被人遗忘的“庙会电影”。

  典型的是今年2月16日上映的《捉妖记2》。

  票房的起落,以上映几天内为界,形成一道尖利刺目的红线。

  扎堆的喜剧在国庆档惨遭折戟,那春节档还能笑得出来吗?

  2018年贺岁档热门影片票房走势对比

  两天后,中国电影的2018年,再也没平静过。

  一件件毫无关系的大事,把一切推向今天。

  冰冻三尺,七月之寒还不够

  就在《捉妖记2》票房增速急跌之际,《红海行动》暴起,形成属于它的第二波高峰。

  这片子特硬——不是指票房、风格,而是类型划分。

  相比于奇幻喜剧家庭三头不靠的《捉妖记2》,不够搞笑不够烧脑的《唐人街探案2》,它能打的,只有战争、动作。

  少得可怜的文戏里,没时间让大兵们卿卿我我,或歌唱祖国。

  《红海行动》开口,只有战争动作片的纯正母语:枪火。

  电影不再把观众当小孩糊弄,血路花路,都是它的阳关路。

  我们看到,40岁以上的观众,占到了整体观众比例的21.4%。

  父辈叔伯们,头一回从年轻人手中夺回了电影院。

  扎堆的喜剧在国庆档惨遭折戟,那春节档还能笑得出来吗?

  数据来源:淘票票专业版

  5月20日,崔永元的微博,还揪着转基因的领子不放。

  四天后,他一棍子打断了中国电影一条腿。

  扎堆的喜剧在国庆档惨遭折戟,那春节档还能笑得出来吗?

  风暴起时

  “阴阳合同”曝光数日后,国家税务总局责成各地税务机关,彻查影视行业偷税漏税行为。

  举国震惊于这一行业的腐坏。舆论风暴下,“快人快语”的冯小刚,与“家大业大”的华谊兄弟,一时间寂静无声。

  大家都在问,这一刀斩下,中国电影在工业上会倒退吗?

  大家都在答,不好说。

  8月初,一条短信截图传遍了影视从业者的朋友圈:

  扎堆的喜剧在国庆档惨遭折戟,那春节档还能笑得出来吗?

  8月11日,三家网络制播平台、六家影视制作公司联署声明,抵制“天价片酬”“阴阳合同”等一系列不健康或违法行为。

  在核爆般的腾云白光下,有人说,这是市场终将迎来的规范化。毒瘤再不切除,生死就在顷刻。

  雷厉风行的政策,也只是在良性发展的大势背后,狠推了一把。

  真正要整肃的,是整个虚假繁荣的市场,高片酬、偷税漏税,不过是冰山一角。

  可那是长期之后,才有希望见到的成效。

  位于北纬29度的横店,比位于北纬39~41度的北京,更早进入秋冬。

  暑期最后几天,大家都在说,横店空了。

  听说方便面和榨菜,比电影票卖得好了——

  活该,好莱坞的工业成熟程度,才能有“口红效应”,大家愿意省笔小钱,去买口红、买电影票。

  拿拍电影当泡方便面的市场,只配拥有方便面效应。

  没人演电影、拍电影了?也好。反正消费降级,少买几张电影票,省钱。

  有那钱,不如留着看好电影。

  于是,33岁的导演文牧野,一夜间赢得了全民欢呼。

  他的作品叫《我不是药神》,可发生在影片内外的故事,是这么说的:

  “我就是神。神也是人,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就是神。”

  扎堆的喜剧在国庆档惨遭折戟,那春节档还能笑得出来吗?

  在票房成绩与去年同期毫无可比性的暑期档,《我不是药神》烙下了最深的印记。

  业内人人谈药神,家家学药神,钟摆摇动,晃到了九月。

  这一次,引爆行业的又是一条短信。

  网传电影局会议发布政策:停止一切线上票补。

  扎堆的喜剧在国庆档惨遭折戟,那春节档还能笑得出来吗?

  从十月起,“19.9电影票”正式消失,由猫眼、淘票票等第三方票务平台引领的一个观影时代,终告结束。

  国内票房“拿钱砸出的繁荣”,遭到釜底抽薪。

  虽然政策发酵需要一段时间,但国庆档注定是票补时代的最后余威。

  国内电影观众,必然走向理性消费。要么不进电影院,要看就看好看的——

  这才对得起30多块的爆米花、10块一杯的可乐,和影院旁边饭店里含了店租的饭钱。

  这么多年过去了,国产电影票房的卖方市场终于扭转。

  先期的口碑、影片的质量,开始真正左右大家的钱包。

  《李茶的姑妈》排片,第一天还全国通杀:

  扎堆的喜剧在国庆档惨遭折戟,那春节档还能笑得出来吗?

  数据来源:淘票票专业版

  到今天,只有东三省的老铁们坚定资瓷。

  扎堆的喜剧在国庆档惨遭折戟,那春节档还能笑得出来吗?

  数据来源:淘票票专业版

  你把电影拍的跟抖音快手短视频似的,我干啥不搁家里乐呵的玩手机?还不要票。

  当电影从天降神兵沉到地面,面临的是豪强林立的丛林搏杀。

  一方面,影片间的内战角逐只会日渐激烈;同时,电影本身要同不断丰富的娱乐方式争夺受众。

  后者选手的参赛资格,必须由电影本身的力量获得。

  扎堆的喜剧在国庆档惨遭折戟,那春节档还能笑得出来吗?

  数据来源:猫眼研究院

  在搏杀当中成熟,票房靠的是真刀真枪,水准值的是一分钱一分货。

  2018年国庆档,可能是中国电影狂飙突进以来的第一个转折点。

  当然,还只是个开始。

  年关狂欢,过时不候

  大势之下,有人欢呼,有人震悚。

  乐观者认为,淘沙的大浪将至,真有本事的才能活下来。

  悲观者则担心,履霜之后,还有坚冰。万一巨浪太狠,一不小心把行业打沉了呢?

  行业的萧条,也许会在一段时间内发生,但目前为止,还不至于。

  至少,繁荣的余波还能延续到明年贺岁档:

  目前定档明年2月5日的10部影片,依旧延续了黄金档期的“势力分布”:

  喜剧独大的形势下,其他类型片将各自收割目标观众。

  扎堆的喜剧在国庆档惨遭折戟,那春节档还能笑得出来吗?

  数据来源:猫眼

  韩寒《飞驰人生》与宁浩《疯狂的外星人》领衔喜剧,《情圣2》《日不落酒店》紧随其后。

  刘慈欣小说改编的《流浪地球》填补春节档科幻片空白,跳档多次的《神探蒲松龄之兰若仙踪》即便有成龙加持,依然生死难料。

  大家都早早定档,却没想到洗牌比洗脸都快。

  扎堆的喜剧,在国庆档惨遭折戟,到了春节档还能笑得出来?

  《日不落酒店》以为能靠《李茶的姑妈》男主黄才伦乘胜追击,现在却前途未卜,《情圣2》的包袱,除了前作平平的口碑,还凭空多出一个陷入风波的吴秀波。

  贺岁档到来前的四个月内,谁会来,谁会走,没人知道。

  唯一能确定的是,如果国内电影市场还有“最后狂欢”的话,只会在明年贺岁档。

  年关一过,中国电影狂飙突进最后一年的遗产,也将用光。

  之后要面对的,是今年一系列震荡,开始产生影响:

  有票补不再的影院、没戏供应的档期,还有口味越来越刁的观众。

  这些阵痛带来的,将是一个日渐规范健康的电影市场。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