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第二次战役战果超出志司预期,美军感叹是自己最大的败仗

第二次战役战果超出志司预期,美军感叹是自己最大的败仗
2021年04月17日 19:48 新浪网 作者 未央长喟

  1950年12月23日,美国陆军副参谋长李奇微中将,在华盛顿的饭桌上接到了新的任职令,赶赴远东战场接手第八集团军的指挥权,因为该集团军时任司令沃克刚刚翻车而亡。沃克继承老了长官巴顿的作战风格,以凶悍和鲁莽闻名,而李奇微却因治军严谨和战术机敏享誉美军:志愿军最难缠的对手来了。

  沃克中将稀里糊涂死掉的时间点是什么呢?正是联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发动的“圣诞攻势”期间。这里有个插曲,志愿军10月下旬参战后发起了第一次战役,歼灭美韩军15000余人,但为了迷惑敌人调动其继续盲目北进,彭老总在11月初下达了各军停止进攻的命令,同时要求各军稍稍后撤诱敌深入,以便寻找战机大量歼敌,当时最有力和最关键的因素,是我军实力并未暴露。

  至于别人信不信不重要,反正麦克阿瑟信了,他判断“志愿军总兵力至多六、七万人,不是一支不可辱的力量”,他的乐观情绪也感染了参谋长联席会议。至1950年11月9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最终确定,在未完全判明中国军队的参战兵力、参战意图之前,仍然执行迅速占领半岛全部的作战计划,同时批准麦克阿瑟恢复进攻,批准远东空军轰炸鸭绿江上的桥梁。

  因此麦克阿瑟则纠集全部22万兵力,分多路北进,叫嚣“圣诞节前结束战争”,所以被称为圣诞攻势。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志愿军入朝兵力已达九个军30个师38万余人(含炮兵各师),近40万大军正在崇山峻岭中静静地埋伏待机,坐等美韩军沿着东西两条主要公路钻进口袋。直至敌人主力从清川江北上半个多月后,志愿军各部才遵令突然发起攻击。

  这就是历时29天的第二次战役,战役是在美韩军猝不及防的情况下突然打响的,东西两路敌人在骤然打击下彻底陷入混乱和崩溃,在西线战场,志愿军战役发起前已经秘密派出第38军穿插敌后断其退路,然后主力再从正面围歼。11月30日,第40军攻克美韩军重要铁路公路交通枢纽,也是西线联军重要的辎重基地军隅里,此时麦克阿瑟才大梦初醒,下令全线撤退。

  此后的时间里,志愿军各部冒着敌人飞机的狂轰滥炸,不分昼夜奋起追击,沿途不断粉碎和歼灭跑慢的敌人,12月6日收复平壤。西线美第八集团军狼狈后撤接近300公里后,司令官沃克企图在三八线附近重组防线,结果在乱军之中撞车身亡,而志愿军只是由于所携粮弹耗尽,才停止了追击。在西线崩溃后,东线美军干脆全部缩回到兴南港,共有105000人、17000辆各种车辆和35万吨物资登船跑路。

  

第二次战役示意图

  第二次战役是五次战役中最漂亮的一战,其战果完全超出了军委和志司的战前预估,我们所知道的“万岁军”事迹、美军黑人连集体投降事件、麦克阿瑟恼羞成怒叫嚷使用原子弹的事情,全部发生在这次战役期间。志愿军在战役中歼敌36000余人,歼灭韩军第7、第8师大部及土耳其旅一部,重创西线美第八集团军、东线第十军所属之美军第2、第7师、第25师、骑兵第1师和陆战第1师,仅美军即伤亡24000余人。

  尽管在二战期间,美军也有菲律宾的惨败和阿登战役的惨重损失,但情况是不太一样的,前者虽然大败,但美菲军是以菲律宾士兵为主体的,并且是在海空军均处劣势下进行的战役,美菲军战败在意料之中。而阿登反击战美军虽然伤亡10万人,但是最终顶住了德军反扑,然后通过反攻扭转了战局,这仍然是“惨胜”而非败绩。

  第二次战役可不同,美军在绝对优势的陆空火力下,被志愿军从清川江以北一直撵到了三八线,丢失了已经占领的平壤和元山等重镇,若非志愿军补给能力较弱,美军已经有了退守三七线的打算。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第二次战役结束后,志愿军已经把人民军战败后丧失的全部领土夺了回来,战线基本维持回到1950年6月25日战争爆发前的状态。

  1950年12月26日到任的李奇微一时也无济可施,只能先收拢部队和组织防御,不久以后他干脆放弃了汉城。而《纽约先驱论坛报》的女记者希金丝,作为战地记者亲眼目睹了美第八集团军的溃退,她写道:“我在下羯隅里看见了那些遭到攻击的官兵,他们衣服破烂不堪,脸被寒风吹肿,流着血,手套破了,帽子没了。有的耳朵被冻成紫色,有的脚冻坏了穿不上鞋,我不由想到,如果他们再受到一次打击,究竟还有没有再次逃脱的力量”。

  因此《纽约先驱论坛报》在稍后刊登的文章评论称:“这是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败绩”。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